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0天通过教师资格证知乎

一、首先掌握这三科的考试特点

我拿出这三科考试的真题,通过对比发现综合素质选择题知识比较零散,但是后面的论述答题角度固定,作文命题一般也让人有话可说。总体来说,综合素质难度指数两星半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量大,出题范围广,关于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考察也比较专业,总的来说,难度指数四星半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因为我考的是语文,我觉得前面的选择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后面的教学设计占比较多,150分的题它占到了65分。但这设计虽说比较让人头疼,但是通过看真题的答案发现,教学设计其实是有套路的,按着套路也可以摸出些门道,整体来说,难度指数三星半。

了解了这三科的难易程度,接下来就是如何展开复习。难的科目用时多,简单的科目可以适当缩短用时。

二、时间分配

教育知识与能力被我列为三科中最难的科目,所以它的复习时间势必要比另外两门多。前面提到距离考试还有十三天了。但是这一科要背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于是我决定用9天时间学完这一科。

接下来是综合素质,因为后面大题答题思路比较固定,所以只要把大题模板背下来就可以。选择题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底子不算差,再加上在寒假为数不多的几天学习中主要把精力用在了看综合素质的选择题上。所以这一科在最后的十三天里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把它翻篇了。

最后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的选择题必须全部都做一遍,再加上需要总结最后教学设计的“套路”(姑且这么称吧)。这一科我用了两天半。

当然这三科的学习时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在背综合素质的时候也会穿插着背教育知识与能力。但是大体是按照这个计划走下来的。

三、不同的科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复习。

就针对各个科目的复习,我谈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1、教育知识与能力

这科知识点多,而且散,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

(1)先看课本。我买的是中公教材,书上把这一科分为了八个单元。我先是用三到四天把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一遍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知识点背下来,当然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背下来,看书是为了了解试题主要考察哪一部分知识点,做真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回来查找,背诵记忆。

(2)看完书之后就是做真题,做真题不能搞题海战术,况且在时间这么紧迫的情况下也不允许。把真题的选择题做完以后分类,然后把同一类型的选择题考察到的重点,回归到课本,查阅背诵。当然,这个查阅也是有方法的,像有的选择题考察了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中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那么,相应的要把其它三条规律像: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背下来。

为什么这么做?一是防止下次出题人从不同角度再考察这个知识点时自己不至于一脸懵逼。另一个就是,现在背诵的这些知识点在简答、论述甚至材料分析中会用到。知识点就这么多,重要的知识点不止会在选择题中考,在简答、论述也会考。

而且这相当于在相同时间内做客观题同时也复习了后面的主观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真题选择题做完,不要在试卷上做简答、论述题。直接找出简答、论述的答案看他们考察的是哪一模块的知识点。然后把考察的知识点所属的本模块的其它重点知识再背下来。

就这样以此类推,以点带面,把重点知识就背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样复习有一个缺点,如果这次出题的老师突然不想考这些重点知识了,那么背的这些知识点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这种几率很小,但是不得不防。

那怎么做呢?

(4)做模拟题。

做模拟题不是为了能在考试中遇到原题,这种想法太天真,劝放弃。我们知道出模拟题的人有时为了不和真题重复,会出一些真题中没有出现过的知识点,这样掌握了真题考察的重点,又适当补充了真题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就把整本书的知识点背的差不多了。其它的更零碎的知识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继续钻研、背诵。时间不够,这些知识点已经足够保障顺利通过考试了。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是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当地的中国公民。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当地且符合《教师法》规定条件的中国公民可在当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可向就读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就读于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夜大学、函授)、网络教育的人员须毕业并取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后申请认定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