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汉书项

1. 《汉书·项羽传》原文

原文: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柰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 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於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 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 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於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 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 为之柰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於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 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 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 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 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 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希望能帮到您!

2. 文言文《汉书常惠传》的翻译

常惠传 常惠,太原人。

年少时家里贫穷,自告奋勇去当兵,跟随中监苏武出使匈奴并一起被拘留了十几年。汉昭帝时才回归汉朝,汉朝廷为了嘉奖他的勤劳,提拔他为光禄大夫。

当时,乌孙公主(她叫解忧)上书汉朝说:“匈奴派骑兵以行围打猎为名前往车师国,于是车师国与匈奴串通,***同侵犯乌孙国,现在只有汉天子可以救我们了!”汉朝养了很多士兵和战马,商议要攻击匈奴。当时昭帝驾崩,惠帝刚刚上位,本始三年,派遣常惠出使乌孙。

乌孙公主和乌孙王(昆弥是他的名号)都派遣了使者,于是常惠说:“匈奴接连派重兵攻击乌孙国,功掉了车延恶师等地,掠夺他的人民而去,派使节要挟乌孙王想要乌孙公,想让乌孙与汉朝隔绝。乌孙王愿意发一半的国内精兵,自己补给五万的人马士兵,尽力反击匈奴。

现在只有天子出兵可以救公主和乌孙王了!”于是汉朝派五个将军并发兵十五万分道出击。这句话在《匈奴》中也有写到。

任命常惠为校尉持使节护送前往乌孙的士兵。昆弥自行将翁侯手下的五万多骑兵,从西方攻入右谷蠡庭,斩获匈奴单于的父亲和嫂子,俘虏王以下兵将三万九千人,获得牛马五万多匹,羊六十多万头,这些都被乌孙王自己取走虏获。

常惠和十几名官吏跟随昆弥回乌孙,还没有到乌孙,乌孙人便偷走了常惠的绶印使节。常惠回国后,自认为应当被诛杀当时五位将军都没有功劳,天子认为常惠奉天子之命出使并有所功劳,于是封常惠为长罗侯。

又派遣常惠拿着金币给乌孙的达官贵人和有功劳的人。常惠曾经上奏龟兹国杀掉校尉赖丹,但是赖丹并未被杀掉,所以常惠想借到顺便攻击龟兹国,但宣帝没有批准。

大将军霍光告诉常惠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于是常惠与五百将士一起去乌孙。到达乌孙后,派西国兵二万人,并且派遣副使让龟兹东国发兵两万人,还有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击龟兹国。

兵将未到,先派人谴责龟兹国王以前杀汉朝使节的罪状。龟兹国王谢罪说:“这是我先王被当时的贵人姑翼蒙蔽所犯下的错误,我没有罪。”

常惠说:“既然如此,抓住姑翼,我放了你。”龟兹国王抓住姑翼前来见常惠,常惠斩了姑翼之后回国。

后来代替苏武为典属国,专门管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事务,勤奋劳苦有很多功劳。后来,后将军赵充国死了,天子便任命常惠为右将军,典属国的职位不变。

宣帝死后,常惠从事元帝,三年后死了。谥号壮武侯,典属国传到曾孙在建武年间断掉了。

(分给我吧,很累的)。

3. 汉书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去送给博士。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成归来,文翁起用他们担任高职,依次选拔,有的人官职达到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街市修建学校,召来属县子弟作为学生,为他们免除徭役,成绩优异的提拔担任郡县官吏,次等的担任教民务农的乡官。文翁常常选拔学官学僮,让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任职。每次出巡属县,从学校学生中挑选通晓经术行为端正的人与他一起前往,让他们传布教令,出入内府。县邑吏民见此而感到荣耀,几年后,大家都争当学校学生,有的富人甚至为求当学校学生而愿出钱。因此蜀地风气大变,蜀郡在京城学习的人与齐、鲁接近。到汉武帝时,便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郡国设立学校从文翁开始。

文翁死在蜀郡,当地吏民替他建立祠堂,每逢节气祭祀不断。直到现在,巴蜀之人喜欢艺文礼乐,也是文翁教化的结果。

4. 20l4年德州,节选自(《汉书》)的翻译,关于项羽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项籍,字羽,下相人。初起兵时二十四岁。他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项家世代作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识字、写字,没有成就,便放弃了;学习剑术,无成就,又放弃了。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认识文字够记个姓名罢了。剑术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能抵抗上万人的本事。”因此项梁惊奇他的志向,便教项籍兵法,项籍大喜,略微知道一点内容后,又不肯学完。项梁曾被梁阳官吏追捕,就请蕲县监狱的办事员曹咎写信给砾阳监狱的办事员司马欣,因此事情才算了结。项梁曾杀了人,和项籍到吴中避仇。吴中贤士大夫的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给主办,暗地用兵法组织宾客、子弟,藉此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 “那个家伙,我们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会灭族啊!”项梁因此认为项籍有奇志。项籍身高八尺二寸,力能举鼎,才能和胆气过人,吴中子弟都畏惧项籍。

秦二世元年,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这年九月,会稽代理郡守殷通一向认为项梁贤能,就召他议事。项梁说: “大江以西的地方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先下手就能制服人,后行动就被人家制服。”殷通叹息说:“听说先生是楚将世家之后,举大事只有靠足下了!”项梁说:“吴地有奇士桓楚,逃亡在湖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的住处,只有项籍知道。”项梁就走出去,嘱咐项籍拿着剑在外面等候。项梁再次进去,对郡守说:“请召见项籍,让他接受使命召唤桓楚。”项籍进来,项梁向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就拔剑斩了郡守的头。项梁提着郡守的头,挂着郡守的印。郡守左右随从都惊慌骚乱,项籍砍杀了百十来人。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没有谁敢站起来。项梁就召集以前所熟悉的干练官吏,讲明这样做是要起大事,于是调集吴中兵员.派人征集下属各县丁壮,得到精兵八千,项梁任命吴中豪杰担任校尉、军候、司马。有一个人未被任用,自己去跟项梁争辩。项梁说: “前些时候某人死了,让您主办某件事,没能办成,因此不任用您。”众人都佩服。于是项梁担任会稽将军,项籍担任副将,巡视下属各县。

5. 文言文 汉书 韩廷寿字词解释

韩延寿是燕地人,年轻时做州郡里的文学掾。

大将军霍光把持朝政,征召地方郡国中的品行贤良富有才能的文学掾吏,拿治理国家的得失(好坏)问题向他们询问。因此提拔韩延寿做谏大夫,后升为淮阳太守。

(延寿)治理地方非常有名,后调任颍川太守。颍川有许多豪强大户,非常难治理,老百姓大多逞勇斗狠,互相结下仇恨。

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礼义谦让的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他们不听从,于是把乡里为人信任崇敬的年高德尊者全部召来,准备了酒食,韩延寿亲自向他们当面请教,向他们每个人询问政绩教化的好坏情况和老百姓的疾苦,向他们陈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消除仇恨的办法。那些年高德尊的人认为非常有利。

几年以后,韩延寿被调任东郡太守。延寿做官,崇尚重视礼义治国,喜欢用古代的乐教感化天下,广泛征求奇谋秘计,采纳别人的劝谏,重视整治学校,学习射箭驾车的本领,他管理城郭,收取租赋,都是预先公布限定的日期,官吏百姓把规定的日期当作大事,在那一天纷纷地交纳。

又设置里正、伍长,鼓励大家孝顺父母、兄弟亲善,颁布法令,不得让坏人留宿在家里。地方乡里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官吏就能早早地知晓,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境内。

这些措施和制度,开始实行起来好像很烦,但施行以后官吏就不用从事追捕坏人的苦差,老百姓也没有犯法被鞭打的忧患,吏民都安心于这种稳定的局面。延寿对待下属,恩德丰厚而纪律严明。

他曾经出行,临到上车时,一位骑吏后来,延寿下令功曹商议处罚的办法并告知本人。等到他从外面回到衙门,有一个门卒拦在车前,说希望有话对他说。

延寿把车停下来,问他要说什么,门卒说:“明府公说今天一大早要外出,但等了很久还没有出来,骑吏的父亲来到衙门,在外面徘徊不敢进去。骑吏听说父亲来了,便赶忙跑出去拜见父亲大人,恰逢(正好)这时明府公出来上车。

一个人因为尊敬自己的父亲却被处罚,恐怕有损(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吧!”延寿在车中抬起手来说“如果没有您,我就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回到舍邸,召见了门卒,于是重用了他。

6. 文言文阅读,汉书

汉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刘屈氂传 原文 刘屈氂,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子也,不知其始所以进。

征和二年春,制诏御史:“故丞相贺倚旧故乘高势而为邪,兴美田以利子弟宾客,不顾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终不自革,乃以边为援,使内郡自省作车,又令耕者自转,以困农烦扰畜者,重马伤枆,武备衰减;下吏妄赋,百姓流亡;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

狱已正于理。其以涿郡太守屈氂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

夫亲亲任贤,周、唐之道也。以澎户二千二百封左丞相为澎侯。”

其秋,戾太子为江充所谮,杀充,发兵入丞相府,屈氂挺身逃,亡其印绶。是时,上避暑在甘泉宫,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

上问:“丞相何为?”对曰:“丞相秘之,未敢发兵。”上怒曰:“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丞相无周公之风矣。

周公不诛管、蔡乎?”乃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

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太子既诛充发兵,宣言帝在甘泉病困,疑有变,奸臣欲作乱。

上于是从甘泉来,幸城西建章宫,诏发三辅近县兵,部中二千石以下,丞相兼将。太子亦遣使者挢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命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分将,使长安囚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皆以装会。

侍郎莽通使长安,因追捕如侯,告胡人曰:“节有诈,勿听也。”遂斩如侯,引骑入长安,又发辑濯士,以予大鸿胪商丘城。

初,汉节纯赤,以太子持赤节,故更为黄旄加上以相别。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安受节已,闭军门,不肯应太子。

太子引兵去,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丞相附兵浸多,太子军败,南奔覆盎城门,得出。

会夜司直田仁部闭城门,坐令太子得出,丞相欲斩仁。御史大夫暴胜之谓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仁。

上闻而大怒,下吏责问御史大夫曰:“司直纵反者,丞相斩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胜之皇恐,自杀。及北军使者任安,坐受太子节,怀二心,司直田仁纵太子,皆要斩。

上曰:“侍郎莽通获反将如侯,长安男子景通从通获少傅石德,可谓元功矣。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

其封通为重合侯,建为德侯,成为秺侯。”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

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

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诸城门。后二十余日,太子得于湖。

语在《太子传》。其明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

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

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欲立焉。

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

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

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译文 刘屈氂是汉武帝异母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不清楚他开始晋升的情况。

征和二年春,汉武帝下韶给御史,说:“前丞相公孙贺依仗和我的故旧关系,利用位高势重而做出邪恶的事情,增加肥沃的良田来为子弟、门客谋利,不顾广大百姓的疾苦;戍边士兵的粮食缺乏,不能想办法增加;贪图财货,致使百姓贿赂位居上流的官吏,我对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已经忍耐很久了。但是他竟不自己悔改,还擅作主张施恩惠给边郡,想为自己寻求声援,令内地的郡县省减费用给边郡屯戍的军队制作车子,还让农民自己转运粮食送到边郡,而造成农民贫穷,牲畜疲困,又损耗马匹,使武备衰减;下面官吏随意增加赋税,导致百姓破产流亡;又假传诏令,以奸邪罪名逮捕朱安世。

公孙贺父子的案件已由法官做出正确处理。任命涿郡太守刘屈氂为左丞相,把丞相长史分为两府,等待得到贤人再任命右丞相。

亲近亲人任用贤才。是唐尧、西周的常法。

将澎地的二千二百户封给左丞相刘屈氂为澎侯。” 征和二年秋天,江充进谗言,诬陷戾太子与巫蛊案有关,戾太子杀死江充,率兵攻进丞相府,刘屈氂引身逃跑,丢失左丞相官印。

遣时武帝正在甘泉宫避暑,丞相长史乘驿舍的快马直奔甘泉宫,将此事奏闻武帝,武帝问:“丞相在干什么?”丞相长史回答说:“丞相正在封锁消息,没有敢发兵。”武帝气愤地说:“事情纷纷扬扬到这种地步,还说什么封锁消息呢?丞相没有周公的风范。

周公不是诛杀了管叔、蔡叔吗?”于是赐给丞相刘屈氂诏书说:“捕杀反叛者,我自然有赏赐。远远围住叛军,以牛车为盾牌,不要和叛军短兵相接,以致多杀伤士兵。

坚闭城门,不要让反叛者逃出城去。” 太子既已杀死江充率兵反叛,于是宣称武帝在甘泉宫病重,太子发兵是怀疑京城有变,奸臣想作乱。

武帝在这时从甘泉宫回长安,驾临长安城西建章宫,下诏征发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靠近长安各县的军队,部署中二千石以下官吏带领,左丞相刘屈氂兼任将军。太子也派遣使者假传诏令赦免长安城中京师诸官府中的囚徒,征。

7. 汉书 项籍传 译文

大夫曰:匈奴无城廓之守①,沟池之固,修戟强弩之用②,仓廪府库之积,上无义法,下无文理③,君臣嫚易④,上下无礼,织柳为室,旃■为盖⑤。

素孤骨镞⑥,马不粟食。内则备不足畏,外则礼不足称。

夫中国,天下腹心,贤士之所总⑦,礼义之所集,财用之所殖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

《春秋》曰:“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⑧。”况以天下之力乎?注释①廓,同“郭”,见《论勇篇》注释。

②修:长。③文理:正常秩序。

④嫚易:互相欺侮。⑤■,与席古字通,此盖六朝唐人习用之俗字。

“旃席为谏”,就是旃帐。(“旃”同“毡”)⑥素孤:不涂漆、不绘画的木弓。

骨镞(z*):用兽骨制造的箭头。⑦总:聚集,集中。

⑧《公羊传·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译文大夫说:匈奴没有城墙防守,没有深池宽沟的护城河,也没有长戟强弓的武器,更没有粮仓和国库的蓄积,他们上边没有义理法律,下边没有正常秩序,君臣互相欺侮,上下没有礼节。他们用柳条编造房屋,用毛毡做屋顶。

军队用的是木弓骨箭头,马不喂粮食。他们的内部防守没有什么了不起,对外也谈不上有什么礼义。

现在汉朝是天下的中心,人才集中,礼义完备,财用富足。攻打匈奴,我们是以智慧攻取愚蠢,以正义讨伐不义,就像秋霜打落叶一样。

《春秋》上说:“齐桓公攻打戎、狄,不过是驱逐他们罢了。”何况我们是以天下的力量来对付匈奴呢?文学曰:匈奴车器无银黄丝漆之饰,素成而务坚。

丝无文采裙祎曲襟之制①,都成而务完。男无刻缕奇巧之事,宫室城郭之功。

女无绮绣淫巧之贡,纤绮罗纨之作。事省而致用,易成而难弊。

虽无修戟强弩,戎马良弓;家有其备,人有其用,一旦有急,贯弓上马而已。资粮不见案首②,而支数十日之食,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

法约而易辨,求寡而易供。是以刑者而不犯,指麾而令从③。

嫚于礼而笃于信,略于文而敏于事。故虽无礼义之书,刻骨卷木④,百官有以相记,而君臣上下有以相使。

群臣为县官计者,皆言其易而实难,是以秦欲驱之而反更亡也。故兵者凶器,不可轻用也。

其以强为弱,以存为亡,一朝尔也⑤。注释①丝:指用丝织物做成的衣服。

祎(hu9):本指古代男人遮蔽膝盖的东西。本文指男子的下衣。

曲襟:弯曲而互相交叠的衣襟。本文指男女上衣。

②案首:盛粮食的器具。③指麾(hu9):即指挥。

④木,原作衣,今据卢文弨、张敦仁说校改。⑤一朝:犹言顷刻之间。

尔:语气词,罢了。译文文学说:匈奴的车辆器具没有用金银丝绸油漆来装饰,但朴素完整结实。

穿的衣服没有花纹色彩、上下衣和男女服制的区别,但以完美无缺为务。他们男的没有雕刻奇巧物品的事,女的不去刺绣华丽的丝织进贡,也不做纤细的绫罗绸缎。

他们做的东西少但足以应用,容易做成难于用坏。虽然没有长戟强弩,战马良弓;但每家都有准备,每人都有任务,一旦有紧急情况,弯弓上马就行了。

他们虽然没有盛粮食的器具,但有可支持几十天的食物,利用山谷做城郭,以水草为粮仓。法律简单,容易辨别,上边税收少,下边容易供给。

因此他们很少动用刑罚,人们也没有犯罪的。上边指挥,下边服从命令。

他们轻视礼节,但能忠实讲究信用,文字简单,但做事敏捷。所以,虽然没有讲礼节的书,只在骨头、树皮上刻字做记号,大小官员都能记住,并且君臣之间都能互相指使。

现在,群臣中为朝廷考虑的人,都说打匈奴看来容易而实际上很困难。就因为这样,秦国曾想把匈奴驱逐走,不仅没有达到驱逐的目的,反而变为自己灭亡。

所以兵戈是凶器,不可以随便动用。如果轻易动用,就会使自己的国家由强变弱,由生存变为灭亡,这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大夫曰:鲁连有言①:“秦权使其士,虏使其民②。”故政急而不长。

高皇帝受命平暴乱,功德巍巍,惟天同大焉。而文景承绪润色之③。

及先帝征不义,攘无德,以昭仁圣之路,纯至德之基,圣王累年仁义之积也。今文学引亡国失政之治,而况之于今④,其谓匈奴难图⑤,宜矣!注释①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

好画策,而高蹈不仕。游于赵,会秦围赵急,魏使新垣衍入赵,请尊秦为帝,以求罢兵。

仲连不以为然,见衍责以大义。秦将闻之,为退军五十里。

事见《史记·鲁仲连传》。②虏,原作虐,今据卢文弨、孙人和说校改。

《史记·鲁仲连传·索隐》:“言秦人以权诈使其战士,以奴虏使其人,言无恩以恤下。”《汉书·项籍传》:“乘胜奴虏使之。”

此亦作“虏使”之证。③承绪:继承未竟的事业。

润色:增加色彩。本文指发展功业。

④况:作动词,比拟。⑤难图:难以战胜。

译文大夫说:鲁仲连说过:“秦国任意驱使士兵,像奴役奴隶一样对待老百姓。”所以朝政苛刻,国家就不会长久。

高祖受天命平治暴乱,功德巍巍,像天那样高大。而文帝、景帝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功业。

到了武帝时,讨伐不正义的人,攻打无道德的人,使高祖仁圣的道路更光明,美好道德的基业更纯洁,这些都是圣明君主多年施行仁义的结果。现在,你们文学拿国家灭亡、失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