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体化珠三角大都市圈背景下体育一体化的发展
摘 要:大都市圈发展理论及其一体化发展模式给产业经济发达、市场机制较完善的珠三角地区体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创新发展思路。冀望于在珠三角大都市圈形成背景下通过体育发展空间组织、体育公***服务体系、跨区域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产业促进等若干维度实施系统干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形成更大地域范围的体育一体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一体化发展;珠三角大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51-03
珠三角大都市经济圈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42 631 km2;人口4 771.77万,占全国3.58%;2008年,珠三角GDP总值达
29 745.58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89%。该经济区域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为主,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目前以大都市圈为代表的区域性规划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地政府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1]。大都市圈发展理论及一体化发展模式给我国城市化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将探讨通过跨行政区划的协调合作,通过优化配置圈内资源,促进体育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1 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基础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优势
1)区位优势凸出。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2)大型公***体育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配套齐全。广东省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推算显示,珠三角地区***有体育场地43 832个,9市平均每市有4 870个,占全省56.49%[2]。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有88个符合比赛和练习标准的体育场馆投入使用,其中新建场馆12个,形成多中心、多功能的格局[3];深圳市承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政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相关的场馆建设,如大运中心投资50多亿元,占地面积1.2 km2,包括一座6万座位的体育场,一座1.8万座位体育馆和一个现代化游泳馆。
3)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场地、活动等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在广东省体育局的统一指挥下,近年来珠三角各市在公益性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了市、区、镇(街)、村(社区居委会)4级网络建设基本标准,实现“点、线、面”覆盖[4]。公益性全民健身活动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制度化、品牌化、特色化。
4)高水平竞技表演业得到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几年珠三角优先发展高水平竞赛表演业,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协会承办、商业开发”的市场运作模式,逐步扩大高水平竞赛表演业市场容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2009年广州举办第11届羽毛球苏迪曼杯赛、2009年乒乓球女子世界杯赛、2010年举办第16届亚运会等54项国内外体育大赛,启动和引进欧洲知名曼联、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亚洲之旅,进一步扩大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办赛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深圳市近年来积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如国际泳联跳水系列大奖赛、环南中国海自行车赛、中国杯帆船赛、F1摩托艇大奖赛、世界高尔夫球锦标赛等多项国内外大赛相继落户深圳,有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5)体育产业起步早、规模大。珠三角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销售业优势明显,商业性健身娱乐服务业一枝独秀。据第2次全国体育产业统计,广东省体育局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珠三角9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为355.7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值为110亿元;从业人数为39.57万人,3个指标比4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珠三角体育产品制造业总产值为340.93亿元,占当年整个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的80.64%,增加值为88.84亿元,占当年珠三角体育产业增加值80.7%,体育制造业从业人数达到38.28万人[5]。珠三角9市体育健身休闲业2006年总产值为8.82亿元,占体育服务业总产值的38.12%;增加值为5.09亿元,占体育服务业的39.84%。2007年总产值为10.77亿元,占体育服务业总产值的29.85%,与2006年同比增长27.6%;增加值为6.44亿元,占体育服务业的29.09%,与2006年同比增长20.98%[5]。
1.2 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体育服务领域,政府职能不清、角色缺位、运行机制不健全。二是大量赛后遗留公***体育基础设施的维护负担过重,场馆功能单一,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体制性”不足等,成为珠三角体育公***管理难题。三是体育产业结构失衡,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产品销售相关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与发达的区位经济地位不符。四是体育市场法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五是广东体育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区域整体市场竞争力不算强,产业发展结构需要调整。
2 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2.1 成立协作组织,制定相关规划
成立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协作会并组织编制《珠三角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的实施工作由地方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通过整体协调来运作,因为目前都市圈不是一级行政单元,没有从制度上或法律上十分明确都市圈规划的地位,因而需要更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来组织协调,并逐步过渡并建立明晰的法定程序。
珠三角需要通过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协作机构进行利益分配和职责划分,如大型公***体育场馆选址以及***建***享、服务运营一体化、大型群众体育联动等事项都要通过圈内建立相应大都市圈体育一体化协作机构统筹协调,达到纵向管理、横向沟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