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元以宽仁失天下。是这样吗?

这话朱重八确实说过。

《明太祖宝训》

《明史纪事本末》

朱重八虽然文盲出身,但是能够成为一方军阀进而成为开国皇帝,没有学习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朱重八也有让知识分子当私人教师的习惯,这一点和同样出身底层的石勒颇有相似之处。我认为,这是朱重八通过学习历史对元朝兴亡教训的总结,而且得出要治以刚猛的结论。

传统意义上,元朝这个宽是对官吏宽,其实也不假,元朝由于分封制得传统有大量相当于土皇帝的贵族,先不说蒙古贵族,享受蒙古待遇的汉军世侯就一大堆,一砖头下去都能砸死不少。而且同样是蒙古传统的问题,元朝对基层得控制力度并不强,对于地方的治理依赖于民间自治,你也可以理解为社区自治。虽然看似超前,但是自治和当时的中国格格不入,因为中国古典时代都是官府强势控制社会,而元朝这种基层自治的玩法就造成了政府缺位的问题,也为元末天下大乱埋下了导火索。比如,因为官府缺位给了诸如白莲教等邪教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元朝的宽体现在方方面,可以简单得归类总结一下。

律法宽

《大哉乾元?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元朝对老百姓的反抗都是惩罚几个带头的,剩下的关着关着都放了。

《春明梦余录》和《草木子》都有相同的记录,即死刑犯并不处决,任其老死于狱中。这其实是历朝历代慎杀观念的体现,元朝堪称是极致。

天下死囚,审谳已定,亦不加刑,皆老死于囹圄。自后惟秦王伯颜出天下死囚,始一加刑,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斩戮,及见一死人头,辄相惊骇。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

《中国历代酷刑》中提到,元朝禁止官府在断案时候拷打犯人,要对犯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其自己认罪,各种惨酷之刑都应该禁止。

《元史刑法志》中有这么一段:世祖谓宰臣曰: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杀,汝勿杀,必迟回一二日乃覆奏。宋濂的点评是这样的,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检也。这段说白点是酱婶儿的,元朝刑法仁厚,重视教化,但是起不到震慑作用。

宋濂的点评算是对元朝律法宽的一个盖棺定论,律法过于宽松完全起不到震慑作用,对国家无益。因为律法轻最终结果就是民不畏法,后果就是老百姓丧失了对皇帝,对朝廷的敬畏,进而就是天下大乱。

赋税轻

元朝的赋税是出了名的轻,对此可以看看历史记录。

《送汤潜庵巡抚江南序》

自唐以来,江南号为殷富。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自明初没入张氏故臣及土豪田,按其私租籍征之,亩至八斗,而民始困。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非治有升降,田赋轻重使然也。

《国榷》

又其时赋税甚轻,徭役极省,侈汰狂惑,酿成臃肿之势,于是群盗叠起,几遍天下。

《云间拒木抄》

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这个貊道是孟子说的,收税二十取一就是貊道,就是蛮夷之道。因为赋税太轻不利于建立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不利于朝廷对社会进行严密的掌控,国家早晚会出问题。

社会风气宽松

元朝的蒙古大汗由于见多识广,所以对儒家并不是特别重视,并没有以儒家作为指导思想,而仅仅是用在了教化人心方面,所以儒家知识分子大多寄情山水,写写文章发发牢骚,这帮身无一技之长的废物也就会这点,和今天的人形蛋白质差不多。

根据《至正直记》,有个文人写诗发牢骚被仇家告发,说他怀念南宋,讪谤朝廷。礼部的回复是酱婶儿的: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讪谤,倘使讪谤,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这点可以对比一下明初捕风捉影的文字狱,别说发牢骚,就是拍朱重八的马屁都能给剁了。

而且元朝对于遗民也十分宽容,任由遗民各种诋毁污蔑朝廷而不管,比如说说九儒十丐的郑思肖各种讪谤皇元依然活蹦乱跳,还挺长寿,这可真是祸害留千年的节奏。反而明初元遗民大量为元朝殉节,就因为朱重八定了一条规矩: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者,诛其身而灭其家。所以元遗民为了坚守对故国的忠贞,以自杀的方式对抗朱重八的征召。话说,历史上向元遗民这么忠贞的群体,也就是清遗民能与之相提并论。另外,元遗民汉族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

综合上述三点,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元朝实在是太宽松。但是有句话说的好,物极必反,太宽松并不是好事,容易让社会失去对君主、对朝廷的敬畏。这时候,宽松就变成了宽纵。比如元末天下大乱,就是元朝因为过于宽松而无法掌控全国的资源,导致元朝对鼠疫、洪水等天灾赈灾不力。再加上天灾摧毁了元朝的民间自治体系,以及白莲教等邪教作妖,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各路军头纷纷抢占大乱之下的权力真空,最后就是元惠宗不得不看地方的脸色过日子,这时候元朝已经和灭亡没啥两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重八总结元朝兴亡的教训时会说,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