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
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
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现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学生之间的十分激烈,特别是关于初次就业和非初次的问题,以下分享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
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1在读最高学历期间,无社保缴纳记录和劳动关系,最高学历毕业后就算初次就业。也就是说,你在读本科(或硕博)的期间,只要同时期交了社保的,毕业后就不叫初次就业了。但如果你在读本科(或硕博)之前交过社保,在一开始读本科(或硕博)之前社保及时断了,毕业后就算初次就业。
初次就业是指第一次就业,如果复员退伍军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部门安置进了一家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这家单位然后另找一份工作。
即使他后来的工作符合政府安置条件,但是由于已经不是初次,所以他的军龄不能视作这家公司的连续工作年限,有关本单位服务年限可以享受的待遇,他只能从进入这家单位开始计算。但是他的军龄能算入累计工作年限。
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毕业生按培养方式实现就业。
国家计划统招毕业生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定向和委托培养的毕业生原则上按合同就业。国家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每年都会就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颁布相应文件。
各地区、各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依据这些文件的规定,从实际情况出发,也会制定一些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实施办法。
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2关于“未就业”怎么认定?
怎么就算失去应届生身份?
国家并没有细化政策,导致各地各部门,认定标准不同。这里谈谈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原则。
目前通行的办法是以毕业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够有用人单位替你缴纳社保为准,如果有企业、单位替你缴纳社保,一般认为已经落实就业,失去应届生身份。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是社保而非医保!
社保和医保两者涵盖的范围不一样,社保包含医保。社保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医保单纯指医疗保险。
在读高校学生也会缴纳医保,入大学后将由高校统一组织办理参保缴费,如果因为缴纳医保就算缴纳社保,失去应届生身份,那么没有一个高校学生属于应届生了。
三方协议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有同学以为三方协议签署,就等同于已就业,失去应届生身份;还有一些同学签了灵活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网签,担心失去应届生身份。
毕业前签署的这些协议
并不等同于正式的劳动合同
简单的说,只是考生在校期间,与企业签署的就业意向,即使签署,也不能等同于已就业。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并未提及关于三方协议、灵活就业、网签“三方协议”的内容,所以不要怕毕业前签署的七七八八各种协议。
如果考上公务员、事业编
单位要求提供空白三方协议怎么办?
一般三方协议上会写明“考上公务员、研究生,三方协议自动失效”,到时候找学校开一份空白三方协议就可以。
签署协议前,仔细观察三方协议上,是否有此类条款,如果没有,建议不要随便签三方协议,有可能解约时需要赔偿用人单位解约金。
保留应届生是否有用?
因为疫情原因,这两年应届生身份又突然吃香起来,原因在于国家给予了应届生不少优惠政策,部分岗位定向招录应届生,相对往届生会比较容易考上。
非初次就业怎么界定3应届生身份怎么界定
第一、看毕业证发放时间;
第二、看是毕业时间是否处于2年择业期内;
第三、看是否具有高等教育经历;
第四、看是否签订三方协议。
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待政策,例如有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明确规定只招应届毕业生。国家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也只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例如发放应届毕业生求职补贴。因此,大学应届毕业生身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怎么界定应届生的身份。
第一、看毕业证发放时间
应届毕业生特指当年毕业的学生,是指在学习期满,学分合格,当年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来说每年6-7月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季,在这个时间段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大学生毕业生都属于应届毕业生。有的大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过关,有延迟毕业的情况。
例如延迟到9-10月,通过参加毕业清考修满学分取得毕业证的也属于应届毕业生。还有延迟学制的大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当年也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如果是研究生毕业生的话,因为不少高校实行弹性学制,每年有2-3次研究生毕业,只要是属于正常的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毕业生都属于应届毕业生。
第二、看是毕业时间是否处于2年择业期内
2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对待。是指这个毕业生已经拿到了毕业证,但是在毕业2年之内没有找到工作,还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国家出台2年择业期内毕业生算应届毕业生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出台的政策。2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也将做普通应届毕业生。
界定普通应届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是看:拿到毕业证书的时间不超过2年、本人的人事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没有跟任何用人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如果符合这3个条件,那么也等同于应届毕业生,在报考只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时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进行报考。
如果拿到毕业证的时间超过2年,即便是没有找到工作,人事档案也仍然放在滞留在学校或者人才市场那也不能算是普通应届毕业生,只能算作是往届毕业生。
第三、看是否具有高等教育经历
非统招、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均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第四、看是否签订三方协议
只要签订了三方协议,即便没有正式报到上班,依然不能被认作是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将被认定为已就业。因为三方协议,也是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每个人具有唯一的编号,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
这个协议书是办理就业报到证,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干部身份的重要依据。如果签了三方协议,但依然想报考只能应届生报名的公务员等职位,最好是能够跟签约单位妥善协商,及时拿回三方协议,避免因违约而影响到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