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国际关系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后走向世界的。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建议将外交学院改为国际关系学院,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的师资、初级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等人员。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以后,现有各涉外部门的干部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合并,以便集中力量和财力物力,办好国际关系学院方面的干部训练工作。”“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来源,除主要从各涉外部门干部中选拔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培养。”
国际关系学院校门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为学院题写了校牌。
1959年9月,外交部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任命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60年11月29日,外交部在给陈毅副总理、周总理《关于国际关系学院改为轮训在职外交干部学校》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为“适应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日益开展的需要”,“便于集中现有的教学力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的、真正合乎规格的中初级外交干部”,“建议将国际关系学院改为专业干部学校,着重轮训在职的外交干部和培养新调来的干部,同时接受一部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入该院学习外交业务”。此件经报中央批准。
1961年,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易名为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由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中央调查部。文革期间,由于学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学和管理遭受较大程度破坏,并于1970年停办。
国际关系学院 校内风景1979年起开始恢复招生,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校庆45周年纪念会, *** 为学校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2月,学校有近150名专 *** 教师,其中正教授20多名,副教授60多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全体教师近60%;该院院长刘慧教授是国家 *** 采购领域的著名专家,副院长郭惠民教授是国际公***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此外该校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刘慧、郭慧民、吴慧、赵晓春
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获评年份 级别 国际关系教学团队 赵晓春 2008年 北京市市级(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网)
院系概况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辖8个教学系部,开办1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院系专业 院系 专业(方向)名称 授予学位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方向)
法学
国际政治(外交实践方向)
国际经济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采购方向)
外语学院
英语系
英语(文化方向)
文学
英语(翻译方向)
日语系
日语(文化方向)
日语(翻译方向)
法语系
法语(套用法语方向)
文化传播系
传播学(文化传播方向)
传播学(汉语国际传播方向)
法律系
法学
法学
信息科技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方向)
管理学或工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型信息处理方向)
公***管理系
公***管理(国际事务管理方向)
管理学
行政管理( *** 涉外管理方向)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国际关系学院招生信息网)
教学建设截至2015年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国家安全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安全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史
学科建设截至2014年8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点(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15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博士点(1个): 国际关系
学术型学位硕士点(15个):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公***采购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公***外交与文化传播、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事务管理、中外政治制度、通信与信息系统、套用化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 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警务硕士
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 国际政治
国际交流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学校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主要聘请国际师资前来授课。学校鼓励本科生利用夏季学期和暑假参与国际交流、实践实习等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3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建)
校级研究所(3个):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市场与政采研究所、国际公***关系研究所
科研成果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学术著作(2014年): 《为国家安全立言》、《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国家安全学刊》、《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
公***市场与 *** 采购研究所科学研究?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研究所已成功完成省部项目6个,出版 *** 采购和招标投标等学科方面的专著9部,论文34篇,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填补空白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参与国家 *** 采购法律、招标投标法律的立法工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藏书以国际关系及其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为主,截至2012年3月,该馆拥有不同学科、语种的藏书37万册,其中国际关系类图书约4万册,国际关系、历史传记、语言、文学四类图书总计21万余册,约占全馆藏书总量的65%以上;而外文原版图书则占馆藏图书总量的22%,特别是原版工具书较为齐全,达4000余册;该馆还收藏有明清民国时期原版线装古籍1980册。中华再造善本9125册,乾隆大藏经169册,此外,该馆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700余种,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参考讯息、Ebsco、New *** abk等网路资料库12个,采选了书生、超星、时代圣典等电子图书4万余种。
学术期刊《国际安全研究》
《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自2013年起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它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慧 党委副书记 陶坚田 禾 党委委员 刘 慧 陶坚 郭惠民 田 禾 李家兴 姬小工 孙志明 吴 慧 赵晓春 杨建英 行政领导 职务 姓名 校 长 陶坚 副校长 郭惠民 李家兴 孙志明 吴 慧 总会计师 王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