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ATTI笔译阅卷者心态与考生对策
在CATTI考试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令人沮丧的情况:下了很大功夫准备,最后成绩并不理想,要么自我感觉良好,结果成绩很低,要么信心满满,最后一两分与证书失之交臂。学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觉得前途渺茫,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何处。在本文当中,笔者试图换个角度,从一个笔译阅卷者的角度,介绍一下阅卷人在工作中的心态,并结合真题,具体说明这些心态对考生成绩的影响以及学生在答卷时的对策,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1.“有罪推定”
阅卷老师均为多年参与评卷,在拥有丰富的评卷经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这种活动已经产生了某种思维定式。由于翻译考试人数较多,再加上历年来通过率都比较低,因此老师会对面前试卷产生一种微妙的苛刻心态, 也就是说,虽然老师要依赖参考答案来阅卷,但在他们心中,这份卷子在开始时成绩往往是低于60分的。 换言之,学生要在阅卷过程中以一个又一个的句子,逐渐打消老师心中对他们能力的怀疑,最终获得成功。这一过程很像法律上著名的“有罪推定”,学生写出来的句子就是证明自己是一个“清白的翻译”的过程。北外的李长栓教授在批改北外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后,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些感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阅卷者这种心态的某些端倪: “相当一部分同学,语法错误满篇,水平差距很大。我请这些同学放弃侥幸心理,等外语达到较高水平时,再报考不迟;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和老师的精力。如果是想测试自己距离北外的要求还有多远,也不需要通过考试。做份卷子或随便翻译一篇东西,找老师看看,如果超过三处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汉译英),就不会有录取的希望。” 如果大家分析一下他的措辞,就可以发现两个信息,首先,他其实对于这种能力不足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是颇为不满的,认为是自误误人,另外,他给出的量化概念(三处语法错误或者拼写错误),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有罪推定”心态的最佳注脚,三个以上的错误就相当于你的三个“犯罪证据”,足以将考生彻底否定掉。这种标准看似草率,实则切中要害, 至少以二级证书来说,证书持有者就是正式翻译,独立承担翻译工作,一篇译文出现三个以上的语法或者拼写错误就足以称为废品,这种“有罪推定”实则反映出阅卷老师对于整个行业的责任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第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句子写对,写顺,与其用大量时间准备偏难怪题,掌握各种刁钻古怪的说法,不如提高自己的语法和转换能力,把一切似无可译的句子转成自己有把握的译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下句为例:
在古代,中国先哲们就提出了“观国之光”的思想,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2007年11月二笔)
像这类的内容,什么“灵气”,“精华”之类的,都属于“不可译”范畴,与其查字典强译硬译,造成错误,让那些对语法要求很高的阅卷人把分全都扣掉,不如先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说的无非是“陶冶性情、强身健体”之类的,因此,如下译文, Ancient people also proposed to “travel ten thousand li and read ten thousand books”,which shows they found pleasure in enriching themselves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hrough traveling over famous mountains and rivers.虽然与原文小有出入,但胜在稳当、达意,妥贴,再挑剔的老师也不会扣太多的分。
2.“首因效应”与“沉没成本”
了解了阅卷老师对考生试卷存在的偏见,接下来我们说一说阅卷的过程。 由于试卷数量大,而且时间压力也很大,老师评阅每一份试卷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曾经测算过自己阅卷的时间,大约为英译汉每篇45秒到1分钟,汉译英每篇1分钟到1分15秒左右,这个速度属于中等略快,有些老师甚至可以做到20秒内阅完一份卷子(这里说的是有效阅卷,也就是说他阅的这份卷子还会通过电脑随机分到另一位老师那里重新阅一次,两人的成绩差距在一定范围之内,系统才会接受这一成绩有效,如果某个老师无效成绩过多,会被阅卷组长约谈的。) 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内阅卷老师做了些什么呢?一般来说,我们会把整个卷子的全文读一遍,在脑子里先划定一个档次。我们手头都有一个评分标准,分为一至五档,一档大约四分,档次越高,也就意味着译文越完整,错误越少。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精细的分析,确定具体成绩。但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操作,很多人实际上是没有把全文看完就开始进行这个归档判断的。这也就意味着,一篇译文的开头质量决定了它的命运。如果头三句话翻译得非常好,很可能获得一个比较高的档位,这样后面的译文哪怕质量略差,也会在同一个档位中调整,而不太容易落入下一个档位。这里就涉及到阅卷时的老师一个非常不易查觉的心理变化,即所谓“沉没成本”概念, 如果某个同学一开始前三句译得很好,被放到了一个较高的档位上,而后面译得很差,老师在阅卷时就有可能觉得不太愿意将它归到下面一个档,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老师在识别一份正确卷子时付出的思维成本远高于一份错误卷子,在付出思维成本后,不愿意再对这种判断进行改变。(这种情况在阅卷时应该是避免的,但在实践当中十分常见) 就好象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个人,对他印象不错,和他的关系也很好,但后来他做了错事,我们明知道应当离开他,但实际做起来会很困难,因为我们付出的情感成本使我们不愿意改变对他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译好文章开头的三句话可谓至关重要,有的时候,一个同样的错误,出现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以下面一句话为例。
2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5年11月三笔)
Over the past 25 years, China has been firmly pressing ahea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program and the initiative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我们很多同学上课时会很认真地讨论这两句话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词来翻译,但殊不知,这句话译文中最大的“杀手”却是那个不起眼的带下划线小逗号,这个小逗号值多少分呢?说得夸张一点,可能值5到6分!!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如果你看参考答案,这句话全算上也不过只值2分左右。为什么?因为 第一,这是一个语法错误,被称为“run-on sentence”,这样一个语法错误是绝不可能逃过阅卷老师的眼睛的,语法错了,既便意思对也没用。第二,这个逗号出现在句首!正是老师阅读并归档的时候,在一个语法扎实,精细入微的阅卷老师眼里,这个逗号足以证明考生基本语法存在问题,因此把这个考生归入下面一档,这一下就差出了四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年我的导师给我改论文时就是改到标点符号,大家也可以到李长栓教授的博客上看一看,他给学生改译文时,也是红笔标到标点处,甚至会问学生,为什么要在逗号前面空格。) 而同样的错误,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或者后面,价值就会显著减小,也许就是半分到一分,因为在这个时候,一般来说归档工作已经完成,老师一般会自我安慰说,这也许仅仅是学生一时笔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好文章的前三句,意义重大。
话虽如此,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检查动词的时态(过去,现在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完成),语态(主动被动以及相并标记),检查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并列、复合)以及使用的标点和连接词。其次,要考虑主语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主语一致或者呈线性安排(A—B—C或者A—A’B—A’C,避免出现 A-B-A,或者A-A’B—A)其次,不要为了使句子看起来丰富而过多使用with结构或者which从句,用李长栓老师的话说: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交流,不是为了“炫技”。高考时骗老师的那一套,根本别拿来使用。不要总想着在主句前后用个分词短语、with短语,加上which、that;这样做弄巧成拙。不是不可用,而是不可滥用。” 一般说来,处于译文前三句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分不清主次,哪怕译为三个简单句,用连接词连起来,效果也要好于乱用主从复合句。
3.如何打破“安全分”、“催眠分”
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在一次阅卷过程中大约要判几百上千份卷子,其中有些卷子水平很高,语法正确,选词地道,很早就被归到了高分档,而另一些卷子译文混乱,内容不完整,早早就进入了“下次努力”的一类,这两类卷子在老师眼里都是一目了然,对前者,成绩往往在70分以上,而后者往往在55分以下 。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那种在55-60分之间的试卷,有些同学甚至出现连考三次都处在这个分档当中的情况,令人觉得非常沮丧。造成这种情况有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原因,从学生角度来说,这种译文往往表现为句法基本正确,句式整齐,没有明显的缺陷,但毛病在于离原文太近,有些甚至就是把原文的结构直接用英语译到了译文中。这样的译文在阅卷者眼里也觉得很困惑,如果说它不对,毕竟它的句法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说它对,读起来往往有些疙疙瘩瘩,有中式英语之嫌,另外,这类译文往往是最容易造成评分争议的,很多老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打一个安全分,也就是10-11分,略低于及格线一分,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争议,如此一来,最后的成绩也就卡在及格上下。 更不幸的是,随着阅卷的进行,这种卷子的数量会越来越多,造成很多老师在阅卷时觉得不胜其烦(要知道这些老师很多都是真正的翻译实践派,对语言的地道性非常讲究,这样半通不通的译文看多了会觉得很痛苦), 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在打分时往往会像睡着了一样,不过脑子地给个中间分,而且这个中间分会有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低的趋势(我曾经观察过我们同事阅卷数据,在四天工作过程中,每个人给出的平均成绩大约下降了一分到一分半)。
如何克服这种“安全分”或者“催眠分”影响到自己最终成绩,说到底还是要增加自己对英语地道性的敏感度,以下句为例。
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2005年5月三笔)
Radio, TV, 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 have alreadyentered the life of people.
我在阅卷中看到,将”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译为 “enter? the life of people”的大有人在,这种答卷几乎不出意外地落入55-60这一档中,说到底,还是对于译文停留在浅层结构理解,造成了中式英语,其实稍加思考,这样的译文很容易形成“Radio, television,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nternet and other moder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ans are now part of daily life in Tibet.”
又比如 “2000年,西藏全区各族人民已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同上)
很多同学会用各种方法去想“实现”怎么去译,结果译文僵硬无比,实际上,类似下文的答案,“In 2000, people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ibet basically shook off poverty, and had enough to eat and wear.” 可谓毫不着力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我在考试时将这种译文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也会认同这样地道而准确的说法,因此,变通会带来流畅,也是突破55-60瓶颈的最佳手段。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阅卷中, 考官最关心的是以下三点:语法,连接和地道。如果能做到通顺、流畅和准确,哪怕在译文内容上有所欠缺,通过的几率也要高很多。因此学生应该在完成作业后养成反复检查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简单有效的表达,并积极把一些奇怪的说法转化为可译的内容加以翻译,这样有助于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获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