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织业如何体现天人合一
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
丝织业起源以后,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桑生产放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位置,蚕丝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织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卫、郑、魏、秦等国,齐、鲁、卫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齐纨、鲁缟、卫锦被誉为最珍贵的丝织品。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生产麻织品。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是临淄、襄邑、长安、洛阳。东汉时,成都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收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丝织业才逐渐恢复起来。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定州是北齐的丝织业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流域丝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是主要产地,巴蜀地区的丝织业也比较发达。安史之乱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越州(今浙江会稽)是丝织业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丝织业也很发达。黄河中下游地区丝织业逐渐衰落,关中地区尤为严重。
北宋时期,开封、洛阳、真定(今河北正定)、成都、江宁(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设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工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是其主要产地。宋室南渡以后,南方丝织业发展更快,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婺州(今浙江金华)、常州、湖州等地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
元代的丝织业仍然是南盛北衰,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平江(今江苏苏州)、杭州、成都等地。福建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丝织业中心。
明代期长江下游的丝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苏州、杭州、湖州、松江(今上海松江)、常州、南京都是丝织业的重要城市。清代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重要丝织业城市有江宁(今江苏南京)、苏州、杭州、广州、佛山等。成都平原的丝织业则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