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审判里写的什么内容?
写的是一个叫做K的人,他本来是银行里的一个小职员,一个最普通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本来可以过着一种很安分的生活,他对周围的了邻居,房东等也没有什么恶意,相反不时还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却不明不白的被告知有罪,并接受莫名的审判,并最终因此而被剥夺了生命。
主人公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莫名其妙的被捕,他虽然自知无罪,但是仍然摆脱不了被捕的下场。奇怪的是,被捕以后,他可以自由的工作,生活。但是,K需要定期接受审判。K通过多方途径证明自己的无罪,找律师、法官、所谓的证人,然而最终一切都是徒劳的,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他始终摆脱不了自己有罪的指控。最后K被杀死在采石场,莫名的匆匆的结束了他这短暂的一生。
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欲读卡夫卡小说。我们先来看一看它所处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卡夫卡一生正处于奥地利近代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当时,在封建的哈布斯堡王朝通知下的奥地利社会矛盾尖锐,人们生活困苦不堪,种种难以克服的社会危机从各个方面敲打着王朝的封建统治基石。最终,在一轮又一轮的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封建统治最后归于瓦解,事实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和制度。但是,种种社会矛盾并未因此而烟消云散,同时又不断涌现出新的社会矛盾。在新旧矛盾的交织影响下,百姓生活更加动荡不安。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社会大动乱,大退步的时候,最容易异军突起的往往是文学思想领域。在当时社会混乱的情形下,像卡夫卡一样的小人物受尽了璀璨和折磨。同时,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影响了卡夫卡,使其拥有了独特的社会眼光。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周围世界,重新审视这个已经变形了的世界。同时用自己手中的纸和笔来表达自己对黑暗和不公的控诉。卡夫卡的小说中,惶恐,迷茫,不安充斥其间。这正是一个小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卡夫卡的作品中,既有其表达的愤怒之情,也有其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从众我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他对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对人的命运和本质的深切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未来的思考和求索。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主题比较曲折晦涩,思路和情节上断层较大,跳跃不定,使得读者阅读起来难度较大,在把握上存有较大的偏差。
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开始对明天都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是在这个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想要求得一己安分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一旦小人物们遭遇了压迫和不公,他们面临的往往是束手就擒,根本就无力反抗。就算是反抗,我下场也将是更加的悲惨。
《审判》中所描写的一切正体现了这一点。
从人物上来看,《审判》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K的人,他本来是银行里的一个小职员,一个最普通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本来可以过着一种很安分的生活,他对周围的了邻居,房东等也没有什么恶意,相反不时还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却不明不白的被告知有罪,并接受莫名的审判,并最终因此而被剥夺了生命、
从社会背景上来看,当时正处于封建统治结束,新兴资本主义上台的初期。看似一整套完整的社会法律体系和诉讼制度下,实则一切都是虚假的。国家机器保护的是上层资本家的利益,对于下层人民而言,尤其是像K这样的小人物,国家机器只是盘剥他们的工具,只是镇压他们的刑具。K至始至终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遭受审判,会最终被送上断头台。或许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他永远也无从知道,甚至他根本就不需要知道。
初读《审判》,我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读着读着就要沉沉入睡。但是越往下读,我越有很多思考,我想要将它读完的兴趣就越加的浓厚。我一直在想:究竟最后会不会给K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告诉他究竟是因何而犯罪的?最终,我的想法是徒劳而天真的,K的死亡将我对这个问题答案的深究的兴趣一起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读完整部小说,我还是有了不少感悟的!
小说的题目为什么叫《审判》。对此我有三方面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审判”是法律意义上的审判。但实则K的罪名是不存在的,K本身就是无罪的、清白的,所谓的审判只是黑暗社会制度下对人的一种压迫和榨取。统治恶势力想以一种莫须有的审判强加给无罪的社会小人物,想以此逼迫像K一样的小人物去行贿去钻营,从而统治者就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金钱和利益。小说通篇以审判为主线,实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莫大的挖苦和讽刺。
第二种理解是,“审判”是对人物心理罪念的审判。当时的社会是不公正的,统治者是黑心的,应当受到审判的是他们,是整个社会制度,是整个不公的社会现实,而绝非仅仅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这里的审判。实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审判,是对人们心灵上的拷问。当然,这其间,也包括对K的“审判”。因为K也绝非是一沉不然的,也绝不是一潭清水的。K也曾经想到过去通过不正当渠道来收买某些人,从而来证明自己无罪,他也曾经想着去和有夫之妇干一些登不上台面的勾当。
此外,对于“审判”我还有第三种理解。那就是这种审判最终将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而绝非仅仅是某几个人,某几个社会集团的。《审判》即是暗示着这个社会必将走向崩溃与毁灭,一切幻想获得特权与虚荣的阶层都将于这个社会一切消失的无影无踪,最终成为这个黑暗社会的殉葬品。
纵览整篇小说,有着不尽的惆怅和无奈。我对K这个人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也是感慨颇多。
首先,K是一个软弱的人。K得知自己被捕后,手中有一段类似于K的独白,“如果他去打开隔壁房间的门,或者打开通向客厅的门,也许那两个人不会有胆量来制止他,也许这是解决整个事件,使其告终的最简单的办法。但是,他们也可能会抓住他;他只要一被抓住,就会失去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拥有的优势。因此,他屏弃了快速解决的办法,选择了一种稳妥方式,听凭这件事情自然发展;于是他走回自己的房间”。另外在和法庭看门人的妻子的对话中以及后来大教堂里,包括在他面临死亡的最终罐头,K都有过踌躇犹豫,但是最终都选择了妥协和屈服。我不敢断定K的死亡正是由于此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一手造成的,但至少K的人生命运是与其的软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K又是一个不轻易屈服的人,他也有坚强的时候,也有过抗争。K也时时想表现自己的尊严和优势,即使有时候是荒诞不禁的。在家中,在法庭上,即使面临着事先串通一气的审判者和旁听席上的一群乌合之众,K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争辩和驳斥。他依旧向他们宣扬自己的见解,极力辩驳自己是无辜清白的。虽然他十分明白自己的所有放抗都是无力而惨淡的!
我们不好将卡夫卡的《审判》拿来与我们当今的社会一一对照。时代变了,强加的对比往往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其不朽意义就在于它对人类的文明有着难以磨灭的指导性意义。并不是说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在当下就是过时的,我们身上也会存在着小说中的影子。K一开始就被设定为有罪,然后他必须证明自己的无罪。这难道不正符合我们当今的某些社会场景么?
卡夫卡并未离我们远去,K或许就是你我。不可否认,《审判》中所阐述的现实情景在当今社会仍有发生。K的人性弱点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时特权阶层仍在我们的社会中招摇撞骗。虽然卡夫卡《审判》有的只是对现实一种白描式的铺叙,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社会问题解决良药。但是,作为一位现代所谓的文明人,我们有理由去从卡夫卡身上吸取抗争的理想。在面对现实的不公与摧残时,我们不应当仅仅只是引颈就戮,我们要用自己最大的抗争去获取最终的胜利。这将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胜利,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胜利。
希望K的鲜血没有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