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聋子的思维导图——读《贝多芬传》

前记 :近来对思维导图感了兴趣,又想换一种读书的方式,于是有了第一次练习。

首先要说明的我不是聋子,聋子说的是贝多芬——一个伟大的聋子,比绝大多数正常人都要伟大的聋子。

我所看的书《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1903年作品《名人传》的第一篇,极富文采与力量,还体现了罗兰精深的古典音乐修养。

初次练习思维导图,我基本是按照传记所述,力求概要展现贝多芬的一生。拙图如下:

导图有8个一级分支:生平、病患,亲情、爱情、友情,杰作,名言,总评。下面我就按导图内容聊聊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穷苦人家。母亲是一个厨子的女儿,并且是死了老公的寡妇再嫁。父亲虽然是一个剧院的男高音歌手,但更是一个酒鬼。贝多芬从小就被父亲逼着练琴,打骂是家常便饭。

至于他那个死了爸的侄子,贝多芬一心想培育其成才,但这孩子十分虚伪,而且还是赌场上的常客。在1826年11月底贝多芬初患脑膜炎时,这孙子,不,是他侄子居然玩忘了,两天后才请来医生,直接致使贝多芬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个年代的医疗水平可想而知,几次手术都无法治愈,终于1827年3月26日离世。

贝多芬自小展露出音乐上的天份和才华,不得不说他老爸的基因是不错的,暴力手段也是有效的。4岁就被老爸带着走穴,11岁加入戏院乐队,13岁成为大提琴手,17岁戏院老板迫其醉鬼老爸退休让他顶职,从此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师从施奈德,学习德国文学。并在施奈德影响下,热情参与和讴歌大革命时代。

1792年,受战争波及,贝多芬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1808年和1824年,贝多芬曾两度想远走他乡,离开这个对他没有好感的浮华的城市,但由于贵朋好友的盛情难却,一直居住到他去世。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就听觉日益减退,但他好些年都痛苦地与周围瞒着真相,直至1801年与朋友信中才提起。这种悲苦和忧郁在他1798、1799年《悲怆交响曲》等作品中有所流露。1815年,他已完全失聪,只有与人纸上交流。耳聋的痛患折磨了他整整30年。

但肉体上的痛远不及两次婚恋失败带来的痛楚。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丽埃塔,并在1802年为其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但不幸的是,朱丽埃塔是一个自私又风骚的女孩,1803年11月嫁给了一位伯爵。这种感情绝望的痛苦甚至让贝多芬写了遗嘱,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在那个时候的《葬礼进行曲》等作品中。所幸1803年那一首充满着渴望意志的《第二交响曲》出现了,贝多芬始终渴望着痊愈,渴望着爱情。

接下来的这一段爱情,是他们至死都没有忘记对方的一段爱情。1806年5月,贝多芬与曾是他学生的贵族小姐特雷泽订了婚,两人琴瑟和鸣,写了许多热烈的情书。但最后由于贝多芬暴烈的脾气、愤青的性格和多病的身体,或许还有世俗财富地位的影响,特雷泽与贝多芬在1810年又撕毁了婚约。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爱情的滋润和矛盾的心理、痛苦的回忆,使得1800-1810年的这十年间,成为了贝多芬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先后有一大批作品问世,表现出年轻人天真的《第一交响曲》,史诗般的《英雄交响曲》,古典悲剧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神的夏日之梦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让俾斯麦青睐有佳的最有力量的《热情奏鸣曲》,还有献给特雷泽的充满了幻想与神秘的奏鸣曲(第78号作品),等等。

被爱情遗弃了的贝多芬,再次更加的放纵自己,坦诚的自信,仁慈的倨傲,应该说贝多芬找到了自我,他内心的责任和使命——虽然世界没有给予他欢乐,但他却要给整个世界创造欢乐。贝多芬1812年的作品就到处洋溢着这种风格,无论是第七交响曲那种“酒神”调制的自由与坦诚的精神狂热,还是第八交响曲的幽默与任性。

然而,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孤独、残疾和贫穷。连他的友情也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朋友虽然大多出身上层社会的亲王伯爵家庭,但真正的朋友却是少得可怜,不少只是他的粉丝和学生。较为亲密的有贝多芬的童年女伴或者说初恋情人埃莱奥若雷,以及她的丈夫韦格勒医生和她的哥哥布罗伊宁,还有阿门达牧师,乐队同事申德勒,等等。

贝多芬与歌德还曾有交集,歌德算是与他惺惺相惜。可那次1812年千方百计才撮合成的见面,却成了歌德永不能原谅的心痛。贝多芬面对君王贵族的“李白式”傲慢,与歌德的毕恭毕敬形成了鲜明反差,而且贝多芬不仅起初扯要歌德与他一起大摇大摆地接受奥地利皇室近臣的致敬,事后还毫不客气地教训了一顿。这让同是天才大腕的歌德情何以堪!

贝多芬果然如当时人们所言“他比任何一个皇帝都更加自信”,因为贝多芬信奉的是“ 全力行善,钟爱自由,切莫欺妄真理——即便为了王座” ,因为在他看来“ 我不承认有比仁慈更优越的标记 ”。

而1812年后的短短几年间,资助他生活的三个贵族学生先后离世,与布罗伊宁也在1815年失和……四十来岁的他更像一个孤老头,而且是一个穷得连叮当都不响的孤老头,因为大家给他作品的版权费少得可怜,还经常会有人拖欠,而且他还有一个“好侄子”。

但苦难孤寂的生活最终没有打垮他,贝多芬在孤独失恋失聪的境地下,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始终忠实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我的音乐应当是为可怜人服务的 ”,也始终遵循着自己艺术的箴言——“ 艺术是高于万物的神 ”,从而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把欢乐洒向人间。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在众多贵族友人的劝说下,在维也纳首次演出。当贝多芬出场时人们全体起立多次鼓掌,超过了皇族出场三次鼓掌的礼仪,不得不调来警察维护秩序。曲终后全场狂热的场景,当沉浸在指挥中的贝多芬被提醒后转身发现,即便是耳聋听不到欢呼声,也感动得当场昏厥……

贝多芬是一个饱受贫穷、疾苦和精神折磨而勇于抗争命运的英雄!

贝多芬是一个坚毅而又任性、洋溢欢乐而又感伤的真汉子!

贝多芬是一个充满渴望而且自信、热爱自然而且仁慈的伟大音乐家!

贝多芬用一生践行了他的格言:“ 欢乐由痛苦获得 ”。

后记 :这张导图谈不上设计,偶尔兴起,随意而为,所以布局、排序、用色还非常粗糙,上面的文字基本上是看图的回忆之作,同时对导图稍作了一点修改补充。总之,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