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不满三年离职公司要求赔1万违约金怎么办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既然涉及到权利和义务,往往就会牵涉到因合同履行缺失而造成的侵权后果。特别是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劳动者,当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或赔偿金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单位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下面我们详细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法律问题。
一、劳动者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形
在法律上,只有两种情况用人单位是可以向劳动者主张违约金的。1服务期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对于此类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6条第二款进一步作出了细化: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案例1 劳动者A为B学校教师。入职1年后,B学校安排A公费到国外其他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培训费用为7万元),并与他签订了服务期协议。协议约定A回国后必须为学校服务满5年才能离职,如果违约必须承担违约金10万元。 培训后A回到单位工作1年后向B学校提出辞职。于是B学校要求A支付违约金10万元。 法院认为,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而且要按服务年限进行折算。虽然A在服务期内由于个人原因离职,其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支付违约金。但是,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过了实际支付的培训费用,公司只能按实际支付的培训费来确定违约金数额。 建议 关于服务期内离职的违约金数额,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并非用人单位要多少就给多少。因此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形应当要求公司对实际培训费用进行举证。如果对方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至法院也不用害怕,可以委托律师积极应诉,依法减少自己的赔偿数额。2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案例2 劳动者A应聘进入B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岗位,双方签订了一份竞业限制协议,其中第九条约定:“双方同意本协议规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为自双方劳动关系终止之日二年”。入职三年后A离职。A离职后,B公司发现A注册了某公司,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公司经营项目与B公司相同。B公司认为A的上述行为已构成违约,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B公司与A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所约定的竞业禁止条款,没有约定竞业禁止经济补偿金,因此可以认定,该竞业限制协议中的竞业禁止条款对A不具有约束力,即使A从原告公司处离职后自营其同类业务的行为违反了该竞业禁止义务,被告亦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建议 劳动者在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要看好协议具体内容,特别是协议中是否有关于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条款。除此之外,对于竞业协议的期限,法律也有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两年。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大家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期限超过两年,或者没有进行经济补偿的条款,那么这份竞业禁止协议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因此,并不是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就有法律效力,如果大家遇到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违约金要求,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解决。 二、劳动者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劳动者需要向单位支付赔偿金的情形与前文提到的违约金其实并不完全相同。违约金往往会体现在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竞业限制协议里面,以文字的形式具体约定违约情形和违约金数额。而其他需要劳动者赔偿的情形,往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及案情来确定。 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可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采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劳动者存在“过错”,也即应当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存在过错,即劳动者有违法或违约行为;第二、用人单位存在损害事实,即劳动者的违法或违约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的损失;第三、用人单位的损失与劳动者的过错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全部具备的情形下,劳动者才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 1、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劳动合同由于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而被认定为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4、劳动合同因劳动者的原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5、劳动者与前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尚未终止或解除,又与其他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给前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案例3 A公司与劳动者B签订劳动合同,A公司聘用B从事驾驶员工作。某日B驾驶A公司的客车发生交通事故,最终交警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由于B属职务行为,由A公司负责赔偿,A公司赔偿后要求B赔偿10万元,双方对此发生争议。 法院在审理时认为,劳动者B、A公司对本案所涉交通事故均有过错,劳动者重大过错对用人单位造成直接损失的责任,主要仍应归因于劳动风险、安全教育、管理措施、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与劳动者过错的结合,故依约依法即使应由劳动者承担责任的,其亦应承担小部分。 建议 本案是典型的因劳动者重大过失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虽然B对于本次交通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具体该赔偿多少却要根据实际的损失情况、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情况等多方因素来判断。因此劳动者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应诉,针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赔偿意见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指出对方赔偿数额不合理的部分,进而帮助劳动者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赔偿数额。三、关于赔偿金常见的法律问题
1劳动者以什么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因自身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损失额确定后,劳动者直接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2、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报酬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一次性付清赔偿金。2服务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但无需支付违约金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包括以下情形: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建议 如果大家在工作中正处于服务期内,对于公司的一些行为感到不满,但又不知道此时离职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此时可以先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再做决定。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服务协议未约定违约金,劳动者可以不支付
在前文我们提到,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由此可见,违约金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结果,即违约金的支付是以双方有明确约定为前提,如果未予约定,用人单位无权要求离职的劳动者给付违约金。4劳动者辞职应遵守法律规定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现实中最常见的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现象就是,劳动者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比如试用期内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结束转正后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是要进行赔偿的。 建议 在辞职前,劳动者一定要按照法律规范提出离职,避免操作不规范而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但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主张赔偿是要针对实际损失进行举证的,并不是用人单位说赔偿多少就赔偿多少,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四、浩云小结
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和赔偿的情况,因此大家在工作应当积极遵守法律及公司制度。但由于每个人、每起案件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赔偿多少,怎么赔偿,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等都是要具体分析的。因此,劳动者在面临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或损失赔偿时也不用害怕,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的帮助,在法定范围内将自己的损失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