间接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隐性课程。

错误

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其他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道德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和掌握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的教育活动。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育人、指导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等。间接的道德教育方式是指除了思想品德课、时事政治课等课程之外的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青团、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而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弥散性、普遍性等特点。因此间接的道德教育并不是隐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