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_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购买能力的增强,为快递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近十年成了快递行业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快递票数在日益增长,但是盈利能力却在走下坡路。由此可见快递行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负债经营是现在普遍的经营方式,财务杠杆效应不仅给企业撬动了更大的利益空间,还得到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过度负债不仅会使企业面临高额的资金成本,还会产生信用风险。
本文从Y快递公司高负债率出发,研究其资本机构,与同行业的横向对比中发现Y快递公司的财务杠杆是偏高得。对于高负债率的Y快递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我们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来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得出其高杠杆经营有以下原因:未能有效识别风险,缺乏风险预警机制,负债结构不合理,并提出合理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经营质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的措施。希望通过对Y快递公司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其他快递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本结构;负债经营;风险控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快递行业已经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企业资本的来源一般分为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和公司的留存收益,相对来说,债务性融资的利息成本更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来获得财务杠杆效益。大的快递公司是一个遍布全国甚至有国际的线路网,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就会出现持续负债的情况并导致负债率增高,使得财务杠杆效益降低,增加财务风险。16年开始快递公司纷纷上市,开始步足资本市场,企业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后,对于资产负债率和杠杆水平也有了自己的控制空间,快递公司通过权益融资,抓住行业发展的高速期,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截止19年我国国内快递业务量就有635.23亿件,快递收入超7000亿元,快递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成为全球快递行业最发达的国家。
我国快递行业从高速增长阶段向稳定成熟阶段过渡,从单方面要求业务量和市场占有率到提高服务质量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的壮大,进来的人也逐渐变多,竞争就越演越烈,快递公司打价格战,虽然收件的票数每年都大幅增长,但是单票收入却越来越低,随着物价的增长,人工房租成本每年都在增长,快递企业属于人口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也在逐步下降。近两年国内快递行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个行业初期的发展离不开价格,但是当它趋于成熟时,价格成了最大的竞争手段,这对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会加大企业经营失败破产的风险。(2)服务优质化,如果想要保持好的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去占领市场就意味着企业要有优良的团队,不管在收件,还是派件还是中转的时效,处理问题件方面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工,服务质量好了势必单人处理的数量就会下降,那么单票成本就会随之上升,使得企业不得不保持高价的收费来维持它良好的服务。(3)持续的行业整合,价格战打的后果是小快递公司不堪经营压力倒闭,大快递企业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各地铺网点,使得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极大提高了行业的成本,在全网都在抓服务的同时,本身主打服务优势的Y快递公司的优势逐渐减弱。同时全网一致打价格战,Y快递公司的利润也在不断削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规模,提高业务量,Y快递公司在2019年的负债率高达54.08%,较2018年增长5.63%,而快递行业的负债率应该控制在50%左右,其高杠杆模式下也增加了股民对Y快递公司的担忧。在18年4月份国家就召开了会议提出结构性去杠杆,要求企业降杠杆稳经营,尽量使得杠杆更合理化,有效化。
(二)研究意义
本文选取Y快递公司为分析对象,对其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同时为其他快递公司合理控制财务杠杆和预防财务风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出大量关于控制财务杠杆和预防财务风险方面的理论,但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和制造业企业的案例上,针对具体的快递企业风险经营的研究很少。Y快递公司作为快递行业的头部企业,本文通过研究其在经济新形势下的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有助于完善快递行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现实意义
Y快递企业需要重点研究自身资本结构和目前采取的风险控制策略,因为这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有效识别财务风险对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Y快递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战略进行分析,得出其负债经营的风险程度,找出负债经营的成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该建议不仅能控制Y快递公司的负债经营风险,使公司获得长远利益,并使公司立于同行中更具竞争力,为其他快递公司控制财务风险提供借鉴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经济界的资本结构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资本结构理论向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Durand)在1952年发表的《企业债务与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提出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奠定了后期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基础,他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利润理论,净营业利润理论和传统折中理论这三种类型。净利润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债务的利息成本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而股权的股息成本不得税前扣除,所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小于股权的资本成本,当企业的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利润就越大,从而使得公司的价值就越高;而净经营净利润理论则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财务杠杆的大小不影响公司的价值,提高公司的经营净利润才能够真正提高公司的价值,无论公司采取何种融资方式,资本成本是固定的;传统折中理论与前两种观点都不一致,它认为负债利息可以税前扣除降低公司税负以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但是负债必须要适度,并不是债务越多资本结构越好。传统理论认为存在使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在这最优资本结构的点上,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高。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包括MM理论、权衡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在资本结构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资本成本最低,股东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成了衡量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标准。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58年***同出版的《资本成本率、企业财务和投资理论》一书中认为负债经营能够起到节税作用,不过大额举债会增加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财务风险,所以如何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国外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长,相对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就短了很多,尚属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于资本结构进行研究。1998年5月张鸣在《财务杠杆效应研究》中较早的研究了这一理论,其以举实例列数据的方式分析了企业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他提出如果企业得息税前利润率大于企业负债的资本成本率,那说明企业借入资金创造的价值大于债务本身应负担的利息,财务杠杆即发挥了正效应,增加杠杆可以提高企业的权益资本利润率。当企业得息税前利润率低于企业的负债资本成本率时,借入资金创造的价值还不足以支付这部分资金的利息,财务杠杆即发挥了负效应,企业一味的负债会增加企业得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来增强对财务杠杆负效应的管理控制。2000年邵希娟、崔毅在《企业风险与杠杆效应》一文中提出之所以会出现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是因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得会有利息成本和其他固定不变的成本。所谓经营杠杆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随着销量变动的幅度,企业可以通过创收即增加销售收入,提高销售单价,也可以通过内部管控,降低企业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来达到降低经营风险得目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已经很高了,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在筹资时减少支付固定利息的负债和优先股的比例,优先选择发行普通股的方式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风险比较小,那就可以适当增加负债比例,利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来撬动更大的利润空间,争取每股收益最大化。在投资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公司的销售情况,销售情况好,可以加大经营杠杆增加企业利润。在融资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风险管控,使企业获得杠杆效益。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和企业经营和风险控制紧密联系,国内外学者在理论,实例和实践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在财务杠杆方面,企业在适当负债和良好偿债能力的情况下,杠杆会发挥正效应,运用负债抵税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净利润。但对负债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成本率大于资本利润率,就会形成杠杆负效应,使得企业偿债压力过大,甚至有破产风险,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规模都可以影响到杠杆效应。在风险控制方面,国内外专家建议将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相结合,采取全方位的手段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风险控制应当贯穿公司经营活动的始终,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从源头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