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短句

1. 描述政治的句子

1. 领导力的关键标志是夸大自己的力量,政治的核心内容是遮掩自己的错误。

2. 政治需要牺牲。当然,是别人的牺牲。Politics requires sacrifice. The sacrifice of others, of course.

3. 金融是一把枪。政治是知道什么时候扣动扳机。Finance is a gun. Politics is knowing when to pull the trigger.

4.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5. 政治语言的目的就是使谎言听起来像真理,谋杀听起来值得尊敬,同时给完全虚无飘渺之物以实实在在之感。Political language…is designed to make lies sound truthful and murder respectable, and to give an appearance of solidity to pure wind.

6.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2. 初中政治万能句子

回答"是什么":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回答"为什么":

。(事件)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同富裕;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回答"怎么做":

(国家,政府怎么做)坚持。。依法治国等五个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制定。。法律法规严惩。。的行为

回答青少年怎么做: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为。做贡献

2.宣传。。的国策

3.同生活中。。.(一种不好的行为)的人做斗争

回答完毕!

这是老师给的万能答案哦~~加油

3. 关于道德的句子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

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