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与“反内卷”

“这是一个严重内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

看到某互联网大厂员工因“赶版本”反对加班怒怼管理层,而公司高管提出优化方案,承诺整改。这不是第一例,或许也不是最后一例。评论区展现出不同的声音,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内卷”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概念:“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再也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停滞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内卷”。

可是,我认为,“内卷”一词或许在近代才被定义,但是它可能在伴随着原始时代中有了人类生活生产痕迹的那一刻便出现了。

生命的起源、发展、壮大和繁衍,需要特定条件,这些条件构成必不可少的基础,却又是发展独特优势的充分条件。人类对财富的欲望、对有限资源的掠夺和利用、生产力的迭代发展、组织结构的形成...从始至终,人类都在沿着“本心”,或“自愿”或“不得已”发展着生产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自身需求逐步唤醒。

而当下这个时代,正是生产力发展与无法满足个体或组织最高层次需求的阶段;正是个体需求与组织需求割裂,无法统一的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生产力遇到了“发展瓶颈”,人们的思维模式受到了时代发展和个人经验的限制,囿于一方天地,只能按照常规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或许是因为人类意识的“超前发展”,倒逼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提出正当合理的反抗。

当前,人类以***同富裕为努力奋斗的目标,人权、自由、自我意识形成主流。包容、尊重与追求幸福感成为***鸣。

从“内卷”到“反内卷”, 社会 需要“吹哨人”,唤醒那些“沉睡”的意识,强化那些赋予自身的权利。

从“内卷”到“反内卷”,需要 社会 各主体对生产力发展多一些容错空间,包容改革发展路上不合理的存在问题。

从“内卷”到“反内卷”,需要清楚意识到人类个体是鲜活的生命,有着自我追求与信仰,而非冷冰冰的机器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