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双减政策结构化面试

双减政策是国家大力度改革教育制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政策保障。近年来校外教育的培训市场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学校教育慢慢在整体教育的占比中失衡,“双减”政策不是为了让校外教育机构彻底消失,而是规范化管理。

一、“双减”政策的好处。

“双减政策”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力,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就意味着对校内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促进学校和老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从社会层面来讲,双减政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让我们的考试不再被物质条件所束缚,每个人都拥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双减政策减轻家长的负担,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从而激发年轻人生育的意愿,减缓我国的老龄化和调整人口结构,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减”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端。

“双减”政策颁布后,不少家长提出了反对的怨言:“学习时间变少了,学习到的内容也就变少了。”毕竟有些孩子还是需要“笨鸟先飞”的,需要靠专门人士的引导和一对一的辅导,这样才能接受知识。“双减”政策一出,不少家长一片抱怨。

因为不能去辅导班,家长的任务也重了起来。不少家长需要承担起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这样不仅占用了家长的时间,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第四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第五条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第六条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