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只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能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特性外,在宏观调控上,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要求通过宏观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要求通过宏观调控来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如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等。第二,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等问题,是市场解决不了的。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它无力解决社会问题。第三,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都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要协调整个经济的运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发展目标,选择经济发展的重点,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责任;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还必须为本国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的基础之上。第二,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够促使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同时也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把增加就业作为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价格的紊乱,必然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注意采用综合、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它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健康和平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基本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必须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其主要形式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经济手段是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其主要形式有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法律手段是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必须注重运用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货币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利率等政策组成,其主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由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等政策组成。收入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分配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必须进行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税收监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我国当前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特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三次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历过三次宏观调控:20世纪80年代末的宏观调控,以“治理整顿”为标志;90年代实行宏观调控之后,经济走入了通货紧缩;2004年实行的第三次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走出困局稳步发展。
2.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是在“投资热消费不热”的局部过热、“物价温和可控”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继而导致“大落”的“预调”。因此,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宏观调控重点明确,措施有力,主要解决部分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和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两个问题。看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抑制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其他由此所引发的侵占土地严重、贷款投放过多、部分上游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等问题,相应地就会迎刃而解。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综合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也十分明显。
第二,宏观调控不是单纯的紧缩,而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是结构性的调整。“有保有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抑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的同时,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二是在过热行业内部,压的是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保的是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
第三,宏观调控松紧适度,不搞“急刹车”和“一刀切”,既要解决问题,又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强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等措施的出台都是有节奏、按步骤稳妥推进的。从调控手段的运用看,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财政、货币政策相互搭配,财政政策由前几年的积极取向逐渐向中性方向转变,货币政策转向适度从紧,在调控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四,宏观调控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着眼长远,标本兼治。近年来,各领域的改革不仅没有停步,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这其中包括粮食流通体制、投资体制、税收制度、金融体制等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相结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
第五,宏观调控不仅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更触发了人们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着重要把握的是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加强宏观调控的全部意蕴,就在于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是中央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