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统计年鉴!!!!!!!!!!!
2005年成都市成华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成华区统计局
2006年3月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特色产业培育实现突破,城市功能做强实现突破,城市形态做优实现突破,发展环境优化实现突破,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18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是建区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下降22.4%;第二产业增加值90.4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97.5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1.3%、63.7%、37.6%,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7:47.8:51.5。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18761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60033万元。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1216万元,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达3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20762万元,增长16.5%,外资经济完成增加值44331万元,增长7.1%,港澳台经济完成增加值6123万元,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39万元,下降29.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1214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7263万元,增长15.2%。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登记个体户4714户,私营企业1156户。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960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4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1.7%。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84万元。全区粮食总产量3643吨,水稻亩产达507公斤。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如下:
2005年 比上年增减%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913公顷 -46.0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537公顷 -19.6
菜播种面积 2297 公顷 -37.6
粮食总产量 3643吨 -20.1
稻谷(亩产) 507公斤 -5.1
小麦(亩产) 375公斤 0.3
蔬菜总产量 74300吨 -33.3
水果总产量 751吨 28.6
生猪出肥 62943头 -23.3
肉类总产量 6051吨 -21.3
其中:猪肉 4538吨 -18.9
牛奶产量 3942吨 -22.0
禽蛋产量 4192吨 -22.0
水产品产量 5390吨 -1.3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9501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9.3%;农村用电量987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2.6%;农用薄膜使用量70吨;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1195吨。年末实有耕地19329亩,较去年同期减少5774亩。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2005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2.8亿元(含石油系统),比上年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6.7亿元,增长20.0%。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22家,实现增加值44.7亿元,增长20.0%;实现利税总额达13.3亿元,增长21.9%,其中:利润8.2亿元,增长31.2%。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6%;资产负债水平基本合理,资产负债率64.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35家,亏损面为28.7%,上升1.7个百分点。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55%。全年工业投资137792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2%,工业技改投入82900万元,同比增长15.3%。
建筑业稳定发展。2005年,全区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9家,完成建安产值547870万元,同比增长3.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558750平方米,增长3.9%,全年实现总收入508978万元,增长4.0%。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劲,创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全区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4.8亿元,同比增长56.8%。其中:基本建设58.0亿元,同比增长88.5%。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4719万元,同比增长27.3%,商品房销售收入161306万元,同比增长9.7%;商品房销售面积5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0%。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74446万元,其中:铁路运输99182万元,道路运输44195万元,邮政业18094万元,仓储业10724万元。全区交通业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94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公路货运周转量达38247万吨公里。
五、商贸、对外开放
商贸市场持续发展。2005年,全区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539342万元,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国有企业零售额96415万元,增长2.4%;集体企业零售额25980万元,下降10.4%;个体、私营企业零售额316233万元,增长21.4%。
招商引资工作成果显著。全年到位区外资金65.00亿元,增长44.2%;引进市外资金286486万元,增长78.8%;合同外资21463万美元,增长208.6%;实际利用外资4433万美元,增长64.0%;引进项目814个;全年外贸出口9263万美元,增长5.3%。
六、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继续沙河一期工程拆迁收尾工作,二期己进行前期摸底工作。完成怡福路支巷、八里小区K线、菽香里一巷、菽香里二巷四条中小街道治理工作,***铺筑路面3549M2、安污水管526M、雨水管588M、砌筑污、雨水检查井47座、铺人行道方砖2333M2,东升路等3条中小街道治理工作已开始。驷榭路铁路下穿立交桥工程已开通,熊猫大道配套管网建设和金府路工程开始动工。
市容环境保持良好。全年确保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机械化清扫保洁率大于10%。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创建区级园林式单位47个,市、区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35个,市级园林式社区10个,建屋顶绿化6.2万M2,墙体绿化2.8万M2。做好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对扬尘污染严重的道路实施经常性洒水降尘作业,冲洗覆盖率达50%。加强水域管理,对17983米长的区管河道进行了专业疏掏,清淤12200立方米。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坚持“生态城区、活力成华”的核心理念,建成园林精品社区3个,新建绿化广场、小游圆2.5万M2,完成高压走廊、屋顶、墙体绿化12.1万M2,完成7条景观廊建设,新山垃圾压缩站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巩固7.2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龙?青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面积为51.31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双控区”。 各类环保投诉事件处理回复率达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达100%,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合格执行率达100%。
七、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1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实施科教兴区“二十亿工程”,实现产值11.3亿元,其中科技产业7亿元,成果转化4.3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实现产值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2%。
教育事业不断推进,2005年末,全区有幼儿园99所,小学25所,当年招生6556人,当年毕业6981人,普通中学16所,当年招生5157人,当年毕业4366人。
全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有教职工2895人,其中专任教师2570人,在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1638人,中学教师932人。在全市率先对区域内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全区10743名农村家庭学生免除费用342.7万元/期。完成近10所地处农村的学校的塑胶运动场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校校通“。对843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实施”两免“助学金额达55万元,对67名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4.7万元。积极推行中小学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工作,参加率近93.9%。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9次,区内群众参与达40万人次。参加市以上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次,荣获组织工作奖4个、优秀表演奖6个、等级奖11个,各街道开展较大规模的辖区群众文化活动375次。在全区建立14个网吧规范经营示范店,彻底取缔位于青龙乡青平街地段沿街占道和无证经营违法音像制品、出版物市场,取缔非法摊点18家,查缴违法音像制品、出版物7000余张。查处了建区以来,我区最大一起音像出租店非法经营、复制、下载黄色、淫秽音像制品案件,收缴了黄色、淫秽等违法音像制品2万余张,当事人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全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8200余盘、电子出版物12000余张、书刊5600余册,吊销4家经营单位音像经营许可证,处罚13家违规经营单位全年查缴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600余册(套)。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内成华有线制作播出《成华新闻》88期***700条,播出时间累计达9800分钟,各类专题片18余部,年内发展有线电视新用户5900余户。开展“户户通”工作,发展新用户830户,发展城区和其它散户4100户。
八、卫生、体育事业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全区卫生系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8个(不含诊所等),***有卫生技术人员3040名,拥有床位3591个,其中医院33家,疗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
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为4.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3.27%,均控制在标准内。建立、健全乡村卫生保健网,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91492人,参合率99.6%。强化公***卫生管理工作,很抓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事件和疑似食品卫生事件处理率达100%,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0.16/10万人,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77.28/10万人。大力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完成健康档案10831份,鉴定健康合同49632人,发放就医优惠卡13594张,关爱卡216张,开展健康咨询、宣传、义诊活动153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针对弱势群体开展送医送药678人次、药品价值2.4万余元,为低保户捐款6900余万,免费健康体检5475人次。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承办市级以上社会体育竞赛活动9项次,参加省、市体育部门举办的竞赛及活动28项次。全区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100%。投资10余万元对体育场、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及网球场进行了完善,投资60余万元对8个社区和新华公园内进行了全民健身路径的安装,其中新华公园内建成的全民健身路径是目前四川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条。
九、 人民生活、社会治安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86599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06136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达23539元,比上年增加4898元,增长26.3%。
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048元,比上年增加836元,增长16.0%;农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810元,增长45.2%;人均年消费蔬菜107.2公斤、食物油11.0公斤、肉类52.1公斤、禽蛋5.01公斤。年末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5.3平方米,每百户农民平均拥有彩色电视机138台,影碟机23台,电冰箱43台,洗衣机42台,抽油烟机25台,电话73部。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城市低保工作,全区现有城市低保户数4412户,保障人数8944人。有1240户残疾人享受低保。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495人,增长113.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9302人,增长91.9%;失业保险参保8502人,增长22.5%;综合社会保险参保5494人。
全年城市登记失业人员343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6万余人。
公***安全形式良好。全年公安分局***出动巡逻警力32882人次,巡逻机动车18862台次,接处警49681起,其中“110” 接处警34722起,接出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发刑事案件6657件,比同期下降19.1%,其中破获2072件(其中未成年人案件70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1.3%,破案率达30%,其中破获命案32件,破案率72.9%,居全市五城区第一。全年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40人,破获毒品案115件,其中特大毒品案12件,居全市第一。全年经济案件立案47件,破获62件,打击处理35人,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407件,审结4087件;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执行案件结案率92.7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加强,全年***接待群众来访4274人次,均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全区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87家,办理各类法律事物1511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65件,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事务11881件。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末,全区总户数215398户,总人口609374人,比上年增加14919人,增长2.5%,户均人口为2.83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609374人,无农业人口;男性人口为321187人,女性人口为288187人,性别比为111.45:100,18岁以下、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人口分别为13.3%、30.7%、39.1%、16.9%。全年出生人口3566人,人口出生率5.9‰,比上年减少1.2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201人,人口死亡率3.6‰,比上年减少0.3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2‰,比上年减少0.94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21.5‰,比上年增加2.4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各项人口主要控制指标的完成均优于市上下达的目标,在市目标综合考评中获20个区(市、县)第一名。全区计划生育率达 98.37%。
注:1、本公报所列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所列各数系初步统计数,实际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