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敦煌千年的呢喃,你听到了吗?

曾是汉唐雄风吹拂下的边塞小镇,在这里,烈烈西风千年如昔地飞沙走石;在这里,茫茫戈壁亘古不变地匍匐沉默;苍穹无边,沙海无垠,几度沧海变换了桑田,几度春风移走了秋月。“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多少寒光铁衣被沙粒掩埋,胡骑的剽悍,汉军的勇猛,都留在了人们的传说里。

曾是繁华丝路衍生的国际都会,在这里,大漠孤烟拉直了商队的视线;在这里,长河落日画圆了旅客的归思;流沙鸣响,驼铃声声,多少回岁月催老了朱颜,多少回青丝转成了华发。“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多少驼铃商幡被风声沉寂,远游的文士,黠慧的商人,都停在了历史的剪影中。

曾是佛祖圣光笼罩的佛教圣地,在这里,宝相庄严的佛龛石窟盛下了三千世界;在这里,流光溢彩的飞天壁画讲述着佛国的圣洁。日月流逝,斗转星移,无数鲜妍的色彩被夏雨剥蚀,无数清晰的画影被冬雪斑驳。“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多少经卷梵音被斜阳暗藏,虔诚的僧侣,无名的画工,都消散在了写卷的扉页处。

敦煌,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城,曾经带给了人们多少的惊叹。虽然,曾经谁也不知道它在历史上是如何的风云际会、光芒四射的。一百年前,云破月出,惊世一现,敦煌藏经洞就这样猝然地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连同着莫高窟,又重新被世人发现。从莫高窟的洞窟和壁画山,我们欣赏到了衣袂飘飘的婀娜飞天,凝视到了大佛禅悟淡定的微笑,放佛还聆听到了千年洞窟里佛法的雷音。可是,敦煌城里的故事和佛国世界真正的教义,并不仅仅展现在这些石窟和壁画上,更在那批四处流散、飘落异国的经卷文书里。

一千年有多长?对于历史来说,不过一瞬间。一瞬间,春一去,秋一来,一千年就过去了。可是,一千年,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很长很长。一千年,萋萋荒草掩盖了汉家陵阙、唐时宫殿,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作了土。一千年,可以消散多少历史的传说和典籍。而敦煌的故事和秘密,也被封存在了历史长河中。直到这批经卷的出现,打破了岁月的隔膜,让曾经辉煌的敦煌城再一次地在人们的臆想中活跃了起来。

人们将这批经卷看作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现之一,是一点儿也不夸张的。在“6万多件古文献,三万件以上的古写本,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科技以及中西交通信息,对研究我国中古时期社会全貌是难得的一手资料。”敦煌学专家曾发出这样感叹。这个小小的洞窟里,历史的乐僔来过、法良来过,鸠摩罗什来过,玄奘也来过;近代的斯坦因来过、伯希和来过、鄂登堡来过、华尔纳来过;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大批敦煌学者更是扎根敦煌、呕心沥血,为敦煌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对于21世纪的学者来说,在研究中国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时,他们常常苦于文献资料的缺失。那些巨大的历史疑问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而这批经卷来自中古世界的文件,就像一把历史大门的钥匙,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中古世界的大门。

他珍藏了传世的经典书目经、史、子、集:《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孝经》、《尔雅》等经世的典籍完美地呈现了这些儒家经典在中古时的基本面貌。儒家士子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都在这些工整的手抄字体中展现了出来。而盘古开天的神话、三皇五帝的传说、功臣名将的传奇、世家大族的盛衰、高风名士的美名都在遗卷的史部里。纵横捭阖的诸子遗风、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百花齐放”的学术著作、“争奇斗艳”的各家智慧都在子部里显现。曾经散落亡佚的诗歌、曾经不见经传的词集,都在集步中可以找到。

他典藏了各种宗教典籍:大量的佛经写卷、佛教经典以及各种变文故事,曾经都被珍藏在藏经洞中。透过这些佛家的典籍,佛教盛行的情况、佛教发展的水平、信徒虔诚的态度、僧侣博大的智慧,都一一展现在后来者的眼中。拿起写卷,仿佛我们也走进了那个庄严的佛国世界,在心中留下了一片圣洁纯净的天地。从这些写卷中我们可以推测,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和大唐风采一样大气磅礴。先辈抄写的一部部佛典,正是虔诚的信徒对来世美好的期望。他也典藏有大量的道教典籍,符箓的笔画、道坛的设法、道教的发展、道士的辩才,也都一一可观可点。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到景教、袄教、摩尼教等其他宗教的典籍。四通八达的敦煌、尊重自由的敦煌、开放包容的敦煌,随着这些宗教写卷的慢慢展开而逐渐在世人面前清晰明朗。

他保存了各种律法文件:律、令、格、式等各种律法文件为我们展示了一套立法严谨、执法公正的完备法律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在高台衙门之内,官员在展示自己的赫赫威严,百姓在诉说自己的冤屈始末,文书在书写案件裁决的过程。中古社会的立法状况、行政组织状况、公文往来的方式、案件处理的形式都被清楚地记录和书写了下来。

他遗留了大量的世俗文书:寺院的运作方式和经济情况、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商人游客之间的经济纠纷、市坊里胥的借贷交易、城市妇女的结社交友、家庭生活的琐碎小事、世人之间的往来礼仪等等都在世俗文书里保存。通过对世俗文书的大量研究,敦煌人们的世俗生活便在我们眼前变得鲜活起来。索家寡妇的地被人侵占了、张家的婆媳今天又吵架了、女人社下个月有个集会、王氏的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曹家的夫人刚刚礼佛去了、范家的小儿正在背诵《太公家教》、三界寺外有个小沙弥正在抄写佛经、市场上有个姓康的粟特人被告了、城门外有架失控的马车伤人了……这些世俗文书所展现的敦煌人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世界,对于今天的研究者们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学术财富。

他也留下了大量实用典籍:医药、术数、地理方志。医药文献展现了敦煌历史悠久的中药历史以及以膳食养身的民间传统;术数文献展示了敦煌民间在星宿起落间预测天命和在算筹纵横中推演数理的神奇技艺;而地理方志文献则展现了敦煌的奇山秀水和人杰地灵。

他同时也埋藏了大量的绢画、帛画:宝相庄严的佛祖、温柔慈悲的观音、威武肃穆的天王、怒目而叱的金刚都被画匠们一笔一画地刻写在了这些珍贵的绢帛上。凹凸的笔法、晕染的笔法在洁白的画卷上游走。在这里,可以看见中原的衣冠文明与南朝的名士风流,也可以看见异域的开放风尚和盛唐的大气磅礴。在流光溢彩的画卷中,到处都显现着大师的身影。有着“吴带当风”吴道子的笔法,粗细变换的笔墨之间 ,人物天衣飞扬,满卷风动。以青绿山水画驰名的李思训,他的笔下佛国世界是金币辉映的大唐气象。从这些绢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敦煌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信仰盛况。无论是山林间遇盗的商人、还是行刑前将死的犯人,还是波涛中前行的商船,在危难之中都呼叫的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在丝路贸易繁盛的年代,不绝的商旅、行脚的僧徒、都来往于敦煌这个重要的枢纽城市,来自中原、印度、希腊、波斯的艺术和文明,在这里历经了千百年的汇聚和交融,如今这些仅存的绢画和莫高窟里的壁画,就像是一部壮丽无比的佛学巨典,一座风格绚丽多变的艺术宝库,让后来者震撼不已。

除此之外,藏经洞里还珍藏着大量的手工艺品。有形质样式繁多、描画题材丰富的佛幡,有以竹篾为纬、丝绸为经、书卷为衣的经帙,有场景包罗万象、人物栩栩如生的古代刺绣,还有精雕细琢的模板刻画和木质雕塑……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中古的能工巧匠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今天,无论是藏经洞里种类丰富的写卷,还是藏经洞中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宝贵遗产,这批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是无价的。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先辈们正在用他们毕生的心血去收集和寻找这批流失海外的国宝。“如果不能回归,哪怕是知道他们在哪里也好”一位学者这样说道。所以,近年来,国家使用大量的人力和无力去寻访这些遗失国宝的下落,我国的学者也与其它国家的汉学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编纂了一大批遗失海外的敦煌遗书的目录。同时,也解开了许多历史遗留的密码。今天,中国的敦煌学正在蓬勃发展,中国的学者更在想方设法地探索藏经洞文物留下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批遗留的珍宝,帮助我们探寻了很多历史未知的领域,也帮助我们发现了中国古代灿烂光辉的文明密码。

纸承千载,敦煌遗书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堆泛黄的残纸故卷,更是一个奇妙的时空隧道,置身其中,千余年前人们的生活、信仰、娱乐、扑面而来,恍若隔世。那时候的人们,有着诚挚的生活信仰,有着沸腾的生活热情,也有着超凡的手艺技巧。藏经洞遗留的文书,成为了我们怀念那个时代的真实符号,也成了我们触摸那个时代脉搏的真实凭借,更是我们继续发扬那个时代文明的导向标。

多年以来,我总是做着同一个梦,大漠深处,一个女子向我缓缓走来,她像是一个千年前的舞者,时空中的精灵,从大漠深处的石窟里,从千秋寂寞的壁画中,坠入尘世,悠然起舞,如花绽放,盛开在寂静的沙漠里,带我渐渐穿越时间的沙粒,靠近那个悠远的舞梦,推开那扇厚重的历史大门,走进那个千年以前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