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保证好答案追加】一个议题:法律公正与不公正
法律公正与否的问题可以从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来看。
首先要明确,世界上并不存在决定的实质的公正。这是由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自由的边际成本决定的。
举个例子给你,比如说图书馆有一本小说,每个有图书证的人都有权利去借,但如果一个人借走了,其他人就没办法再借了。所以图书馆规定每人只能借15天,到期就要还回来给别人借。在这里,书籍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借书成为了一种自由,但当一个社会成员行使了这一自由之后,其他社会成员的自由就会被侵犯(没办法借到书了),所以任何社会资源都有其稀缺性,任何自由都有一定的边际成本。所以要设置一个框,也就是这个15天的限制,这样才能在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之间做到一种平衡,这些框中的一种就可以看作是法律。
法律只着眼于维持这种基本的规则,保持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如果有人在15天内没有还书回来,那么一定要接受惩罚,以儆效尤。至于不还书的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法律是不考虑的。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比如紧急避险、缺乏期待可能性等等。
如果这些都想通了,你的那些问题应该也不成问题了。法律不是希望牺牲个体利益换取社会利益,而是无力顾及个体,在维护社会组织秩序性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牺牲一些与之冲突的个体利益。
再返回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问题上,绝对的实质正义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图书馆的书籍永远有限,而人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人的要求。那么退而求其次,采取形式正义也是不错的。但是形式正义仅仅要求程序上的正义,至于实际上事实是否如此并无太多要求。所以可能会产生一些个案的不公正。但这并不能成为个人反抗法律的理由,如果打破了这种规则,那么连形式正义都无法实现,又何谈社会的进步呢?
所以只有当大家都遵从法律的时候,法治才得以慢慢进步,人们的取向也会逐渐从自力救济趋向于公力救济,社会才会越来越安定,文明程度才会提高,也会慢慢由形式正义趋向于实质正义。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法律也应当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而略滞后的进行修正,最后无限趋向于终极正义。
希望这些能够给你些启发,写东西关键是思路,找到一个点深入下去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