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锐的重大经历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为保卫广东革命政权,急需筹建一支空军,派杨仙逸等人赴广州、香港及美国等地招聘航空人才,黄光锐被取录,送往美国北加省飞行学校受训,翌年毕业,由杨仙逸率领回国,在大元帅府直接管辖下,组织航空局,建立广东飞机制造厂。杨任局长,黄光锐和林伟成分任第一、二飞机队长,为建立广东空军之雏形。1923年12月9日,杨仙逸在惠州一役中,因试布水雷爆炸而遇难,自此黄光锐就负起建设空军的责任。

黄光锐等人随杨仙逸回国时曾携带了十架飞机和制机器材返广州,在大沙头设厂制造飞机。1923年6月,他们制造成第一架双翼双座侦察教练飞机,由黄光锐亲自驾驶试飞,报请孙中山大元帅检阅。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孙夫人宋庆龄,作为中国第一位上天的女性,坐上黄光锐驾驶的这架自制飞机升空,环绕广州市飞行一圈,安全着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于是孙中山以宋庆龄的英文名字“Rosamonde”命名这架飞机为“乐士文”号。接着,黄光锐担任新组成的第一飞机队队长。

飞机队只有三架水上亚婆机(即老爷机),飞行员只有黄光锐和一起回国的同学黄秉衡、杨官宇三人,一切筹备工作还未就绪。陈炯明突然背叛孙中山,令其部属洪兆麟袭击大元帅府,孙中山匆忙出逃,登上永丰舰,命黄光锐的飞机队沿珠江一带巡弋侦察叛军行动,这时恰巧黄秉衡、杨官宇两人同时病倒,住人了医院,而叛军已进逼到广州东郊的石牌,情况十分紧急,大元帅来了紧急命令,要空军马上参战,黄光锐即刻驾机飞到前线轰炸,弹投完了,回来再换一架,轮流驾驶三架飞机上前线,终于炸乱了叛军阵脚,使其溃不成军,再经陆军的一轮狙击冲锋,把陈炯明部队逼回惠州,广州市才转危为安。事后,大元帅派卫士马湘、黄惠龙通知黄光锐,说大元帅要召见他,请他立即起程。黄光锐到了帅府,大元帅向黄光锐亲切慰问,赞扬他为革命奋不顾身,对革命贡献很大,并表示要给予物质奖励,要在黄埔附近划分一大块土地给他。大元帅还对黄光锐解释说:“你得了这大块地,一生衣食当可以无忧了。”黄光锐听后,立即站起来说:“报告大元帅,我是一个华侨,回国参加革命,是我报国的责任,并非为自己的利禄而来。大元帅当年在三藩市对一班青年华侨说过的话,我还记得,你说‘青年人应该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更不要想发大财。’这块地方我不敢接受。”大元帅点头微笑,叫黄光锐坐下,问:“你在三藩市听过我讲话吗?”黄光锐答:“没有,是我在美国读书,每天放学后到市作顿街一问公司打零工时听到的,这些话全唐人埠谁都知道了。”大元帅听后沉思一会才说:“唐人埠我在那裹蹲过一段时期,离开它已十多年了,华侨很老实,也很爱国,对革命贡献非常大,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强盛起来,不再受外国人的气。”接着大元帅又郑重地对黄光锐说:“好!你很有志气!刚才我说的那块地,你要,我固然欢喜;你不要,我更欢喜,革命军人处处要做群众榜样,好好干吧!”

1923年,革命政府在广东成立军事飞行学校,黄光锐任首批飞行教练,后来又接替黄秉衡为航校校长。1927年,他随陈济棠赴苏联购买飞机,并进入苏联高级航校深造。当时,他以中国高级空军军官身份参加苏联红军军事学校的学习,考察苏联空军的体制、规章和训练方法。

1928年,广州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张惠长和副处长陈庆云等决定作一次全国长途飞行,藉此促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实现孙中山。航空救国。的理想,首航机。广州。号由张惠长、杨官宇、黄毓沛等4人组成机组,11月11日由广州大沙头机场起飞,先后飞抵汉口、南京、北京、沈阳、天津和上海,12月17日安全飞返广州;第二批“珠江”号水上飞机由陈庆云、黄光锐、周宝衡和梁庆铨4人组成机组,12月8日由广州起飞,先后飞抵宁波、杭州、上海、武汉、长沙和梧州,12月30日安全飞返广州。两次首创长途飞行,轰动了全国和国外航空界。

在1931年至1936年陈济棠主持广东军政期间,黄光锐先后担任广东空军参谋长、空军司令。1935年为扩充空军,他和丁纪徐赴美宣传航空救国,募款购得新型飞机30架和制机的设备回国,使广东空军发展到拥有140多架飞机,其中广东飞机制造厂制成的“羊城”轻型轰炸机就有17架。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袭击沈阳,开始侵占我国的东北。1932年1月28日又进攻上海。驻上海的十九路军违抗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自动在上海抗战。在“一?二八”淞沪战役中,黄光锐派出由队长丁纪徐、副队长谢莽带领一中队空军,到上海协助十九路军抗日。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人民要求一致抗日。为保存抗日国防实力,当时任广东空军司令的黄光锐,召集160名飞行员,于1936年7月18日凌晨,命令他们驾驶62架飞机飞往韶关机场,令58架飞机飞往南昌参加国民政府部队,而黄光锐则和其他人员驾驶4架飞机飞往香港,并发表声明效忠南京政府。然后北上南京。

黄光锐报效中央后,1936年9月任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1936年1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委员。1937年抗战后,他调任中央航空委员会副主任,兼成都空军司令,被授予空军少将衔。为加快培养飞行人员,他创办了空军军士学校,开展对各种专业航空技术的培训。至1939年秋,他改任空军总指挥部军政厅厅长,曾建议设立航空研究院于成都,自任院长,该院附设的工厂,制成轻轰炸机一架。被誉为空军虎将的黄光锐,经他所培育和指挥的原广东空军飞行员,大多数在抗日战争中勇敢战斗,作出重大贡献——有40人***击落日机70多架,有70多人为国牺牲。

1941年4月黄光锐调任航空研究所所长,培养了我国第一代高级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有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转而为新中国服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成都航空研究院停办。1946年春末,航委会改组,成立空军总司令部,拟委任黄光锐为中将副司令,因他坚辞,获准退职。因此,他没有参与后来的内战。1946年黄光锐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

黄光锐退职回到广州,创办广东信托公司和万国建筑工程公司。1949年他迁香港。后来移居美国洛杉矶。1985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病逝,终年八十七岁。

现居美国三藩市,当时是黄光锐下属的谢莽回忆说:“黄司令光锐的性格,甚为人清楚,他是一个随和而有涵养的人,我牢牢记得”。他第一次给我们这班学生的几句训词是:‘空军是国家的军队,只可以对付敌人,不可以对付同胞,杀人只能在战场上,不能滥施胡为!”他做事非常认真,不好高骛远,在任职时,也很少见他有发表文告或招待报界吹嘘标榜之举,不像有的人亲写或请人代写回忆录,他却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写,可见此淡泊宁静,正合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性格。”

1988年7月7日,为纪念广东航空爱国志士而建的广东航空纪念碑落成,座落在广州十九路军坟场阵亡将士碑的西侧,黄光锐作为一位航空先驱、爱国的抗日英雄名列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