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特点
21世纪医疗卫生行业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更新时间:2007-10-10
一、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近些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正进行着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改造。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是这一探索中的一部份。经济转轨过程中,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现代战争根本的实际问题也是不可能回避的挑战是,我们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还有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德育的区分?近年来在国内外可以听到一种议论,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或是其他什么。我们的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也受这种议论的影响,甚至也对这种议论表示赞同。与这种议论的背后相联系的是一种从主观的印象或意向出发,以抽象化、表面化、凝固不变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他们用前苏联的或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化的社会主义作为评判社会主义是否“正宗”的标准。与这种思想方法相应的仍有一些政治思想工作者以自己过去的习惯化、经验化了的意向中的德育体系与模式来作为判断今天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应如何开展的标准。
他们不认为德育内容系统是在动态(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百度直接输入“大秘书”第一个网站便是)中依据社会不断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的;他们不认为德育内容体系产生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德育大纲、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都是产生于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而总是认为是上级某个机构,某位领导拍脑袋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的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的一系列变化。比如,市场经济承认人们不同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追求利益最大激活市场经济的动力源泉,这导致了金钱拜物教的滋生和蔓延;市场经济对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使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等思想在复苏的同时也诱发了个性化泛滥、个人主义的盛行;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代替品,实现成功替位后,引起了在高度集中统筹规划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以权威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意识形态的衰落,出现了旧权威已破、新权威未立的混乱状况,人们在各种从价值观念的激烈对立和冲突中,感受到了精神家园丧失的痛苦。这种状况在意识形态领域集中体现为理想信仰的失落,理想与理想教育相继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当中。
2、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高科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一场规模巨大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和发展。一些有远见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向人们描绘这场大变革的概貌。最引人注目的,例如美国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的权威约翰·奈斯比特(JohnNaisbitt)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2年),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的《信息社会》(1983年),等等。他们或者称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革命(第一次浪潮)、工业革命(第二次浪潮)之后,依靠全新的技术、开发全新的材料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到来;或者称现代“工业化社会”正在转入“信息社会”;或者称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展开。
1983年9月19日,法国总理莫罗瓦在第九届世界信息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大家都***同地注意到一个新的挑战,它将导致一场可与蒸汽机、电力相媲美的新的工业革命,这个革命即电子革命、信息革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家用计算机的出现,远程信息处理,以及新的通信技术,将会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中以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冲击。”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也冲击着医疗卫生工作,也向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挑战,或者更准确一点说,也为医疗卫生工作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为了能和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同步前进,为了使医疗卫生工作能骑上“大趋势”这匹奔腾的骏马,顺着它奔跑的方向前进,医疗卫生工作将要按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呢?首先,应该看到,新的技术革命中的一些最[找文章到☆文秘写作网-范文每日更新,资源应有尽有!文秘写作网站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主要的新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医疗卫生实践,大大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水平。
例如,应该注意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多方面的应用,用于帮助诊断和治疗,用于信息处理,用于医院管理,用于集团检诊,用于医学研究等等。应该进一步发展激光、光导纤维、远距离遥测遥控等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应该致力于生物工程,特别是遗传工程的研究,用基因工程使细菌成功地生产胰岛素、生长素等,为制药工业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已开始了在临床中应用基因工程防治疾病的探索,为征服目前对人类威胁很严重的遗传病表现出巨大的可能性,甚至遗传工程将使人类自身的素质得到从未梦想到的改善,可以说生物工程对医学的极大潜能是难以估量的。应该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学,研制和采用各种优良的新材料,制造各种各样的更好的人工器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马上都可以、都需要同时进行以上各项颇为“尖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恐怕只能是在某些单位,就某些项目,逐步发展。然而,必须从总体上重视这些新方向,才能在总体上不致落后于时代。不同的单位可以并且应该有重点地发展某一或某些新技术项目,按照统一计划部署起来,不断扩展,就可保证医疗卫生工作总体上不断跃向新水平。
第二,应该看到,“保健工业”将有大发展。松田米津写道,信息的普及将发生许多新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所谓“保健工业”将有很大的发展。这一工业将由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医疗服务、运动器械工业等相结合而成,包括冷冻食品科技、预防医学、自动化医学、健康诊断中心(集团检诊)、运动俱乐部等各种设施和服务。事实上,近年来保健事业(在西方经济学家中被列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美国、日本为例,美国医疗保健费用1929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逐年上升,到1970年占7.2%1978年占9.1%,现在已占11%;日本卫生经费在总预算中的比例、1940年占2.l%,逐年上升,到1978年已占19.5%。而且,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而是经济效益很大的产业。例如,六十年代苏联国民收入增加部分的20%以上是靠减少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劳动力获得的,投入卫生事业的每1卢布大约收回2~2.2卢布。
再如,在1963年使用麻疹疫苗以前,美国每年约有4百万麻疹病例,其中有4千例发生麻疹脑炎,有1/3麻疹脑炎患者出现智力障碍,约有400例患者死亡。从1963~1968年期间,由于使用麻疹疫苗(每剂约3美元),便防止了970万例急性病例,因而赢得了3200万个学习日、160万个工作日、55.5万个医院日,挽救了973条生命,防止了3244例智力障碍者的出现,使社会得到4亿2千3百万美元的收益。总之,应该看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要增加医疗卫生投资,促进“保健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第三,应该看到,多样化是未来社会的一大特征。托夫勒一再强调,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的特点(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集权化)不同,趋向于多样化。奈斯比特所指出的第十个大趋势也是:“我们从一个个人选择范围有限的非此即彼的社会迈入一个多种选择的社会”。
他在第五个大趋势“从集中转向分散”中也指出:“非集中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伟大促进剂”、“多样化这个词已成为适用于一切的俗语。”从医疗保健事业来看,我国卫生工作在多样化方面是突出于世界之林的,是一大优点。例如,我国在医疗人力方面有高、中、初三级,中级和初级的人数大大超过高级的。美国则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致力于培养中级医务人员,以避免是医务人员就必定要“医学博士”的浪费之弊。我国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在所有制方面有国家的、集体的和个体的三种方式,等等,都是多样化的表现,都是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今后,还要继续向多样化发展,例如,不仅要有医院、疗养院,而且要有相当数量的康复中心、育能院、老人病院以至安息院;不仅要有医院的病床,而且要大力发展家庭病床;就是医院也不一定都照一个模式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办得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各显神通;在发展康复系统时,要提倡国家办、集体办、个体办,也要有些高级的医务人员,但更多的是中级的或初级的。医疗护理工作作到“个体化”,因人而异也是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样化,确实可以促使医疗保健事业更迅速而有效地发展。
第四,应该看到,信息化社会对医疗保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信息社会的最主要特征是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就是系统化的信息。信息社会是智力密集的社会。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一些专家又估计目前是每3年增加一倍。现在每天有6000到8000篇科学论文发表,而且每隔20个月会增加一倍,所以人称当代为“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时代。对于我国医疗保健工作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知识不足和知识陈旧的问题,应该坚决杜绝非医务卫生人员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做医疗卫生工作,并尽快地解决过去由于这方面的失误而遗留下来的问题。
应该大力发展进修教育、在职教育、业余教育,使各级医师、医士、护师、护士和赤脚医生等都有知识获取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并应该提出严格的要求,要考核,要成为制度。应该大力解决在一些医疗卫生单位看不到新书、新刊的问题或有书、有刊没有人看的问题;大力提倡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应该改进各级医学情报机构的工作,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只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的,应该改变工作方向为本地区的特定需要服务,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信息中心。要作一些有独创性、能推动本地区医疗卫生工作发展的高质量的情报工作。从国家一级来说,要逐步建立医疗卫生方面的“电视数字通讯”以及用电话线与电脑连接可得到最新、最全的医疗信息的资料基地(“数据库”),为全国医疗卫生单位提供信息公用服务。
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经济时代,给广大医务工作是职业道德与个人经济利益的碰撞
消费者在药品与医疗消费方面缺乏足够的选择能力,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要想保证合理用药和药品价格的合理性,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是关键。从国际经验看,基本着眼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干预严格控制药品的生产许可、质量标准、使用范围和价格,二是切断医院、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之间的联系,实施医药分开。中国的医药体制改革却逆向而行。政府对药品生产许可、质量标准、使用范围及价格的管制日益放松,形成了药品产生和流通的过度竞争局面。与此同时,医院、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之间的联系却不断增强。其结果是:医院、医生与药商同流合污,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和使用药品,操纵药品市场,药品价格失控、低性价比药品驱逐高性价比药品、伪劣药品泛滥以及药品滥用等问题愈演愈烈。面对有关问题,近年来一个比较明确的改革措施是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图以此切断医生和药商之间的交易关系。以此作为政策重点的问题在于,药品流通方式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单纯通过流通体制改革,不可能全面解决药品使用与价格方面的混乱;更突出的问题在于,有关政策将招标采购的主体定位为医院。作为利益主体且作为医生个人利益的***同体,医院仍必然以其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选择,有关问题和矛盾不可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