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威严受到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时候的皇帝,就是天,就是法律,他的个人意志,臣子必须绝对服从,不服从就是不忠,不忠于君主的臣子,等同于大逆不道。
这是汉朝董仲舒根据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的说法所提出的思想,“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简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原文:
《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白话文释义: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事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依礼相待,臣下事奉君王以真心无欺为准。”
所以古代的皇帝如果叫一个臣子去死,他不敢不死,因为不死就是不忠,不忠,就可以株连九族,与其整个家族被株连,还不如自己乖乖领死来得痛快。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五常”之一。最早记载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其实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这句话同样和三纲五常思想挂钩,它就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听起来有些霸道。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者,一直强调忠君思想,孔子曾说:“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这句话被后世逐渐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句话的正版表述应该是:“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这样一来,皇帝们再也不担心有人闹事,我有着叫你死的权利,别闹啦,好好过你的日子去吧!百姓也乐得安居生机。
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君王的权力大于一切,君王的威严不仅仅有关国家的治理,同时也事关一个国家的尊严,而君王的权力最基本的表现则显示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一个国家的帝王拥有无上权力,自然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唯一而不可忤逆的话语权,这也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由来。
在一般人来看,君主臣次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实君王对臣子的依赖性是极强的,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君王的无限放权从而导致了某些权臣的权倾朝野,削弱了君王的绝对权力。
虽说如此,但是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自君王自身,和臣子想要身居高位必须一步步谨言慎行爬上来不同,古代皇位的世袭制,君王从小就掌握了无上权力,没有经历过各种磨砺,这有就造成了尽管不少帝王确实很聪明,但是见识和阅历却远不能和身居高位的臣子比。
一个国度唯一的帝王和数不清的臣子相比,自然是孤独了,倘若是聪明绝顶的王自然能让臣子派别分类,两相制约达到平衡,但是愚笨的君王却常常成为众多臣子的对立面,与伴君如伴虎相对的是伴臣如伴蛇。那为何史上的功臣又常常被君王所杀,这也是君王为了臣子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人的本性所在,倘若自己的权力大了就往往飘了,开始不满足于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于是对于君王来说直接杀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阶级最主要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古代除了皇权之外还有诸侯权、相权、侯权等诸多权力阶级,这些权力阶级***同组成了古代的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