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是指出生地还是户口本上的
籍贯是指祖籍地,通常是祖父的户口所在地。
籍贯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祖籍地,具体来说,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这个概念与户口所在地是不同的;户口所在地是指居民户口簿上登记的地点,通常是个人出生时父母的户口登记地。籍贯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它不会因个人居住地的变迁而改变,而户口所在地则可能随着居住地址的变化而变化。在法律文件或某些正式场合中,籍贯的填写应当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户口所在地,如果祖父已经去世,则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籍贯的法律意义:
1、身份证明:籍贯在法律文件和身份证明中作为个人身份的一部分,用于确认个人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原籍;
2、继承权利:在一些地区,籍贯可能与继承权、土地所有权等法律事务相关联;
3、户籍管理:籍贯与户籍制度紧密相关,影响着人口迁移、户口登记等行政管理;
4、社会福利:籍贯可能影响个人在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福利获取上的资格或优先权;
5、民族认同:籍贯有时也与民族或文化认同相关,特别是在多民族国家中。
综上所述,籍贯是指祖籍地,通常是祖父的户口所在地,它与户口所在地有所不同,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不会因个人居住地的变迁而改变。在法律文件或某些正式场合中,籍贯的填写应当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户口所在地,或者是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七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