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巷镇的历史人物

顾雍(168—243) 三国时吴国丞相。顾氏为越王勾践之后,封于苏州城东澄湖边之摇城(今属车坊镇),后世子孙散居苏州城乡,为苏州望族。据《吴门表隐》记载,顾雍宅在葑门外曹巷村(今郭巷街道塘南村柴家浜、巷门里一带,柴家浜实为曹家浜),该书编者顾震涛系顾氏后裔,谙熟乡邦文献,记述可信度高。

顾雍字元叹,少时曾跟从蔡邕学习琴、书。二十岁经州郡表荐,任合肥长,后转任曲阿、上虞等地,均有政绩。建安五年(200年)孙权任会稽太守时,以顾雍为郡丞,负责处理太守事务。任内讨伐寇贼,使境内恢复安宁,升左司马。孙权建立吴国后,顾雍迁任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不喜声张,拜侯后回到家乡,家人竟然不知这件事。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又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性不饮酒,平时寡言少语。为相十九年,所选文武将吏,能量才而用,使之各尽其职;奖惩功过,能明察秋毫,以国为重。因此孙权对顾雍的政见言听计从,连两朝元老、辅国将军张昭上疏“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免”,孙权也要询问顾雍,得到证实后才实施。孙权还经常派中书郎到顾雍处咨访国事。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顾荣(?—312) 西晋官吏。字彦先,顾雍孙。丰神明悟,与薛谦、陆机兄弟等称为五俊。任吴国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西晋灭吴后,与陆机兄弟一起赴洛阳,时号“三俊”,拜郎中,历尚书郎廷尉正。相继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等人的僚属。晋惠帝司马衷西迁长安,征为散吉期常侍。后以八王之乱南归,担任东海王司马越的军咨祭酒。司马睿南渡后,在王导的引荐下,顾荣担任了军司和散骑常侍,联络南方人士,协助创建东晋政权。后卒于官,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元”。墓在黄天荡东巷门里(实在今塘南村盛头浜)祖居附近,墓西有祠,题为顾将军庙。该地因而俗称顾墓。曾孙顾恺之(著名画家,一说顾荣曾孙顾恺之与画家顾恺之系两个人)墓相传在尹山巅。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易(1262—1306) 元代诗人、藏书家,赭墩村(今郭巷街道东部)人,字通甫,号静春居士。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任徽州路石洞山长(一种在书院中负责讲学、总领院务的职务),大德五年(1301)回赭墩,此后便不再出门任职,建江南园林式建筑静春堂。堂中有书万卷,并且都亲手校对。善于写诗,著有《静春堂诗集》(四卷)及《静春词》(一卷)。《四库全书》评论袁易之诗说:“有元作者绮缛居多,袁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故足以高步一时……”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永隆(1360—1392) 明初高僧。俗姓施,苏州人。在襁褓中即不食荤腥,少年一心求学佛法。二十岁后入尹山(今属郭巷街道)崇福寺,投奔礼天泉泽法师之孙永定,祝发为僧。重建崇福寺大雄宝殿。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决定对僧人进行考核,然后确认其身份。永隆带领徒弟们赴京试经,并请求给予度牒。当时各地到京沙弥三千余人,许多人并不谙熟经文,只是想冒请度牒。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下令将这些人都送到锦衣卫充当军人,永隆奏请通过焚身免除对其他僧人的惩罚,得到朱元璋允许。焚身前取香一瓣,书“风调雨顺”四字,让内臣上奏朱元璋,遇到旱灾用此香祈雨,必定灵验。后逢大旱,朱元璋召来僧录司官,迎送永隆所遗之香到天禧寺率众祷雨,以三日为限,当天夜里就天降大雨,朱元璋大喜,对群臣说:“这真是永隆雨啊!”于是御制《落魄僧》诗表彰永隆。同年八月,永隆弟子时习把永隆的灵骨带回苏州,安葬在尹山寺内,并建造了一只石塔。永乐二年(1404),著名僧人道衍(姚广孝)为撰塔铭,由苏州北禅讲寺前住持德完书写,南阳滕用亨篆额。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练埙,明初官吏。字声伯,后更名则成。祖籍福建浦城,父练士章(字文达)曾任苏州某海道万户府的总管,因之迁居郭巷镇尹山,宅址在今尹山街8号一带。练埙幼时即以气节自负,与众少合,洪武十一年(1378)在尹山澹台书院中设义塾,延儒士高平人范焕为师,供里中子弟就学,还割田三十亩作为办学经费。明初学者宋濂为作《长洲练氏义塾记》。后练埙以文学拜左春坊司直郎,充东宫经筵讲官,负责教授太子。担任言官,尽心尽责,遭到同僚的嫉恨。曾纠改尚书不法事,得到明太祖的赞许,特赐锦衣一袭,升河南道监御史(正七品)。后遭嫉恨者中伤,调任云南广西府推官。最后被人下毒而死,年仅三十七岁,时人都为之惋惜。归葬光福凤凰山。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练纲(1402—1477),明代官吏。字从道,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郭巷镇尹山街8号一带)人。明宣德十年(1435)乡试第二名举人,入太学,以谙熟《春秋》著名。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大举进攻明朝,八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弟朱祁钰监国,后登位为代宗。因当时蒙古军威胁犹在,朝廷内部斗争也很激烈,大臣们都惶遽不安,不敢昌言得失。练纲不顾自身安危,上《中兴要事八条》(也称《中兴八策》)。十月,蒙古军围攻北京,练纲又上《勤王急务》一疏,代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礼(明初),明代官吏。字尚仪,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父施宗义曾任福建建宁知府。施礼性情高迈,明朝洪武年间被地方上推荐给朝廷,永乐年间先后担任过地官大夫(对财政官员的俗称)、陕西清吏司员外、福建监察御史等职,后结庐于尹山湖滨、今郭巷集镇所在地。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悌(1451—?),明代官吏,字天禄,号介庵,郭巷集镇人,施礼后裔,明代成化辛卯(1471)科举人,弘治年间(1488—1505年)被选为湖广永州府的同知,曾代理永州府知府事务,清惠相济。掌管官吏升迁命运的考绩中官刘瑾召见施悌,施悌避而不见。后任宗人府经历,正德年间(1506—1521)出任姚安(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知府,用礼法恩信教育百姓,还修缮学校,督促种桑植麻,除恶奖善,修建城内外街道。两年后疾病发作,死在姚安。棺木后来运回苏州,葬于尹山西麓祖坟,墓前有石猪、石羊。1751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将施悌的牌位放进墓旁的澹台子祠,一起受祭祀,由施氏后裔主祭。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学澜(1804—1879), 清末诗人。渡桥村(今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大桥头村,又名袁村)人。原名景澜,字文绮,别字春巢,自称“巢史”,家境优越,勤于学业,以能诗著声吴下。目前国内可见到他创作的诗词近3000首,其中1200多首是吟咏吴地风俗民情、节令时序、名胜掌故之作,故被人们誉为“风俗诗人”。其《南宋宫词》、《姑苏竹枝词》、《苏台揽胜百咏》尤为时人所传诵。另外如《田家四时绝句》、《游吴郡西山诗》、《编年诗》、《零锦词》等影响也颇深远。据《书舶佣谭》记载,他还有《适园诗》抄本24册,***52卷,已流传到日本人田中手中,目前国内尚未发现该诗集。人们以学澜之诗能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称其为“诗史”、“诗虎”。

1852年,袁学澜购下苏州城内官太尉桥西堍卢氏旧宅一所,营为宅园。因该宅邻近名胜双塔,于是自题为“双塔影园”。该故居坐西向东,现有建筑面积3275平方米,主要分南北两路。南路第三进为大厅(系纱帽厅),旧额“仁德堂”;北路五进,三厅二楼,有花篮厅,额“怡轩”。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陈霆锐(1891-1976),民国著名律师。郭巷集镇人,原名政,乳名翰臣,号霆锐,后以号行。父陈希濂(1867—1945年,字聆诗),1891年江南乡试举人第二名(亚元)。陈霆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法科博士。在他和同仁们的奔走呼号、多方交涉下,不允许华人进入、并将华人与狗相提并论的上海黄浦公园,从1928年6月1日起对中国人开放。此外,他还为“五卅惨案”受害纱厂工人维权;为“七君子”辩护;参与收回上海租界的会审公廨,维护了我国的法权。后任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魁和(1886—1934),民国时期苏州商业领袖。字筠清。父施仲荣(1851--1942),字松亭,郭巷集镇人,后迁居苏州城内西北街天后宫桥,开设“施和记缎庄。筠清6岁读书,14岁辍学习商,1924年被选为苏州商团团副,1928年担任苏州第一区行政委员,1930年改充第一区区长。职务最多时,曾兼任苏州救火会联合会会长、吴县商会主席委员、国货陈列馆馆长等十六职。1931年金鸡湖重修李公堤,他率先襄助;又发起组织梅兰芳、马连良1933年1月到苏州义演,并将义演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鉴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他与人发起建造国货商场(今苏州人民商场),并担任第一任董事长,以抵制东洋货,保护民族工业,振奋国民精神。1934年秋苏州大旱,10月18日筠清赴娄门外勘灾,回家后即感不适,多方求医不见好转,第二天病故。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水拍(1916—1982), 著名诗人。原名光楣,字进修,小名寿官,渡桥村(今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大桥头村,又名袁村)人,袁学澜哥哥袁学潮玄孙、清末诗人袁兰升曾孙。1934年毕业于省立苏州高中,次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三个月后报考上海中国银行,当了一名练习生。抗战爆发后,他随中国银行总帐室撤退到武汉,1938年再次撤退到香港,同时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和参加文化界进步活动。建国后担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诗刊》编委,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粉碎“四人帮”后,水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2年10月29日,一代诗人因肺间质纤维化病逝世。著作有《沸腾的岁月》、《人民》、《冬天,冬天》、《向日葵》、《马凡陀山歌》等,他还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了《伐木者醒来吧》、《我的心呀在草原》、《土耳其诗选》、《马克思主义与诗歌》、《论诗歌源流》、《聂鲁达诗文集》等书,并辑译了《现代美国诗歌》。长子袁怀雨,北京地质大学教授。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陈章(1900—1992年),郭巷集镇人,字俊时,陈霆锐胞弟,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曾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主任20多年,是我国著名的无线电专家,被誉为“电坛宗师”,去世后一半骨灰撒在了郭巷市河和尹山湖的交汇处。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茭白又名菰、茭瓜、茭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烂田里,开花所结籽粒被称为“菰米”或“雕胡”,是古代的“六谷”之一,煮出的饭香气扑鼻,是招待贵宾的佳品。菰感染黑粉菌后不抽穗,但茎部却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茭白。

郭巷茭白栽培历史悠久,农户种植经验丰富,质量上乘,是苏州一带的名产。这里的茭白分秋茭白和四月茭两大类,主要种植在北部和中部。2000年,郭巷地区种植茭白达2000亩,总产420吨。

郭巷是我国三大灯草产地之一。2000年,全镇种植灯草1549亩,年产约112.3万公斤,主要种在境内的中部和北部。农闲时节,妇女们把晒干的灯草一小扎一小扎蘸湿,然后戴上指头箍,用“草刀”一根一根地划,划出的“草玉”卖给做中药的或做烛芯的,剩下的壳就用来做蓑衣、绞绳索。  郭巷的蓑衣做工考究,厚实耐穿,不漏水,是远近闻名的特产。编织的时候,人们先搓好领头绳,然后把草壳一小股一小股编上去,做成“躯体”,再编上“翅膀”和“裙子”。草壳每隔三四寸就用细绳横向固定,以防日后松散。背部受雨最多,编的时候会多编些草壳。“躯体”的两侧还做上搭钮、背带,披上后可以扎紧,防止身前受潮。这样的蓑衣精巧耐用,难怪有人称之为“别致的工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