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如何保护见义勇为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为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受到不少人的赞许,是在引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仅能激励公民更好地与社会不良行为作斗争,提高大众维护社会公德捍卫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能消除见义勇为和自发救助者的后顾之忧。同时,使得见义勇为和自发救助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相应的回报。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法律和道德都需要,完全看道德并不可行,道德也需要法律的支撑。

见义勇为"这一古老命题并非法律上的概念,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是国家极力提倡的英雄壮举。从古至今,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当今社会上勇斗歹徒、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但在弘扬这一高尚行为的同时,见义勇为者却因自身正义行为遭受的损害无法得到相应保护,英雄们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因见义勇为负伤致残以至于献出生命的英雄甚至得不到基本的治疗和抚恤,导致公民的行为向"扬恶"方向发展,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的"看客"大有人在,"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正缓缓流逝,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漫延,如何将见义勇为美德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应着力建立和完善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法律,用法律、社会援助等形式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