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1、安全第一意识

安全第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试金石,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措施。坚持安全第一,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人的生命负责。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手段和方法。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虽然人类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实现绝对安全,但只要积极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交通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

2、遵守法律法规意识

随着我国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进一步提高,依法行车是做好道路运输工作的前提,自觉树立法律法规意识,自觉遵章守纪,也是做好安全驾驶的前提。

3、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往往因为自己失误,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危及到社会的稳定。

4、群体意识

一定要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这是保障安全驾驶的重要条件。例如在高速公路堵塞时,没有群体意识,任何个人都无法实现单个车辆行走的可能性。

扩展资料

自救自护

一、警惕生活中容易造成喉咙被卡住的情景

1、口里含着食物,互相打闹、跑跳。

2、写作业时。常将笔帽、别针等含在口中。

3、吃零食时,抛出食物,张口去接。

4、吃饭时,一边吃,一边笑。

5、吃鱼的时候。

二、预防食物中毒

日常饮食不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如腐烂变馊的食物中含有毒素,人吃后易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另外,有些食物也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如未煮透的扁豆、发芽的土豆、沾上鱼胆汁的鱼肉、青的西红柿等,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多加注意。如食入后有不良反映,一定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三、手脚冻僵了应该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动,常常冻得手脚发僵。手脚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呢?

1、应该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还可以互相借助体温使冻僵的手脚暖和过来。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四、处理骨折

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发生骨折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五、止血

同学们在玩耍时碰伤了身体,往往会流血不止,特别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现了这些情况,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六、地震逃生

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百度百科-安全防范意识

百度百科-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