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吕秀才考不上举人?

科举考试不同于今日的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是为国选官的考试,而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所录用的仅是主任科员及以下非领导职务,至多只能说是吏,范进中举之后各路有头有脸的人物便马上纷纷拜访,范进全家就此咸鱼翻身,跻身当地上流社会,由此可知中举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吕秀才的个人素质:吕轻侯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不仅如此,吕秀才还能将当朝法律倒背如流,精通英文(这个倒是对考试没用)。早年家境殷实,但家人不知因何原因全部亡故,只留下年少的吕轻侯一边经营祖上留下的客栈,一边不停地读书考试,终因经营不善导致负债累累而将客栈卖予佟掌柜,从老板沦为打工的账房。不过吕秀才没事便好吟诗作对,在闭关锁国的明代精通洋文,后来还从事过明清流行的小说创作,可见吕轻侯并非只会一味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有才情、有趣味的文人,只不过性格软弱,而在原则问题上又总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执拗”,在文人圈里固然正常,但身处江湖,不免显得的格格不入。从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看:明代乡试、会试***分三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三场之中,第一场最为重要,尤其是在明代中后期,由于考生数量的增多导致阅卷工作量的增大以及其他原因,阅卷工作通常只重第一场,对第二、第三场并不经意。所以读书人的大多精力也都集中于首场考试的内容。南宋朱熹之后,四书地位提高并超过五经。在第一场考试中四书为必考,故而考生必修,而五经只需选考一门即可,也就是“选修”,通常《尚书》、《诗经》被考生选择的较多。考生们一般先要做到能熟读四书及五经中的一经,然后十几岁开始作文章,吕秀才七岁时不仅熟读四书,而且还熟读五经,虽然熟读不代表专精,但这已经称得上是标准的神童了。第二场中的判语大致为法律问题,吕秀才能将《大明律》倒背如流,他对并不很重要且多数考生都不摊很多精力的第二场都做足了准备,那么第一场肯定是成竹在胸了。由此可见吕轻侯纵使年轻,但是先天如此聪颖,后天如此努力,准备如此周详,自然对结果的期望是如此之大,再加之家中变故,所以吕秀才对自己科场挫折的难过要强于同龄人是再正常不过了。有相似境遇的洪秀全年仅二十多岁就已经因为科场不顺渐渐走上革命道路了。从明代科举考试通过率看:”乡试是科举全程最不易登进的一级“。由于各省乡试情况不同,所以录取比例有所差别,明初一般在10%上下;成、弘间定为5.9%;嘉靖末年又降为3.3%,而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所以想要一次成功,不仅需要实力,运气的成分也很大。科举考试的目的是唯一的,那就是补充官员队伍,但由于社会长期稳定,读书人数量在持续上升,所以总体而言国家必须对录取比例不断地向低调控,导致科举难度越来越大。吕秀才年仅25岁,而科举乡试三年一次,所以他应该没有参加过几次乡试,之所以还未中举,未必是因为个人素质问题。从明代科举中试年龄看:话说回来,科举考试毕竟是为国选官,终归是需要选拔出年富力强的人才来为国家办事的,选拔上来的尽是些满头斑白的中老年人,纵然是满腹经纶,那还能为国家做几年贡献,所以所谓的“五十少进士”只不过是夸张之说,形容科举考试难度大而已,“范进中举”只不过是为讽刺某些社会现象,在现实的明代社会中极少有家境不好但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五十多还没中秀才的。(清代有鼓励“终身考试”的政策,对连年不中但仍然对科考不离不弃的老年人授予荣誉性的功名,所以范进中举是假托前朝以讽刺当朝)。根据?林二 推断剧中七侠镇在山西运城(当然,剧中无论人、地、事都属虚构,这里权当是运城吧),有人统计,明代山西籍举子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1.93岁,最小的一次为宣德五年,仅26.6岁。注意这是中进士的平均年龄,而这些进士中举年龄当然要更小了,《龙门镖局》吕轻侯四十多才中举,绝对是大龄考生了。吕轻侯虽然对自己的穷困潦倒很自卑,但对自己曾是神童的这一点非常得意,常挂嘴边,可想而知吕秀才曾经一定经常幻想自己未来一帆风顺的科举与仕途,所以几次科场失意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这个家境没落的昔日神童而言,打击肯定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