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勋文言文

1. 文言文阅读宋史荆罕儒传

《宋史·荆罕儒传》原文及译文——翻译1、原文:荆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无赖,与赵凤、张辇为群盗。

晋天福中,相率诣范阳,委质燕王赵延寿,得掌亲兵。开运末,延寿从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汉初,改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周广顺初,为率府率,奉朝请,贫不能振。

显德初,世宗战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骁勇士。通事舍人李延杰以罕儒闻,即召赴行在,命为招收都指挥使。

会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敌境。罕儒令人负束刍径趋太原城,焚其东门。

擢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从平淮南,领光州刺史,改泰州,为下蔡守御都指挥使兼舒、蕲二州招安巡检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盐城两监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为团练使,赐金带、银器、鞍勒马。

六年春,军吏耆艾诣阙请留,恭帝诏褒之。建隆初,升郑州防御,以罕儒为使,改晋州兵马钤辖。

罕儒恃勇轻敌,尝率骑深入晋境,人多闭壁不出,虏获甚众。是年冬,复领千余骑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刘钧遣大将郝贵超领万余众袭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监、毡毯副使阎彦进分兵以御贵超。

罕儒锦袍裹甲据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闻彦进小却,即上马麾兵径犯贼锋。并人攒戈舂之,罕儒犹格斗,手杀十数人,遂遇害。

刘钧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闻其死,求杀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勋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团练使王继勋为率府率,阎彦进为殿直,斩其部下龙捷指挥使石进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轻财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岁入钜万,诏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其数。

有供奉官张奉珪使泰州,自言后唐张承业之子。罕儒曰:「我生平闻张特进名,幸而识其子。

」厚加礼待,遗钱五十万,米千斛。罕儒虽不知书,好礼接儒士。

进士赵保雍登科覆落,客游海陵。罕儒问其所欲,保雍以将归京师,且言缘江榷务以丝易茗有厚利。

罕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丝,得四千余两,尽以与之。然好勇善战,不顾胜负。

常欲削平太原,志未果而及于败,人皆惜之。罕儒兄延福。

延福孙嗣。《宋史·荆罕儒传》原文及译文——翻译2、译文:荆罕儒,翼州信都人。

父亲荆基,官任王屋令。荆罕儒年青时不修德行,和赵凤、张辇一起做盗匪。

后晋天福年间,他们相伴来到范阳,投靠燕王赵延寿,掌管赵延寿的亲兵。开运末年,刘延寿随契丹国君耶律德光攻入汴州,暂时任命荆罕儒为密州刺史。

后汉初年,改任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后周广顺初年,官任率府率,可以参加朝会,生活却穷困难当。

显德初年,后周世宗皇帝大战于高平,杀了不听命令的将领,就寻求骁勇善战的人。通事舍人李延杰推荐了荆罕儒,世宗皇帝使召荆罕儒赶来相见,任命他为招收都指挥使。

会战太原时,世宗命荆罕儒率领三千步兵先进入敌境。罕儒下令士兵背负物资走小路急攻太原,焚毁太原东门。

因战功被提升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承受世宗平定淮南,被任命为光州刺史,后又改任泰州刺史,又任下蔡守御都指挥使,兼任舒、蕲二州招安巡检史。

显德四年,泰州刚被攻下,荆罕儒真正官拜泰州刺史,兼任海陵、盐城两监屯田使。第二年三月,世宗驾临泰州,任命荆世罕为团练使,赐下金带、银器、鞍勒马匹。

显德六年春,军吏长者拜见皇帝请求让荆罕儒留任泰州,后周恭帝下诏表彰他。北宋建隆初年,荆罕儒升任郑州防御,以荆罕儒为防御使,又改任晋州兵马钤辖。

荆罕儒自恃勇武过人轻视敌人,曾经率骑兵深入后晋境内,敌人大多闭城不出,荆罕儒率部掠获很多。这年冬天,荆罕儒又带着一千多骑兵抵达汾州城下,焚毁晋军草场,领军扬长而去。

傍晚时荆罕儒率军在京土原扎营,刘钧派大将郝贵超带领一万多兵马来攻打荆罕儒,黎明时到了京土原。荆罕儒派都监、毡毯副使阎彦进分兵抵挡郝贵超。

荆罕儒身着锦袍披盔甲坐在胡床上鼓舞士气,正割着羊腿大吃,听说阎彦进所部稍有退却,立即上马率兵径直攻向敌军。多名敌军一起拿弋攒击他,荆罕儒仍然力战不休,亲手杀死十几人,就这样遇害了。

刘钧一直害怕荆罕儒的勇武,一直想活捉他,等到听说荆罕儒的死讯,就找出杀死荆罕儒的人,把他们杀掉了。宋太祖为荆罕儒的死痛惜不已,提拔他的儿子荆守勋为西京武德副使。

就追索京土原之战上不拼命作战的人,贬慈州团练使王继勋为率府率,阎彦进为殿直,斩杀荆罕儒部下龙捷指挥使石敬德等二十九人。荆罕儒轻财物好施助于人。

在泰州时,有海盐收益,年收入惊人,皇帝恩准他收八成的盐税,仍然不够他用。家中财货收入有记录,用出去的却不计数目。

曾经有供奉官张奉珪出使泰州,自己说是后唐张际业的儿子。荆罕儒说:“我一生只听说张特进的大名,终于有幸认识了他的儿子。”

优厚地款待他,送他五十万钱,一千斛大米。荆罕儒不识字,却喜欢礼遇儒士。

进士赵保雍科考落榜,游经海陵。荆罕儒问他的打算,赵保雍告诉打算回京城去,还说缘江榷务(官署名)中用丝绸换茶叶有丰厚利润。

荆罕儒立马召来管仓库的仆人,叫他打点仓库中丝绸,有四千多两,。

2. 文言文阅读 宋史·何继筠传

荆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无赖,与赵凤、张辇为群盗。

晋天福中,相率诣范阳,委质燕王赵延寿,得掌亲兵。开运末,延寿从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汉初,改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周广顺初,为率府率,奉朝请,贫不能振。

显德初,世宗战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骁勇士。通事舍人李延杰以罕儒闻,即召赴行在,命为招收都指挥使。

会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敌境。罕儒令人负束刍径趋太原城,焚其东门。

擢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从平淮南,领光州刺史,改泰州,为下蔡守御都指挥使兼舒、蕲二州招安巡检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盐城两监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为团练使,赐金带、银器、鞍勒马。

六年春,军吏耆艾诣阙请留,恭帝诏褒之。建隆初,升郑州防御,以罕儒为使,改晋州兵马钤辖。

罕儒恃勇轻敌,尝率骑深入晋境,人多闭壁不出,虏获甚众。是年冬,复领千余骑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刘钧遣大将郝贵超领万余众袭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监、毡毯副使阎彦进分兵以御贵超。

罕儒锦袍裹甲据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闻彦进小却,即上马麾兵径犯贼锋。并人攒戈舂之,罕儒犹格斗,手杀十数人,遂遇害。

刘钧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闻其死,求杀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勋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团练使王继勋为率府率,阎彦进为殿直,斩其部下龙捷指挥使石进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轻财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岁入钜万,诏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其数。

有供奉官张奉珪使泰州,自言后唐张承业之子。罕儒曰:「我生平闻张特进名,幸而识其子。

」厚加礼待,遗钱五十万,米千斛。

3. 南安名称由来泉州南安的历史由来,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析侯官县置东安县,县治在今丰州.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隶属晋安郡.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治所在今丰州镇,领晋安等三县,辖今之厦门、莆田、泉州、漳州一带.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辖地为今泉州市(德化除外)、莆田市、厦门市的大部分及长泰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州治在今丰州镇,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丰州下辖莆田、南安、龙溪三县.贞观元年(627)丰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嗣圣初年(684)分出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南安县城丰州为武荣州治(故南安又别称武荣).久视元年(700)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州治迁往县东南十五里处(今鲤城),下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流四县.景云二年(711),泉州改为闽州(治设今福州),武荣州改称泉州(治设今福州).开元六年(718),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西南四乡置大同场.长庆二年(822),析南安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咸通五年(864),析南安西二乡置小溪场.乾符三年(876)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后改武胜场、武安场).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桃林场为桃源县(938年改为永春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小溪场为清溪县(1121年改为安溪);升武安场为长泰县.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泉州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九月,王继勋以泉州降南唐,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清源军因有场升县增至辖有九县:南安、晋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宋乾德二年(964年),隶属由清源军改为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占据闽南,乃复为泉州,属威武军.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属福建路,南安隶焉.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泉州路总管府,下辖南安等七个县.大德元年(1297年)改福建行省为平海行中书省.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南安仍隶泉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县升为直隶州,辖有德化、大田二县.南安仍与晋江、惠安、同安、安溪等县合为泉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南安属南路道(民国3年属厦门道).民国14年,废道,南安直属福建省.民国23年,南安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属第四区.1931年,县治曾迁于洪濑两个月,后又迁返丰州.1937年7月(一说1937年初)县治迁县治迁往溪美. 1949年8月14日南安解放,先后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1949年9月起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至1967年中,公署先后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区专员公署、晋江专区专员公署,南安分别隶属之.1967年中至1985年底,南安分别隶属于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晋江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月以后,南安隶属泉州市人民 *** .)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南安撤县设市(县级),以原南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南安市的行政区域.同年10月16日,南安市 *** 正式挂牌成立.南安市由福建省直辖,委托泉州市代管. 丰州古城,系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南安知县夏汝砺为防倭寇而筑.筑城之前,环城植柳为界,故别称“柳城”.县治迁溪美后,溪美别称沿用“柳城”. 宋时南安分为八个乡,下辖三十一个里.八乡即唐安、从政、德教、怀德、金鸡、归墓、唐兴、太平.元朝改"乡里"为"都",全县设46都;明洪武年间,城内设三坊,城外缩为44都(即六、七都合一,九、十二都合一);明万历年间又恢复46都.清朝沿用明制. 民国初期,沿用清朝的乡、里、都的区划.民国17年,实行区乡(镇)制,划为4区45乡(镇).民国23年划为10区、336保、3379甲.民国25年划为4区53联保.民国31年实行区乡镇制(设四区).民国35年,实行县辖乡镇制,设30个乡镇(其中9个镇). 1949年9月,全县划分11区,辖30乡镇.1950年4月,撤销金门县工委,所属大嶝区划归南安县,增至12区.1951年10月,乡镇细划,增至191个乡镇.1952年8月,调整为19区、207乡镇.1955年10月,全县重划为16区、213乡、6镇.其后尚有多次变动,如撤区并乡;成立公社;恢复(后又撤销)区公所. 1958年,公社化期间,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烧厝、京墉,岐山点的新浦、延陵、坂头、岐山、东边、黄石头、金浦、大锦田、华岩,浮桥街头等地划归泉州市(今鲤城区及丰泽区)管辖.1960年,组建晋江县国营紫帽山农场,又将官桥镇的紫星和霞茂等大队划归农场.1971年1月,将大、小嶝及莲河划归同安县. 1981年划22个公社、1个镇.1985年辖11镇11乡.1988年辖15镇7乡,7个国营农、林、茶场.1992年辖20镇2乡. 1997年,南安市面积2032.5平方千米,人口142.5万,辖溪美、仑苍、英都、诗山、码头、梅山、洪濑、丰州、官桥、水头、石井、美林、金陶、罗东、康美、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

4. 马仁瑀全文翻译

《宋史·马仁瑀传》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 汉乾祐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愿隶帐下,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又从平三关。恭帝嗣位,诏从太祖北伐。 初以佐命功授散员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俄迁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又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扶州团练使。从平泽、潞,以功领常州防御使,改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二年,改领岳州防御使,俄又移领汉州。 初,诏仁瑀等领荆湖诸郡,不数岁,复其地。至是,将征蜀,又诏领川、峡诸郡,遂平之。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王继勋以后族骄恣,凌蔑将帅,人皆引避。独仁瑀词气不相下,尝攘臂欲殴之。会帝将讲武郊外,遂欲相图,各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太祖密知之,诏罢讲武,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 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驾还,仁瑀归治所。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敛具。太平兴国初,移知辽州。四年,车驾征太原,命仁瑀与成州刺史慕容超、飞龙使白重贵、八作使李继升分兵攻城。及征范阳,命仁瑀率禁兵击契丹于卢龙北,契丹兵奔溃。师还,迁朔州观察使,判瀛州事。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手下有位名叫马仁瑀.的名将,他武艺高强,为宋太祖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北宋初年,为了加强地方的控制,马仁瑀被派往赢(今山东莱芜县)任防御史。 马仁瑀的哥哥早亡,留下一子由他抚养。因马仁瑀.忙于征战,对侄儿疏于管教,孩子又仗着叔父是当朝大官,平日行为放荡,为非作歹。一天,他由一酒店狂吃滥饮而出,乘着酒兴,平白无故地将一个过路青年打死,被在场一些抱打不平的人扭送到了县衙。 马仁瑀的一个部下得知此事,连忙跑到被害青年家里,威吓死者的父亲说:“打死你儿子的,是防御史马大人的侄子,你不如识时务些,就说你儿子是误伤而死。这样马大人的侄子不但减轻了罪责,你还能得到一笔赏钱。”在威胁利诱下,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竟答应了。 马仁瑀早就为侄儿不肖而气恼,这次闻知侄子打死人命后,不由怒不可遏。他先令人将为他“帮忙”的那个部下找来,斥责道:“我侄子之所以往日为非作歹,无法无天,就是妄图倚仗我的权势,逃脱法律制裁。你让受害者父亲编造谎词,包庇纵容杀人凶手,就是罪上加罪。再说,朝廷派我在这地方做防御史,为的是国家能够统一,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我怎能为了自家的私情而滥用职权呢!”说罢他当即派人到司法部门传达了他的意见:“依法办案,杀人偿命!” 侄子被处死后,马仁瑀派人为老人妥善地料理了儿子的丧事及老人今后的生活。

5. 五代十国时的李仁达是怎样一个人物

李仁达(?-947年),又名李弘义 、李达 、李孺赟 ,光州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将领,曾割据福州地区。

[编辑] 投奔王延政

李仁达在闽国担任元从指挥使十五年,而没有得到升迁,至闽主王曦时,叛奔建州投靠王延政,王延政任为大将。到朱文进弑王曦,李仁达叛奔福州,向朱氏陈取建州之策。朱文进厌恶其为人反复,把他送往福清黜居。

[编辑] 背叛王氏

闽国皇帝王曦被部将朱文进,连重遇所弑,不久两人又被林仁翰所杀,林仁翰想迎立富沙王王延政,945年,王延政派其子王继昌到福州镇守.

李仁达因曾背叛王延政,担心王会报复,又见南唐己经攻击王延政,于是对黄仁讽等说:

"今唐兵乘胜,建州孤危。富沙王不能保建州,安能保福州!昔王潮兄弟,光州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况吾辈乘此机会,自图富贵,何患不如彼乎!" 联合陈继珣,黄仁讽等人谋杀王继昌,夺取福州政权。

仁达欲自立,又恐众心不服,于是拥立雪峰寺僧人卓俨明为帝。李仁达自任为六军诸卫事。

延政闻福州发生兵变,将黄仁讽一家灭族,命统军使张汉真领水军五千,会同漳、泉兵讨伐卓俨明,李仁达。

后来李仁达知悉陈继珣,黄仁讽有异心,把他们诛杀,因此兵权尽归仁达

[编辑] 背叛南唐

李仁达不久杀卓俨明和俨明之父,自称为威武留后,李仁达和南唐通好,南唐封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改其名为李弘义.李仁达又派使者向后晋进贡。

当南唐攻灭王延政后,召仁达入朝,仁达不从,南唐出兵讨伐,仁达于是和南唐决裂,自称威武留后,权知闽国事,更名李弘达,又向吴越称臣,请求吴越援助,再改名为李达,和吴越援军一起抵抗南唐的进攻。

[编辑] 争战泉州

九四六年,泉州刺史王继勋致书给李弘义,希望修好,弘义以泉州曾隶属威武军,怒其抗礼。四月,派遣弟李弘通领兵万人伐之。被留从效击败

[编辑] 周旋吴越 最终一死

李达其后以弟李弘通为知福州留后,亲自到钱塘(杭州)晋见吴越王钱弘倧,弘倧赐封李达为兼侍中,改名为孺赟。不过孺赟深感恐惧,以金笋二十株及杂宝赂内 牙统军使胡进思,求归福州。进思向弘倧为孺赟请求,弘倧从之,孺赟得以返回福州.

李孺赟回到福州后,与吴越戍将鲍修让不和,计划袭杀修让,再以福 州投降南唐。被鲍修让发觉,引兵进攻李之府第,杀死孺赟,并夷其族。鲍修让将李孺赟首级送至钱塘,吴越王弘倧以丞相吴程知为威武节度使。

6. 文言文翻译

宋史 有全文有几百章呢,自己看吧,网页下面有,上面是简介 吴曦传李全传张邦昌传刘豫传贾似道传韩芃胄传丁大全传万俟禼传汪伯彦传秦桧传郭药师传黄潜善传张觉传蔡攸传赵良嗣传蔡京传蔡卞传曾布传吕惠卿传章惇传吴处厚传朱面力传蔡确传王黼传关礼传董宋臣传蓝王圭传(附康履传)梁师成传杨戬传王中正传童贯传(附方腊传)李宪传窦神宝传蓝继宗传高遵裕传吴益传李遵勖传张尧佐传王贻永传王继勋传王老志传王仔昔传魏汉津传庞安时传钱乙传刘翰传柴通玄传韩显符传刘勉之传郭雍传林逋传谯定传种放传戚同文传陈抟传华岳传李艹传吕祖泰传马伸传吕祖俭传欧阳澈传姚兴传陈东传林空斋传薛庆传翟进传陆秀夫传张珏传姜才传张世杰传尹艳传范天顺传李芾传张贵传滕茂实传张顺传崔纵传吴安国传王忠植传李彦仙传赵立传杨邦艰传曾艵传向子韶传杨震传李涓传康保裔传李若水传熊克传陈与义传汪藻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魏了翁传徐梦莘传真德秀传陈亮传郑樵传朱震传胡安国传陈傅良传蔡元定传陆九渊传吕祖谦传洪兴祖传杨万里传胡瑗传邵伯温传孙复传王昭素传李之才传陈淳传邢艪传黄干传朱熹传张木式传李侗传尹火享传杨时传邵雍传谢良佐传张载传程颢传程颐传周敦颐传程师孟传吴遵路传谢枋得传陈靖传洪天锡传李知孝传徐鹿卿传陈仲微传梁成大传李庭芝传文天祥传姚希得传陈宜中传赵葵传谢方叔传乔行简传危稹传余玠传郑清之传赵必愿传史弥远传孟珙传赵汝谈传欧阳守道传高斯得传曹彦约传汪纲传杨简传吴昌裔传杜范传许奕传陈居仁传洪咨夔传李宗勉传刘黻传赵方传安丙传杨巨源传毕再遇传柴中行传李孟传传刘火龠传辛弃疾传刘宰传汪大猷传高登传王信传李蘩传仇胒传李壁传项安世传刘光祖传赵雄传吴猎传王淮传陆游传方信孺传楼钥传林栗传京镗传彭龟年传詹体仁传赵汝愚传周必大传留正传张孝祥传袁枢传李椿传李焘传王十朋传杜莘老传范成大传汪应辰传王刚中传施师点传刘珙传叶颙传周葵传汪澈传陈俊卿传虞允文传李弥逊传张阐传赵逵传范如圭传胡松年传何铸传陈桷传刘一止传陈规传张致远传吕本中传赵开传李邴传胡铨传洪遵传洪迈传洪适传王庶传洪皓传汤思退传王之望传王伦传刘子羽传吕祉传曲端传张俊传刘光世传杨再兴传牛皋传张宪传吴芉传杨存中传吴玠传刘钅奇传韩世忠传岳飞传张所传陈禾传许景衡传李光传许翰传吕颐浩传张浚传朱胜非传赵鼎传李纲传宗泽传任谅传周常传张根传张叔夜传聂昌传孙傅传耿南仲传何栗传李邦彦传王安中传侯蒙传赵挺之传郑居中传孙谔传彭汝砺传吕陶传王觌传刘安世传鲜于亻先传李常传孔文仲传王岩叟传孙觉传梁焘传王存传孙固传刘挚传苏轼传吕大防传范祖禹传吕公著传范镇传司马光传种谔传种师道传李稷传种世衡传徐禧传李师中传陆诜传沈括传李定传王广渊传王厚传薛向传王韶传蒲宗孟传蔡挺传王安国传王安石传王安礼传李允则传吕诲传郑侠传郑獬传蔡襄传余靖传曾肇传刘奉世传曾巩传欧阳修传刘分攵传胡宿传张方平传王拱辰传钱惟演传钱易传邵亢传赵扌卞传唐介传吴奎传包拯传韩缜传韩绛传韩维传韩亿传范仲淹传范纯仁传文彦博传王硄传富弼传吴充传曾公亮传陈升之传韩琦传庞籍传章得象传杜衍传王曾传张知白传杨允恭传李迪传卢斌传戚纶传张去华传孙何传晁迥传刘筠传杨亿传梁鼎传王济传范祥传田京传陈贯传李防传贾黯传滕宗谅传陈从易传陈希亮传姚仲孙传彭乘传司马池传梁颢传孙甫传谢绛传尹洙传掌禹锡传王洙传王禹翶传张咏传孙扌卞传田锡传王尧臣传明镐传王则传丁度传宋敏求传王博文传郭逵传宋绶传狄青传曹利用传杨崇勋传高琼传王益柔传陈彭年传陈执中传贾昌朝传宋祁传陈尧佐传宋庠传夏竦传王钦若传丁谓传王旦传向敏中传寇准传李沆传呼延赞传雷德骧传王继忠传何蒙传马知节传索湘传翟守素传樊知古传姚内斌传王继勋传郭进传杨延昭传李汉超传杨业传陶谷传扈蒙传李惟清传柴禹锡传赵昌言传王沔传温仲舒传苏易简传辛仲甫传钱若水传吕蒙正传张齐贤传李日方传沈伦传卢多逊传李穆传薛居正传石熙载传吕余庆传刘熙古传窦仪传田重进传刘温叟传米信传党进传李汉琼传崔彦进传曹翰传袁继忠传张美传郭守文传潘美传曹彬传王仁赡传李处耘传李崇矩传王全斌传赵普传李继勋传王审琦传慕容延钊传王溥传石守信传范质传子崧传士砫传镇王传益王君页传庄文太子砱传汉王元佐传昭成太子元僖传度宗全皇后传燕王德昭传理宗谢皇后传光宗慈懿李皇后传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宪圣慈烈吴皇后传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慈圣光献曹皇后传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仁宗郭皇后传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章献明肃刘皇后传瀛国公纪(附二王纪)度宗纪宁宗纪理宗纪光宗纪孝宗纪钦宗纪高宗纪徽宗纪哲宗纪英宗纪神宗纪仁宗纪真宗纪太宗纪《宋史》简介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