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有何特点?

1、内部牵制阶段,

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内部控制系统阶段,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特点:

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

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从“系统二分法”阶段步入了“结构三要素”阶段。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特点:

一、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定义。

二、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内容。

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特点:

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与组织层级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系:同时,对内部控制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和充实,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拓展了内部控制。

扩展资料: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七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

2.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

3.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

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

6.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

7.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

根据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报告目标:对内对外报告的可靠性

经营目标:对风险做出适当反应,促进运营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合规目标:法律法规、商业行为的内部政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