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孟子的思想

一、 孔孟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一)孔孟思想的产生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生活的年代是奴隶制度走向衰亡,封建社会正在萌芽的时期。我国的西周时代,人们开始摆脱天命说的思想束缚,向理性化过度。之前的殷商朝,人们都以为统治者是受天命而拥有统治权。但西周取代了殷商,让人感受到“天命靡常”,原来天命也是可以改变的。西周建立之后,一方面要奉行自己接受天命这个具有宗教性质的说法,另一方面,西周也害怕“天命靡常”,说不定某一天又有别人来替代西周。因此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概念。这样只要统治者有道德,天就会庇佑,这个提法其实是肯定了以人为本的说法。在强调天命不可违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的后天努力,只要有德,天也会知道,并会保护的。因此在西周政权刚刚稳固之后,就开始制定了很多法律、伦理条律,作为“德配”的行事规范。这些行事条例都是遵从人们的愿望,以体察民情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渐渐摆脱了西周的统治,开始了兼并。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将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称为“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结果是普通大众深受战争之苦。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提出了以人为本,但没有否定天命的存在。“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就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统治者只要善于遵从民愿,但不能得罪冒犯鬼神,就是聪明的。在他思想中,鬼神是存在的,但他们的作用是监督“人”的道德规范。对于“天命”这个具有宗教意义的范畴,孔子认为,命是天安排好的,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但人通过道德的力量可以让上天改变命运的安排。孔子的学说将人和天进行了分离,肯定了人的自身作用。这种思想的形成决定了东方文明存在的基础和方向。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相比,早了一千多年。(二)孔孟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孔子思想的人本主义主要是“人事”和“事人”主要是人活着的责任和目的。与佛教、基督教不同,这两个宗教都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堂”。而孔子的人本主义看重的是现在。在回答学生关于鬼神的敬奉时,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学生向他请教关于死的问题时,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人本主义主要强调要重视生命,珍惜眼下,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孔子眼里,人的特点就是能够坚守礼义,这里的礼义指的是社会规则。人应该享受的权利是生存权利,作为君主首先要满足普通人民的物质生活。对于当时的奴隶主死后让奴隶殉葬的做法,孔子非常不满。连用人偶做陪葬都侮辱了人的形象,所以他发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诘问。人的权利还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因人施教”就是孔子提出的教育观。在当时,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平民百姓是无权享受的,而在贵族眼里,平民百姓是顽固不化的。孔子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还身体力行开办学校,供平民子弟学习。在孔子眼里,人还有参政权。他自己就是通过学习,由平民步入仕途,他也鼓励自己的学生积极参政,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孔子还重视对人格的尊严,认为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应该受到尊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提倡的“仁爱”思想,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有博爱精神,爱身边每一个人,不分尊卑。要达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样的程度。人人平等也是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孟子是在研究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创立自己学说的,在以人为本这个观点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人的本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天性,人就要加强自我修养,在家要做“亲亲”,就是孝顺自己的父母,与兄弟和睦相处,夫妻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对外人要讲究“仁爱”要达到这种修养的目的,就要“反求诸己”“反躬求己”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换位思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还要做到“寡欲养心”减少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才能保持自己的天性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从人性善这观点出发,孟子将人分成了“大人”和“小人”“大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而小人则是那些丢失了天性,受环境影响变成没有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的缺少道义之人。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