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传承和弘扬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宜宾白酒传统工艺和白酒酿造生态环境,促进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宜宾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白酒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适用本条例。
已经确定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和省级工业遗产,以及历史建筑等的白酒历史文化资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保护。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白酒历史文化,是指与宜宾白酒相关,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价值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他表现形式。第四条 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的原则。第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白酒历史文化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相关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第六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白酒历史文化保护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酒类产业主管部门指导、督促白酒生产者做好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水利、教育、市场监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白酒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白酒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第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酒类产业等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应当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等规划相衔接。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白酒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由文化、文物、酒业、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生态环境和法律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参与白酒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保护工作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第十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参与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对在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 名录管理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实行动态管理。第十二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关机制,依法开展白酒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建档和更新等动态管理工作,建立数据库和数字化保护系统平台,对列入名录的白酒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管理。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申报或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提供白酒历史文化的线索和物品等。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下列白酒历史文化资源直接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一)已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价值的老窖池、老作坊、酿酒遗址、贮酒场所、石刻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二)未确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已经登记并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具有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价值的老窖池、老作坊、酿酒遗址、贮酒场所、石刻和代表性建筑等;
(三)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公布的与白酒历史文化相关的历史建筑;
(四)已经公布为国家工业遗产、省级工业遗产,在宜宾白酒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较高历史、科技、社会和艺术价值的核心工业遗存;
(五)历史上各时代具有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藏品;
(六)已经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白酒历史文化资源。第十四条 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范围以外,但符合下列条件的,经申请可以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一)能够反映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连续生产浓香型、酱香型白酒三十年以上且仍在生产使用的老窖池、老作坊和贮酒场所;
(二)历史上各时代具有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和图书影像资料等;
(三)熟练掌握、运用和传承白酒传统酿造技艺项目相关技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影响力和传承传播特点的专业人员或者团体(以下简称“技艺代表人”);
(四)具有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学、艺术和民俗等;
(五)其他需要保护的白酒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