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不少于一千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举世瞩目成就的取得,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工作,既拥有正确的理论指引,又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脱贫攻坚的理论基础
党的根本宗旨是指引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论基础。古往今来,受资源约束、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灾害甚至战争等影响,贫困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期存在。既然贫困问题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为什么只有中国***产党才提出脱贫攻坚的伟大号召,并且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产党的宗旨和使命。
中国***产党从立党之初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此,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发展、***同富裕,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使命。反观中外历史,不乏罗马辉煌、汉唐盛世时期,所有的封建君主和帝王将相,除了追求文治武功或开疆扩土外,没有哪个王朝提出过消除社会贫困并努力去实践。
其主要原因是既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意识,更没有将治国理政的宗旨和目标设定在为人民服务上面,所以数千年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虽时有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但人民的贫困却是普遍长期存在。
近看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短短的三百余年时间里,借由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提升到空前水平,社会财富创造和积累更是前所未有。但是,三百余年的资本主义社会进程中,资源掠夺和战争、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贫困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
其根本的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本质所决定。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无情地揭露,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反过来,如果资本不能产生利润,社会的经济活动就难以正常运转,甚至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背后的政府和国会等,是不会将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投入到不会产生直接“利润”的脱贫和减贫工作之中。
回顾历史、对比中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中国***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并为此不断追求全体人民的福祉,这就是我们当前脱贫攻坚的理论基础。
二、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
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经济基础。原始社会在食物分配上的人人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除贫困,因为其物质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适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是因为此时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1978年,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将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并实行改革开放战略;1987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进一步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07年、2009年,中国先后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8年,中国GDP总量超过90万亿元,折合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16%;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汽车、住房、旅游已成为中国家庭重要的生活消费。现在,中国已是第一大工业国、货物贸易国、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因此,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是我们党能够坚定开展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和信心来源。
三、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制度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关键还需要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来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首先是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在制度层面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为此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均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并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围绕中央脱贫攻坚精神要求和相关文件部署,中办、国办先后制定14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台200多个扶贫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方更是在结合实际情况基础上制定出台系列地方性脱贫攻坚文件,从而在政策体系上确保了脱贫攻坚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
其次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一是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013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1%,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每年新增200亿元;同时,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7.4%,市县两级投入也大幅增加。
目前每年有过万亿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县乡村用于扶贫和脱贫。二是大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仅2018年,东部9省市***拨付财政援助资金177亿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48亿元,互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85万名;中央单位对定点扶贫县直接投入资金55.6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15.2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42.3万名。三是大力充实脱贫攻坚一线力量。
目前,全国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驻村工作队24.2万个、驻村干部90.6万人,以及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这些均是脱贫攻坚一线最坚实的力量。
三、严谨的脱贫攻坚考核体系和方法。
在脱贫目标上,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作为量化指标,即贫苦户收入达标,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有保障;中部、西部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分别低于2%和3%,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群众认可度达到90%。
围绕脱贫攻坚指标要求,独立第三方评估、省际交叉考核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和上级机关的巡视督查等,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全方位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已有10.2万个已经脱贫摘帽。
扩展资料:
长期困扰贫困群众的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和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几近满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脱贫攻坚的中国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既消除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又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