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的五戒戒律为什么禁止饮酒
性戒与遮戒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前四戒名为“性戒”,以体性当戒故,不论受戒与否,犯者皆有罪过,未受戒者按事论罪,已受戒者加一重犯戒之罪。
不饮酒戒名“遮戒”,是为防止酒醉乱性,以保证前四戒的持守。
古时有位在家居士,因为喝醉了酒失去理智,致使众戒俱犯。
酒能坏智慧种,令人颠倒昏狂,饮酒过量会使人神智不清、仪容不整,生起妄念邪行,不仅失态于人前,更能起迷乱、暴戾之行,久而久之,身体受损,恶名流布,有碍上进解脱。
********************************************************************************************************
不饮酒属于五戒之一,在佛教的修行受持中属于禁止行列,大家或许都知道。但是饮酒似乎并不会引起严重的违反社会道义的行为,甚至中国历来都有酒文化,对于为什么禁止饮酒的意义,很多人概念上很模糊,不像五戒的“戒杀生”“戒偷盗”一样,一说出来就是人神***愤,几乎会全票通过支持禁止的。
其实从佛教本身的戒律来区分,是有性戒和遮戒之分的。
所谓性戒,就是不论当初佛陀是否有明确教言教义要受持禁止的行为,只要违背佛理和社会公序良俗,佛教徒就须一体遵守的戒律,比如五戒中的“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就属于性戒。
所谓遮戒,也是要按照佛教教义禁止的行为,但是要轻于性戒。属于遮戒的戒律很多本来并不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只是佛教为了防止弟子们由于违背遮戒而引起对性戒的破坏,预先警示禁止了一些诱因行为,“戒饮酒”就属于典型的遮戒。
佛陀能在古印度时期制定“戒饮酒”的戒律,也是有一段因缘公案的。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经中,佛陀住世时,曾于某年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来到支提国中一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
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着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踞着一条毒龙,性极暴恶,时常危害我们的庄稼和村民,它住在院内的一个水池边,天上的飞鸟、陆地上爬行的动物及水中的鱼等,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佛陀微笑着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龙的神通本领。他自告奋勇要去修道院降伏毒龙,佛陀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善来长老独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内的某个角落静静地打坐。
没多久,毒龙果真出现了,它口吐毒气要伤害善来长老,而善来长老则以权巧方便的方法,降伏了毒龙。因此,四面八方的人对善来长老都极为敬重,争先恐后前来供养他。
一天,当他游化到室罗筏城时,有一位信徒供养他可口的饭菜,但因菜较咸,一会便感到非常渴,这位信徒自思:我所供养的食物极为肥腻,如果供养他冷水,可能会生病,我倒会罪过无边。不如权巧方便,以酒代水,既止渴又有益健康。
于是便拿来美酒供养这位圣僧。善来长老一点也不知晓,一饮而尽。然后拿起衣钵前往佛的住处。快要到达时,酒性大发,头晕目眩,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衣钵锡杖散落一地,极为狼狈,一阵风吹来,全身坦露,但善来长老全无知觉。
佛陀和比丘们受供后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来长老躺在地上,比丘们赶紧将他扶回精舍,然后将他扶到佛陀面前,让他躺在地上,头向着佛陀。酒醉中的善来长老,躺在地上翻来覆去,后来变成了脚朝向佛陀。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脚朝向佛陀,感到十分惭愧,赶紧起身顶礼佛陀,请求忏悔。
佛陀问比丘们:“以前的善来长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说是。
佛陀又问:“现在他的脚朝向我,这样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说:“已经失去恭敬心了”。
佛陀又问:“善来长老先能降伏毒龙,现在还能降伏一只癞蛤蟆吗”?
比丘皆说:“不能”。
佛陀便利用此机缘,告诫诸比丘,“喝酒会让诸比丘的智能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会破坏庄严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喝酒,要洁身自爱”。
从此,比丘僧团中就有了不饮酒的戒律。这就是佛陀制定不饮酒戒的因缘。
不单是佛教徒从精进修持的角度看,饮酒会有诸种罪过,就是从我们世俗的普通人角度看,饮酒也会有违缘的事情发生。
不善饮酒的人,喝酒容易喝醉,失态引起他人的反感,或者因为无法控制行为而触发其他恶业积累。
善于饮酒的人,虽然不容易喝醉,但是自身健康仍旧会受到影响,肥胖、肝脏疾病或者胆固醇、血脂升高等,疾病会使家庭经济受损,也会让家人因为照顾疾病而陷入痛苦。
从遵守五戒的角度看,如果皈依弟子的确因为工作应酬的需要,无法当下戒酒,可以在皈依仪式时不发受持“戒饮酒”的愿,一定程度上不算违背佛制。但是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克制,能避免饮酒就避免。可是一旦发愿“戒饮酒”,就要遵守誓愿,否则种下恶业,要消除它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