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尧的个人信息

李学尧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司法原理、法律职业、权利理论与中华法系。主要代表作有《法律职业主义》、《在台独分子和法律人之间:对台湾政界的法社会学研究》、《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及其超越》和《法的实质化与确定性:规制视野下的劳动权研究》、《超越韦伯命题:历史地理观中的中华法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是多项国家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主要撰稿人、组织写作者,另外还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及其它课题十余项。独著、合著学术专著和教材8本。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媒介全文转载、观点摘录。曾两次获得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博士论文《超越法律职业主义》一文2009年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2009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晨星B类人才计划资助。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2008年曾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荣誉称号。

工作经历

2014.12至今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2013.1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011.9 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2006年7月至2011.9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导

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讲师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会理事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中国政法大学)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

司法原理、法律职业以及权利理论(劳动权)

教育与学术背景:

2011.5 -2012.1 威斯康辛大学访问学者

2010.5 -2011.5 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9.7-2010.7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主管科研与外事)

2009.11 剑桥大学公法中心访问学者

2008.2-10 最高人民法院挂职进修

2006年10月至2009.6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博士后研究

2006年5月至9月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语言培训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 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获博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 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 浙江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 获学士学位

主要学术交流经历

2006年3月 台湾大学“第六届东亚法哲学大会”,主题发言

2005年1月 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研讨会,主题发言

2002年8月至9月 日本京都大学法律系交流

主要教学与学术荣誉

2008年7月 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称号

2006年8月 获第八届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课题主持

1.2007年5月至今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法律职业准入控制的一种视角”;

2. 2007年至今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无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及其超越”

3.2008年3月至今主持上海法学会课题“法的实质化与确定性——规制视野下的劳动权”

4.2008年3月至5月 主持完成上海市律师协会委托课题“关于新《律师法》第八条实施细则的建议说明稿”。

5.2007年4月至今 主持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资助课题“法律人参政——一种超越职业主义的解读”。

6.2004年主持完成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资助课题“在法科生与台独分子之间——对台湾民进党高层的一种法社会学考察”的研究工作;

主要课题参与

1.2008年至今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研究”(朱勇教授主持)子课题“和谐社会与司法变革研究”(胡云腾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2.2008年至今参与最高人民法院调研课题“司法成本与司法效率研究”的研究工作。

3.2004年至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法治进程的捷径及其可能性”(孙笑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主要设计人、撰写人。

4.2005年至今,参与司法部课题“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郑成良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5.2004年至2005年 参与浙江大学211教育项目“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孙笑侠教授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6.2002年至2005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法治主体论——中国法律职业的形成研究”(孙笑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7.2002年参与国家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遏制台独势力的有关法律措施”的研究工作。

8.2001年至2003年 参与司法部课题“法律职业***同体的构造与法制建设”(葛洪义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9.1999年5月至2000年11月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行政违法”(胡建淼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论文

1.《法律职业主义》,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这是一个职业危机的时代吗?——“后职业时期”美国律师职业研究的理论综述》,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5期。

3.《在法科生和民进党之间——对台湾政界的一种法社会学考察》(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为冯健鹏),载《法学》2005年第5期;该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同名文章全文稿载高全喜主编:《大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论法律职业***同体自治的条件》(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孙笑侠),《法学》2004年第4期,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主要学术观点分别被《新华文摘》、《山西日报》、《伊犁日报》等媒体转载、摘录。

5.《改革与出路:评Deborah L. Rhode的<为了正义:重整法律职业>》(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为余军),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

6.《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职业蓝图的落空》,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7.《论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张志铭),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8.《论司法的原初与衍生功能》(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蒋红珍),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9.《法治与艺术:论职业法律家显贵的理由》,载《法学》2001年第1期。

10.《当代中国的法律职业主义》,2006年3月发表于台北第六届东亚法哲学大会。

11.《律师职业定位的原理体系及其批判》, 2007年10月发表于神户大学主办2007国际律师论坛(杭州)。

12.《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一种职业规制的视角》(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郑成良),2006年8月发表于司法部主办的某学术会议(北京)。

主要著作

1.独著,《法律职业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著,《法治:法律人之治》(孙笑侠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著,《行政违法研究》(胡建淼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参著,《法理学》(陈金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副主编,《法理学》(郑成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参著,《法理学导论》(孙笑侠主编),高教出版社、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讲授课程

给本科生和法律硕士讲授法理学、法律职业伦理与责任、中国法制史等。

给法学硕士研究生开设公法基础理论、法律社会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等。

Curriculum Vitae

Xueyao Li 李学尧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ddress: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800 Dongchuang Road,

Shanghai, 200240, P.R.C.

CURRENT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Research Fellow, Shanghai Institute of Finance & Law

Research Fello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L.L.D.( Ph.D. in Law), Law School, 2005

Zhejiang University

LL.M., Law School, 2002

Zhejiang University

LL.B., Law School, 1999

RESEARCH AND WORK EXPERIENCES

2006 to Present Associate Professor,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6 to Present Research Fello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2005 to Present Research Fellow, Shanghai Institute of Finance & Law

2002.7 to 2008.8 Exchange Student, Law School, Kyoto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S

Law and Society,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Public Law (Human Rights)

PUBLICATIONS

(I) Journal Articles

Zhimin Zhang & Xueyao Li, On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Classify in Chinese Courts, National Judges College Law Journal, No.1, 2007.

Xueyao Li, Lost of the Professional Project: A Review of Richard L.Abel's The Contradic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No.1, 2006,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CASS Journal of Law,No.6,2005, Beijing, China.

Xueyao Li & Jianpeng Feng, Between the Lawyers and Taiwan's pro-independence: A Law Sociology Review to Taiwan Political Circles, Law Science,No.4, 2005,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the Crisis? A Summarize on the Theory of the Lawyers in Post-professional U.S.A.,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No.5, 2004, Beijing, China.

Xiaoxia Sun & Xueyao Li, How can the Lawyers win Self-regulation? Law Science, No.4, 2004,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 Jun Yu, Public Interest and Professional Ideal: A Review to Rhode's “in the Interests of Justice: Reforming the Legal Profession”,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o.5, 2004, Changchun, China.

Xueyao Li, Why Lawyers Should be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Law Science, No.1, 2001,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The Idea of Multi-control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law, Law 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No. 3, 2000, Hangzhou, China.

Jiangang Qi & Xueyao Li, The Privilege of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n the Government Contract, Journal of North Middle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No. 3,1999,Wuhan,China. )

(II) Books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Beijing: C.U.P.L. Press, 2007. (Preface and review by Ji Weidong, Professor of Law, Kobe University of Japan.)

(III) Book Chapters

Xueyao Li, Theories of Administrate Illegal in Japan, in Administrate Illegal, Ed. by Hu Jianmiao, Beijing: Law Press, 2000.

Chengliang Zheng & Xueyao Li (eds.), Jurisprudence, Ed. by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8.

Xueyao Li,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Jurisprudence,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th Edition)

Xueyao Li, Theories on Justice, in Jurisprudence,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th Edition)

Xueyao Li, Lawyers, in Jurisprudence, Ed. by Chen Jinzhao,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wy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ule of Law as Ruled by Lawyers,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C.U.P.L. Press, 2004.Xueyao Li, How to Keep the Force of Taiwan Independence within Law limits, in Legal Problems about Taiwan, 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P.R.C., 2003.

Xueyao Li, Theories of Administrate Illegal in USA, in Administrate Illegal, Ed. by Hu Jianmiao, Beijing: Law Press, 2000.

Xueyao Li, The Skill Contents of Legal Profession (On the Technical Constitute of the Lawy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ule of Law as Ruled by Lawyers,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C.U.P.L. Press, 2004.

(IV) Conferences Papers

Xueyao Li, On the Ideal Types of Legal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Readout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gal Profession, October, 2007, Hangzhou.

Chengliang Zheng & Xueyao Li, The Relationship of Judicial Exam and the Legal Education: A View of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adout in the Conference on the Judicial Exam, co-organized by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P.R.C., April, 2006, Beijing.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adout in 6th East Asian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of Law, March, 2006, Taibei.

Xueyao Li, How to Restrain the Taiwan Separatists with La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How to Keep the Force of Taiwan Independence, co-organiz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Council, in Research on Law Issues concerning Taiwan, Edit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Council, April , 2003, Beijing.

COURSES & PROGRAMS

(I) Courses

1.Jurisprudence

2.Public Law

3.Legal Ethics

4.Legal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a

(II) PROGRAMS

1. Non-accountability:The Dilemma of Modern Legal Ethics and Its Overcoming (2006-2008), Post-Doctoral Progra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2. The Relationship of Judicial Exam and the Legal Education: A View of Market Control (2007-2008), Program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