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智的主要中文论著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2007];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007];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2000,2006](英文原著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2000,2004](英文原著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 《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与尤陈俊合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理论与方法

《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载《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载《开放时代》2009第2期;

《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载《读书》2008第8期;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载《领导者》2008年6月号(总第22期),亦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近现代中国与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载《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载《读书》2005年第2期;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中国的公***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当时没有发表关于当代的部分,后全文纳入作者专著《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后又附于作者专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书后发表(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二版);

《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兼及明清史)的概况》,载《抖擞》总第41 期(1980)。亦载《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0年第11期。

2、法律:历史与现实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调解与中国法律的现代性》(与尤陈俊合作),载《中国法律》2009年第3期 ;

《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与巫若枝合作),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

《中国民事判决的过去和现在》,载《清华法学》(第10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法庭调解的过去和现在》,载《清华法学》(第10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载《清华法学》(第10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载《中国乡村研究》(第4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国历史上的典权》,载《清华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乡村社会经济:过去和现在

《中国的新时代小农场及其纵向一体化:龙头企业还是合作组织?》 ,载《中国乡村研究》(第8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2期;

《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与彭玉生合写),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载《读书》2006年第10期;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连载于《读书》2006年第2期、第3期;

《再论18世纪的英国与中国——答彭慕兰之反驳》,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为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论长江三角洲的商品化进程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营式农业》,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