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元景山
1. 元景山传文言文翻译
元景山传
元景山,字王缶岳,河南洛阳人。
祖父元燮,魏国的安定王。
父亲元琰,魏国的宋安王。
元景山小时即有气度,才能过人。
北周闵帝时,他随大司马贺兰祥进攻吐谷浑,因功拜授为抚军将军。
此后几次跟随大军征讨,累次升迁到仪同三司,赐爵为文昌县公,授为..川防守的主将。
后与北齐人大战于北邙,斩杀敌人的首级最多,因而加授他开府,后调任建州刺史,晋爵为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随北周武帝平北齐,每次作战均有功,授为大将军,改封为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赐他女乐一部,布帛六千匹,奴婢二百五十口,牛羊几千。
元景山代理亳州总管。
此前,州民王回洛、张季真等人,聚集亡命之徒,常常当盗贼。
亳州前后的长官都治不了他们。
元景山一到州,就追捕他们,回洛、季真等人挺身投奔江南。
捉拿了他们的几百个党羽,都杀了。
景山法令明肃,盗贼绝迹,亳州称为大治。
陈国人张景遵以淮南投降北周,被陈国将领任蛮奴所进攻,打破了他的几座军营。
元景山调谯、颍之兵援救张景遵,任蛮奴带兵退却。
元景山当候正。
北周宣帝继位后,元景山随上柱国韦孝宽经略淮南。
郧州总管宇文亮图谋不轨,率轻兵袭击韦孝宽。
韦孝宽窘迫,来不及摆阵,被宇文亮所追击。
元景山率铁骑三百出击,打败了宇文亮军,杀了宇文亮,传首于京师。
因功授为亳州总管。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领兵造反。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迟迥合谋,私下里用书信劝元景山造反。
元景山抓住他的使者,封好他的书信,送到丞相府去。
高祖很赞赏他,升他为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以郧州投奔陈国时,陈国派将领樊毅、马杰等人来增援。
元景山率轻骑五百赶去。
樊毅等人惧怕,抢掠居民而逃走。
元景山追击敌人,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与樊毅大战于漳口,两次交兵,都打败了樊毅军。
樊毅等人退兵据守曾瓦山镇。
凡是被司马消难所陷落的城邑,全部平定收复。
授元景山为安州总管,升任柱国,前后赏赐布帛二千匹。
当时桐柏山蛮人相聚为乱,元景山又打败了他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元景山为上柱国。
次年,大举讨伐陈国,以元景山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韩延、吕哲出汉口。
派上开府邓孝儒率劲旅四千,进攻陈国的曾瓦山镇。
陈国派其将领陆纶用水军来增援,邓孝儒迎战,打破陈军。
陈国将领鲁达、陈纪率部守..口,元景山又派兵打跑了他们。
陈国人很害怕,曾瓦山、沌阳二镇的守将,都弃城逃走了。
元景山将过长江,碰上陈宣帝去世,有诏书让他们班师。
元景山威名大震,很为敌人所惧怕。
几年后,因事被免职,去世在家里,时年五十五岁。
追赠他为梁州总管,赐他家缣彩一千匹,他谥号叫“襄”,他的儿子元成寿继承爵位。
2. 文言文《隋书 源雄传》翻译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被高氏杀害时,源雄逃跑了,改姓换名,西归长安。
周太祖见了,非常器重他,赐封他为陇西郡公。
以后跟随周武帝攻打齐国,因为有功,源雄被授予开府,改封为朔方郡公,并被拜为冀州刺史。
那时突厥族侵犯边境,朝廷于是就调遣源雄为平州刺史,以镇守边境。
不久,他检校徐州总管。
高祖做丞相时,尉迟迥谋反叛乱。
那时源雄一家长期居住在相州,尉迟迥暗地里用书信引诱他一同谋反,源雄始终不理会。
高祖送给源雄书信说:“你的妻子和儿女都在邺城,虽说与你暂且分开,但是只要铲除消灭了盗贼刁徒,你们一家团聚相会是不难的。
这以后,也不过是几十天的分离,晚些时候你们全家就能欢聚,不要因此而过度思念。
徐部这个大州县,是东南方的军事屏障,而且接近吴地敌寇,须特别安抚。
凭借你的雄才伟略,委任你镇守边塞的重任,好好地建功立业,你是不会辜负朝廷的委任的。”尉迟迥派遣他的将领毕义绪据守兰陵,席毗攻陷了昌虑和下邑两地。
源雄便派遣徐州刺史刘仁恩攻打义绪的部队,并调遣仪同刘弘、李琰一齐攻打席毗的军队,全部平定了叛军。
陈朝人看见中原多战事,派遣将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目侯、樊毅等侵犯江北,西面起自江陵,东面到达寿阳,许多民众也都起来响应,攻陷了沿江的许多城镇。
源雄与吴州总管于岂页、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打败了陈朝军队,全部收复了失地。
后来,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县叛乱,源雄派遣军队袭击并处死了曹孝达。
源雄晋升为上大将军,被拜为徐州总管。
几年后,调任怀州刺史,不久,升为朔州总管。
突厥族来侵犯扰掠,源雄就捕捉并斩处了他们,深为北方夷人所惧怕。
讨伐陈朝时,高祖下策书说:“啊!只有你上大将军、朔方公源雄,才识高明,判断正确,而且作风迅奇,果敢坚毅。
以前掌管徐部这个地方,当时遇到反贼造反,在马邑就已立下了军功,并安抚了北方的少数民族。
你的奇谋断绝了外寇入侵的忧患,拔剑平息了境内刀兵的骚扰。
沙漠以北的地方,都承受了你的恩德,吕梁之间的百姓,没有人不感怀你的恩惠。
只是江淮这小地方,陈固僭越叛逆。
你现在率领正义的军队,到东南方去清除他们,因此就任命你为行军总管。
你就去吧!”于是跟从秦王杨浚前往信州。 等到平定了陈地,因为军功,源雄晋升为上柱国。
高祖赐封他的儿子源崇为端氏县伯,源褒为安化县伯,赏赐布帛五千段,继续镇守朔州。
过了两年,源雄向皇上上表请求退休,被征召回到京城,最后死在家里,时年七十岁
3. 文言文阅读 源熊,自世略,西平乐都人也源雄,字世略,西平乐都人也。祖怀、父纂,俱为魏陇西王。雄少宽厚,伟姿 仪。在魏起家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属其父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 西归长安。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 方郡公,拜冀州刺史。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未几,检校徐州总 管。
及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时雄家累在相州,迥潜以书诱之,雄卒不顾。高祖 遗雄书曰:“公妻子在邺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今日已后,不过数 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徐部大蕃,东南襟带,密迩吴寇,特须安抚。藉公 英略,委以边谋,善建功名,用副朝委也。”迥遣其将毕义绪据兰陵,席毗陷昌虑、下邑。雄遣徐州刺史刘仁恩击义绪,仪同刘弘、李琰讨席毗,悉平之。
陈人见中原多故,遣其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樊毅等侵江北,西 自江陵,东距寿阳,民多应之,攻陷城镇。雄与吴州总管于顗、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悉复故地。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 进位上大将军,拜徐州总管。后数岁,转怀州刺史,寻迁朔州总管。突厥有来寇掠, 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
伐陈之役,高祖下册书曰:“於戏!唯尔上大将军、朔方公雄,识悟明允,风 神果毅。往牧徐方,时逢寇逆,建旟马邑,安抚北蕃。嘉谋绝外境之虞,挺剑息韦 韝之望。沙漠以北,俱荷威恩,吕梁之间,罔不怀惠。但江淮蕞尔,有陈僭逆,今 将董率戎旅,清彼东南,是用命尔为行军总管。往钦哉!”于是从秦王俊出信州道。 及陈平,以功进位上柱国。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 朔州。二岁,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七十。
子崇嗣,官至仪同。大业中,自上党赞治入为尚书虞部郎。及天下盗起,将兵 讨北海,与贼力战而死,赠正议大夫。
4. 今吾岂宜婵时之劳,而废古万世之利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
翻译,今日我岂能贪一时的功劳,而破坏古人留下的万世利益?
出自《许君行壮》
原文: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5. 文言文宋史.李孝寿传的翻译宋朝人李孝寿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有个举子受到仆人欺凌,心里很愤怒,准备好讼状想到开封府控诉,后经同行的另一个书生劝阻才作罢。
后来一时兴起,拿出诉讼状,模仿李孝寿的笔法写上判决:“不必审查,罚打二十大板。”但是并没有真打。
第二天,那个仆人拿着这张讼状到府衙,控告主人模仿府尹大人的判决,私自用刑。李孝寿把那个举子叫来问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以后,勃然大怒,说:“这样的判决正合我的想法。”
当场就责罚了那仆人二十大板。[痛快!]并命令他向主人道歉。
此举使得当时都城里数千个仆人,没有一个敢再放肆。宋元献公(宋朝人,本名庠,字公序,卒谥元献)辞去丞相之职,镇守洛阳。
有一个举人行李中有漏税的东西,竟被自己的仆役检举控告。宋庠说:“举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谁没有携带行李的?不可重罚。
但是奴仆控告主人,此风不可断长!”他只把举人送到税务院去加倍缴税,那名仆役则被处以杖罚。
6. 诗经殷武翻译与赏析译文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扫荡荆楚统治领土,成汤子孙功业建树. 你这偏僻之地荆楚,长久居住中国南方.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殷王实为天下之长. 上帝命令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每年按时来朝来祭,不受责备不受鄙夷,好好去把农业管理. 上帝命令殷王监视,下方人民恭谨从事.赏不越级罚不滥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君王命令下达诸侯,四方封国有福享受. 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武丁有着赫赫声名,他的威灵光辉鲜明.既享长寿又得康宁,是他保佑我们后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寝庙落成神灵安恬.鉴赏《殷武》一,是《商颂》的最后一篇,也是《诗经》三百零五篇的最后一篇,《毛诗序》所作题解为“祀高宗也”,谓其为商人祭祀歌颂殷高宗武丁之诗.但魏源本三家诗之说,云:“春秋僖四年,公会齐侯、宋公伐楚,此诗与《鲁颂》‘荆舒是惩’,皆侈召陵攘楚之伐,同时同事同词,故宋襄公作颂以美其父(桓公).”(《诗古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以为“魏说为此诗定论,毛序之伪,不足辨也”.然吴闿生《诗义会通》云:“考《商颂》五篇,皆盛德之事,非宋之所宜有,且其诗有‘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等语,此复非诸侯之事,是序说无可疑者.”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指出:“或疑商时无楚,……殊不知《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楚即南荆也.……又况《易》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与此诗‘深入其阻’者合.鬼方,楚属国也.”其辨甚核,当从之. 殷高宗作为成汤之后的一代中兴之主,《史记·殷本纪》载有他的业绩:“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亦作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成驩(欢),殷道复兴.” 这首《殷武》诗的主旨,就在于通过高宗寝庙落成举行的祭典,极力颂扬殷高宗继承成汤的事业所建树的中兴业绩. 全诗***六章,一、四、五章章六句,二、六章章七句,三章五句.前五章写殷高宗武丁中兴之事,最后一章写高宗寝庙落成的情景. 这首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是各章都有它描写的侧重点.第一章言武丁伐楚之功.“挞彼殷武,奋伐荆楚”二句,表现了武丁对楚用兵的勇猛神速.“罙(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写出武丁的军队是在突破险阻中取得节节胜利.“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特别点明武丁之所以能征服荆楚之地,那是因为他是成汤的后世子孙,理应有所作为.第二章写武丁对荆楚的训诫.“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向)”二句,从荆楚所处的地理位置,指出它理应俯首听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是以成汤征服氐、羌的先例来告诫荆楚归服,可谓是“刚柔并举”.第三章只有五句,可能有脱文,是写四方诸侯来朝.说殷武丁秉承“天命”统治诸侯,因之诸侯入国朝见天子、在封地勤治农事,都是他们应尽的职守.第四章,进一步申述武丁是受“天命”的中兴之主,人民百姓只能安分守己,按商朝的政令行动.第五章,写商朝的国都西亳地处中心地带的盛况,这里曾是中兴之主殷武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地方,故特别用“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两句诗来渲染它,而武丁在位长达五十九年,说他“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并不过分.末章描写修建高宗寝庙的情景,用“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两句诗作比兴,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有象征意义,象征殷武丁的中兴业绩垂之不朽. 这首诗在用韵上也有其特色.第一章句句用韵,“武”、“楚”、“阻”、“旅”、“所”、“绪”同叶鱼部韵;第二章除“维女荆楚”一句不用韵,其余句句用韵,“乡”、“汤”、“羌”、“享”、“王”、“常”同叶阳部韵;第三章句句用韵,“辟”、“绩”、“辟”、“适(谪)”、“解(懈)”是锡支通韵;第四章句句用韵,前后换韵,“监”、“严”、“滥”、“遑”是谈阳合韵,“国”、“福”叶职部韵;第五章句句用韵,前后换韵,“翼”、“极”叶职部韵,“声”、“灵”、“宁”、“生”叶耕部韵;最后一章句句用韵,“山”、“丸”、“迁”、“虔”、“梃”、“闲”、“安”叶元部韵.由于末章用元韵一韵到底,颇能渲染出宗庙落成的喜庆气氛.。
7. 元赵孟頫书洛神赋的作品内容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穠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61303130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