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理论适用上的中西差异
一、中西职教文化背景比较
1、教育观念:“劳心”教育与“劳力”教育
中国人受上千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化传统熏陶,在思想意识里推崇 “述而不作”的劳心教育。习惯于搞劳心竞争,学生之苦,苦的根源就是太劳心。我国中学生上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记忆背诵多,实践操作少,非中考、高考课程不学。理、化、生实验也是纸上谈兵,学校没有厨艺、手工、栽培、木工等课程和工作室或实验室,优秀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缺乏西方人重视科学实验的实践精神和社会广泛开展的劳力教育。西方各国的中学阶段都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中学生上课,老师讲得少,学生动手多;学校的生活教育、生产教育、技能教育面面俱到,众多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也乐于选择职业技术院校深造。
中国历代科举考试令古今文人纸上谈兵的积习流传,与古代西方哲人苏格拉底的实践作风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处世方式影响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流行用口号代替实干,用形式主义替代实践哲学。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观念的支配下,现代家长对技术谋生不屑一顾,家长们对于职业教育的态度,是令中国职教贫乏落后的重要原因。社会上的“唯学历”氛围,给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带来不小冲击。
2、思维方式 :“理想主义”与“求真务实”
中国人习惯于模糊的“写意水墨画”式的思维方法,虚幻主观地思考问题。西方人喜欢严密的数理逻辑式精确思维。西方人的分析思维,形成了“解剖式”的思维分析方法,促进了生产力和精密技术的发展,也为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人的模糊思维,虽然把历代文人墨客的浪漫主义文采华章,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颠峰,却没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反还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观念具有一种巨大的惯性,长期以来,国人以“望子成龙”心态企盼教育能“光宗耀祖”,送子读书的目标、愿望过于理想化,缺乏西方人求真务实思想观念。“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以分数论英雄 ,差几分就可能是命运的分水岭。考试分数高就是成功,考试分数低就是失败,赢者路路皆通,落榜者满盘皆输。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3、评价标准:“分数评价”与“特长发展”
西方国家学生讲到自己的特长爱好时很来劲,学校和家长善于发现并乐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习考试无关的“偏门”、“杂技”也大行其道,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所选的学科专业,都是自中小学以来一直喜欢或擅长的课目,十几年、几十年磨一剑,高精尖的技术和人才就多了。
我国学生不见得怎么喜欢读书,但读书又是中国学生***同的特长。本来从小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与学习考试无关,就逐步被荒废磨灭了。即使是学科上的特别爱好,成为“跛脚”后,也走不远了。
学生的特长发展,与教育评价标准直接相关。西方评价学生看你哪儿好,喜欢算小账,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我们评价学生,总是盯着哪样不好,喜欢算总账。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哪一科不好,其他再好也会得到否定性评价。考试个人算总分,集体算平均分。个人没有特长,社会的特长人才哪里来?中国教育评价模式过于统一,一个“标准”塑造所有学生,特色教育难以形成。
4、技术继承:“家族传承”与“教育传承”
在相当长的社会历史时期里,技术产权继承与发展在中国没有制度保护,技术承传局限于家族血统之间,以及传男不传女的社会习俗制约,导致了诸多中国高明技艺失传。另一方面,技术制度从属于政治制度,几千年来的集权政治制度,注意力集中在其权力的安全及维护方面,而对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始终是放在第二位。工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职业技术教育更无用武之地。
西方国家的技术传承主要依赖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循环,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联系,技能训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缩短教室与车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技术人员之间的角色转换,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岗位适应能力。
5、商业伦理:“信义”与 “契约”
中国人讲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商业伦理,缺乏西方人追求效率的企业精神。这种社会伦理,使得中国曾几次错过了突破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机会。长期以来,国人信奉“交情、人格、信义”维系的经商之道,屡遭诚信危机的挫折。经济纠纷、仿冒伪劣层出不穷。而西方人基于公正、平等的“契约”关系,大大促进了市场规则的形成与货物流通,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尤其是生产“技术”作为服务商品的贸易往来,令物质生产的效率快速提高。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市场竞争,加剧了商品的日益丰富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因此,也需要职业学校大力培养能工巧匠和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6、法治文化:“官言代法”与“法律至上”
中国社会习惯以官言代法,西方社会尊从法律至上。中国缺乏西方的法律文化氛围,国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技术市场为例,中国技术市场执法十分混乱,剽窃和盗版等违法现象非常严重,令技术创新遭受巨大挫伤。即使有了法律条文,如果缺乏“法律至上、公平竞争”的法律意识的支持,法律就成了摆设。法律文化的缺失,阻碍了技术市场的振兴,也导致了职业教育招生市场的混乱。
二、各种体制的中西比较
1、行政体制
职业教育连着两头,一头是学校,另一头是企业。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公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学生在学校学习职业理论知识,在企业通过实习掌握职业技能。为了保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能顺利实施,德国政府通过立法《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力与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并通过签定“职业教育合同”的形式,使“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持续和健康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欠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企业缺乏技术改造的主动性。习惯于购买国外的核心技术,习惯于照搬别人的管理经验,低水平地重复生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职能有待提高和完善,自今没有任何行政机构对学校和企业实施统筹管理,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导致了学校培养了大批企业不需要的人才,耗费了地方财政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这种体制下,中国的职业教育难以振兴也就不奇怪了,中国职业教育企盼着学校与企业“牵手”的大气候到来。
2、教育体制
西方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目标是,使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最理想的支持和资助,并接受合格的、与个人兴趣相符的教育和培养,人人都有机会在其一生中接受个人职业或政治方面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各种类型学校都是平等的、均衡发展的,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在德国,高中阶段同龄人中,有半数以上在“双元制”教育中学习技术理论和接受职业培训,培养学习结束后,技能型劳动者能被直接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以前,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为保证生源质量,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可以提前单独进行。而现在必须按照考试分数和录取顺序,只有等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后,职业高中才能招收学生,这样的话很难使优质生源进入职业特色教育领域或具有相对优势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来都是教育的失败者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导致家长和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凡是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淘汰的差生,学生和家长都感到自卑,导致社会上许多低分学生到处高价“择校”。
“十五”期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反,中等职业教育却陷入招生困境。主要表现为生源减少且质量低下和招生市场混乱二个方面,严重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政府财政拨款偏向于普通高中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3、办学体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校方面具备以下教育特征:为职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使教学内容系统化;为职业培训配备相应教学内容;与职业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 企业方面具备以下培训特征:学习操作复杂的机器;掌握复杂的生产技术;实验自然科学技术的工作原理;演示生产、服务等操作过程。根据职业教育课目的需要,职业学校的学制有全日制、半日制、弹性学制等。职业教育场所通常有两个:一个场所是职业学校,另一场所是企业。办学体制务实而灵活,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市场融为一体。
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来看,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陈旧、教学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日显突出。首先,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距离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出现方向性失误和盲目无序性;二是在专业建设上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没有形成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三是所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性差。这是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未能挑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在课程结构上,采用学科课程模式暴露的弊端日趋明显。学科越分越细,且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
其次,中职学校的教学体制一般采用固定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
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中职教育师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尚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职后培训跟不上需要,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还有一个艰难的历程。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充满信心。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争取到不少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状态,加上世界银行等国际商贸组织的交往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进,这种形势无疑会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各级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