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关于经济政策的提案解读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1.多措并举,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一是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企业家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二是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打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家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围绕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关键环节,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二是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等对接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加强公***媒体涉企政策宣传,及时向市场传递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政策导向。四是各级政府加大对涉企政策的学习、研究和落实力度。五是推进民企纾危解困行动。

3.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是适度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对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特别是机器设备,允许选择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办法。二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加快推进简并二档税率、放宽留抵退税条件、扩大增值税进项抵扣等政策优化。三是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继续给予税收优惠,适当延长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四是科学制定鼓励民企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进一步梳理和精简收费清单目录。

4.有效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一是鼓励商业银行推出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短、小、急、频”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营经济扩大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四是完善民营企业征信系统。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大学 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 商学院教授杨德才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提案》。

民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近年来,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民营经济发展盘桓不前,则是不争的事实。”杨德才表示,这既与变化了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有关,更与政策环境有关。

那应该如何更好促进疫情常态化下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呢?

记者注意到,在杨德才的提案中,其将“精准制定政策机制,高效促进政策落地,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放在建议首位,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秉持‘问题导向’‘发现痛点’原则,充分了解和听取企业家实际需求,让涉企政策更接‘地气’”。

杨德才同时认为,还需要“推动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效落地,权威公布涉企政策清单,拓宽宣传申报渠道,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度。精简政策兑现环节,加强政策执行跟踪,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同时要“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修订阻碍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

除此之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联系服务制度”“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

如在“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完善风险化解措施”的建议中,杨德才认为:“一是继续开展‘阳光减负’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减负降本和清废放权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项减负举措落地情况跟进督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加强‘银商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逐步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杨德才认为,通过“推进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量身打造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服务产品”。

杨德才还认为,同时需要“对优质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支持开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设立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防范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对主业经营良好、暂时性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保障合理的资金需求;对正常还本付息企业,不得随意停贷、抽贷、压贷、断贷,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授信条件”。

而“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人才吸引力”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其认为,可通过“加强谋划布局,根据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中小微企业园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宽松环境”等加快建议落地。

杨德才最后表示,在“加大人才政策力度外,更要满足人才对就医、子女就学、创新平台建设、生活休闲、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等更高层次需求,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