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无后是不孝,还有整个家族观念是怎样的
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
2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3 译文: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
母就娶妻,此处无后是指不尊重长辈就是没有尽到后辈责任。”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
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
中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全句为:“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丛,陷亲不义;
二曰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三曰不娶无后,绝其袒祀。
三者之中,以无后为大。”
这是列入中国古代法律的。如果有上列三种不孝的行为要被打板子甚至判刑。父母想干不仁不义的事,子女不加劝阻是一不孝。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穷,子女不想办法挣钱,是二不孝。如果没有了父母,但儿子不愿娶妻生子担负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不能为家庭延续后代,是最大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