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死刑要在“午时三刻”执行呢,这一说法有何意义?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 ,经常能看到处斩犯人时,判官会说:?拉下去,明日午时三刻处斩?,为什么一定是午时三刻,而不是别的时间呢?如果我说我国古代刑罚处置时间里,根本没有午时三刻这个说法,你信吗?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刻约为14.4分钟,?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午时?就是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此时是一天中太阳最强的时候。
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杀人时辰就是?午时三刻?,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呢,这其实和民间传的鬼魂因素有关,当时的人们认为,一天中,午时是 ?阳气?最盛的时候。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做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于是?午时三刻?就成了行刑的重要时间。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疲倦的时候,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也是想为犯人减轻痛苦。
以上两种说法,看似有道理,而实际并不是这么回事,?午时三刻?并不是历史上真正的行刑时间,这不过是小说、文学作品杜撰的。
唐代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杀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执行死刑。而且还规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况下也不得执行死刑。
而且古代执行斩刑,一般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都不会当即执行,而是收押秋后处置,所以有了秋后问斩的说法。
由此来算,唐朝一年里,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不到80天,而且规定行刑的时间,为下午1点到5点之间,所以并不是?午时三刻?。
而电视剧中出现的午时三刻,不过是迷信的说法,并无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