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法律

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立案程序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发现犯罪事实后,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依法立案并开展侦查活动。

二、侦查程序

侦查机关在立案后,应依法进行侦查,收集、固定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侦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审查起诉程序

侦查机关侦查终结后,应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应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依法提起公诉。

四、审判程序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依法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应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五、执行程序

判决、裁定生效后,执行机关应依法执行。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刑罚的及时、准确执行。

综上所述: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法律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七条规定: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规定: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中华人民***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