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目的
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为贯彻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特制定本办法,望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组织与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进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
副主任委员:副院长、医务部部长、输血科主任
成 员:相关科室负责人
委员会成员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定本机构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和具体流程。
二、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督促落实;积极推进科学、合理、有效、安全输血理念的建立,提供技术咨询和实践指导。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三、监测血液、血制品和血液替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输血病例质量。
四、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杜绝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
五、监督和检查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协调输血科与临床有关科室工作。
六、制定并落实输血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的教育和培训,规范性地促进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七、组织开展临床输血科学研究工作,提高输血整体科学研究水平,鼓励、促进临床用血新技术的推广和探索性研究。
八、定期召开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监督落实。
九、向医院提交年度临床输血工作报告,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临床用血管理
为科学合理利用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我院临床用血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血库管理
血库应建立接收、入库、储存、出库相应台帐,内容登记全面无缺项,血库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
(1) 血液的名称;
(2) 献血编码或者条形码、血型;
(3) 血液品种;
(4) 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
(5) 有效期及时间;
(6) 储存条件。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oC,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oC,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每天记录4次,并签名。
储血冰箱有消毒记录和完全培养记录。
血液发放时进行认真的核对,并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领取,双方签名,签名必须完全、工整、可认。
做好库存血液预警工作,血液紧张时须及时将库存情况报告医务部,做好紧急用血预案。
临床用血管理
(1) 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 在输血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
(3)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院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责任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4) 医院实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由具有主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科室主任核准签字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不适用急救用血,如属急救用血需在申请时予以注明。
三、监督管理
1. 各科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
2. 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
3. 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新上岗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诊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