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基因组储存了它的所有遗传信息,是它的隐私吗?是否因该得到保护,怎样进行保护
基因信息隐私权是隐私权的一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自己的隐私自由支配,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和用于公开的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人格权。(2)隐私权的客体便是隐私。
基因信息隐私权是一种特殊类别的隐私权,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基因信息自由支配,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和用于公开的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人格权。它的主体是自然人。因为隐私权与人的心理、情感、精神等人身要素密不可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不享有该权利,而个人基因信息本就是通过对自然人进行基因检测而获取的关于该人的基因结构、组成、排列、变异的信息,因此以其为客体的基因信息隐私权只能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保护手段: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宣传力度,破除对基因的迷信。基因记录了个人生命信息,但是其对人体的作用是在外在环境诱导下完成的。诸如人的性格、智力,或许先天的基因组成会有重要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培训。即使是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的携带者,也完全可以通过对后天的环境、饮食、运动的选择避免发病的可能。只有科学地看待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才能消除基因歧视的社会根源。人类染色体是人类的遗产;不论遗传特征如何,都必须受到尊重。这也是基因时代维护个体自由、平等以及尊严的最基本要求。基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了伦理的参与之外,法律的制约与平衡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法律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法律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在制度上保障主体遗传信息的隐私权,反对基因歧视。照通常的观点,一个人的基因组应属于个人隐私,其中含有什么致病基因或对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一旦泄漏,被检对象就可能在就业、婚姻、保险等方面受到歧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加以保护,基因检测就会受到拒绝。遗憾的是,对基因信息研究以及成果运用的规范,目前还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的争论,法律的调整和干预尚未正式启动,各国的立法也还没有明确将基因信息作为隐私而加以保护。基因信息的研究和应用带给人类社会的冲击越来越大,法律规范应提前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使之按照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一些危及人类尊严、情感乃至生存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