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读的内容是苏力的《也许正在发生》

对《阅读秩序》的解读:试着追问秩序的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费孝通在论述“教化权力”时,没有以下定义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与思考,而是通过 我们能时时触摸到的方式表达,让人感到非常贴切和有力,即,“用筷子夹豆腐, 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 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 强制发生了权力”;从而更能体会他发出的这样感慨,即“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 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的园地。他闯进来,并没有 带着创立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 ”。 可是,在我看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感慨,即不仅仅这个世界主要不为孩子的方 便而设下的,即使在成人的世界中,秩序主要为有钱人、有权力之人社会精英的 方便而设下的 ,而不论在何等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当然也不是说这些精英们 可以任意而为,就相当于即使“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不能将自己从自己坐在 椅子上的状态举起来一样。作为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 从出生到成人的阶段,就 犹如在地图上的某个地方牢牢地被经线与纬线决定一样确定; 其只有一个任务就 是,在教化权力与横暴权力(这里仅仅指暴力后盾的意义)下反复习得旧有秩序 的各种规范,如果他能够“学而时习之”,并能“悦”,再“温故而知新”,就有了改造 旧秩序的可能,如果有机会或许秩序就变迁了。 这种观点对于一个法学人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从中体会一些什么呢?对这 些问题的回答,苏力的第二本书《阅读秩序》 ,在我看来,给了一些阐释和佐 证。但是,还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追问秩序,追问其内涵;或许在这时,我们 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苏力在“川上曰”的感觉! 在论述之前,应该做一点说明: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苏力专著有 9 本:从 代表著的角度看, 在我看来, 主要有五本,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即 、 《送法下乡》 、 《道路通向城市》《也许正在发生》《法律与文学》《阅》与《制度是如何形成 、 、 ; 的》不属于其中 , 《阅》可以说是承上(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启下( 《送法下 乡》 )的著作之一,值得重视。 但是,由于该书在我的阅读顺序中却成了倒数第二本,其中很多文章都已经阅读 过,而且这些思想在后来的著作中反复出现,早已“熟悉”,而且也写过一些书评; 如果再就其中的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思想展开讨论必然会不会有所增益。 为了让自 己在阅读此书过程中收获丰盛一些,笔者从该书题目以及结构入手予以解读,也 就是说我们要超越著作具体阐释的问题与内容, 从而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 同时, 正因为这些文章在其他地方出现过,笔者再一次感受到了虽然内容一样,但是进 行不同的组合,显示了另外一种组织结构的力量,就相当于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 元素组成,由于排列的结构不同而显示出的力量和性质的迥异。但是,虽然在论 述解读上超越该书的具体内容,在结构上予以解析时,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其中的 具体内容!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在此对《阅》的结构性解读肯定具有一些“构建”意味, 不一定符合作者原意, 因为当初作者在选编该书的文章时未必就这样思考或者就 是想传递这种思考于我们。 二、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观展现 首要问题就是,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的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项任务完 成后, 才有可能探求作者的秩序追寻的内在轨迹, 从而清晰地把握其秩序的内涵! 首先,苏力的秩序视野及其相互关系。 在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中,从来就包括两个部分,即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在 重要的 5 本著作中——笔者将其分为三类,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以及继之的 《送 法下乡》为一类; 《道路通向城市》与《也许正在发生》本来就被学者称为姊妹 书;第三类是《法律与文学》 ——都包括了两者,其在第一本《法治及其本土 资源》一书的序言就有所交待,“我的关注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这本书集 中了头三个方面的文章(即“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以及“法学研究的规范 化”;笔者注) ,只有关于法学的知识演变的几篇文章……没有收入这一集 子 ”——如果再粗线条些划分,就是两类,即关心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在《阅》 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表现: 最突出的展现是整体书的结构,第一编与第三编主要论述法治秩序问题,在第二 编中,在我看来,他主要不是讨论了别人的思想观点,而是对别人著作中的法学 研究进路、方法分析(有批评,有反对,有些只是“叙述”出来让我们自己分辨) ——在这四篇文章中,其分别表达了:认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研究类型学的不 足,提出了要以一些更具有弹性的分析性路径作为替代;阐释了法学研究的方法 与素养的关系;法学研究的视野应该放在“求助野”上,这里的“野”或许却又不仅 仅指农村;福柯如何分析与“构建”刑罚的历史。而且即使在第一编里也有关于法 学秩序的论述,至少在《法学的借鉴与发展》一文表达出来了。 作者对法学秩序的关注放在了与法治秩序几乎同等的地位上, 为什么呢?根据笔 者的理解, 或许他认为这两者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中》 在 提出的方法与素养的密切关系可以略知一二 ;如果具体分析,则是: 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是所谓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有 一本体现象的出现,方法随之而来,只不过有时我们不能没有注意或者还没有发 现而已;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方法论本身就有可能成为本体论的一部分,因 为方法与本身的划分不是时时刻刻都是泾渭分明, 在楚汉河界之间存在着一个模 糊的区域,只有在各自界内才是清楚可辨的。也就是说,两者不仅仅具有工具性 的特点,而且法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是法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思考与反 思法学研究的过程中,造就了对法治秩序思考的自觉,而且通过不断的方法论反 思,将方法融入到了法治秩序本身之中。在这一点上,在国内法学界中,这么做 的学者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而且苏力的这一点好像也没有引起很大 的反响。 在《阅》一书中表现为,即其次,追求秩序的线索或历程:联通着法治秩序与法 学秩序。这一点,作者在最后部分间接地表达出来,“书中的文章大致地分为三 编,标准是形式上的,但不严格。‘秩序的阅读’的文字随笔、议论的性质;‘阅读 的秩序’收入了四篇书评;‘阅读与秩序’是三篇较长的学术性论文 ”。现在就对之 解读,如下: 第一,在第一编“秩序的阅读(着重号原书上有,笔者注;下同)”中。这一编告 诉我们,在我看来,就是在已经“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苏力语)”的苏力 个人对生活的、现实的秩序的提出的自己的解读,在此解读的过程中,其没有借 助别人或者很少借助别人,仅仅是自己的“朴素的、原初的”一些想法。就犹如一 个孩子,比如说在电视上常见的一个公益广告,看见他妈妈为奶奶洗脚,就自己 端一盆水为自己的妈妈洗脚一样, 非常自然和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对现有秩序的看 法;那个公益广告,我相信,主要不是展示给孩子的,而是给已经有孩子或者即 将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的。在文章中,以注释少(证明很少借助别人) 、篇幅相 对短、 思考的“随意性”与“瞬间性” 证明了思考的“朴素性与原初性”) ( 为表现出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在此的解读就不深刻,比如说,在安徒生童话之《皇帝的 新装》中的孩子的观察是全场人物最为深刻的。如果再具体到这些文章,可以发 现,首先从注释等形式上看,只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一文的注释最多 , 达到 20 多个(而在第三编最少也是 50 多个) ,其他文章最多才 6 个;从其理论 的主题看,主要是阐释自己的元初观点和态度,在这里,笔者就仅仅以《阅读中 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一文为例 做一阐释: 作者从语言秩序联想到市场经济秩序,以前者以读者是否读懂为标准,从而认为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有序的标准以人们是否接受为标准;又以文章初稿需要修改, 从而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也是一种草稿,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参与修改,特别是 知识分子参阅的修改、甚至仅仅是解读这篇文章,发现文章的章法结构 ;最后 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分子表态,也是自己的表态(特殊性) ,即给自己的任 务——“阅读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秩序,理解那些已经发生的或即将 发生的实际的制度变化 ”。简而言之,有三点,前提,语言与秩序的可比;论点 一,判断语言有序的标准到秩序的标准;论点二,文章的可修改性,到秩序的可 “修改性”——自己阅读秩序。 这就是对秩序的最直观表达,所以苏力对之“定性”为具有随笔、议论性质! 第二,在第二编“阅读的秩序”中。前面已经提到,孩子们处在教化权力的“治理” 下,其表明一个孩子成长不能仅仅凭借自己对生活、社会的直接观察做出自己的 思考;同时也需要,甚至更需要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有些强制的意味)以做出 思考。同样,即使一个成人,一个被“嵌在生活中”的成人也需要借助他人的观察 才能更理性,使自己不会表现出被一些带有偏见的激情行为。具体到第二编,则 论证如下: 这一编由 4 篇书评组成,书评,顾名思义,是对一本书阅读后的评价;而我们不 可能对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都写作一篇书评,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 只能对在作者看来非常重要或者至少对其有一些触动的著作写一些书评——根 据苏力的标准,在对象上,“……以学术著作为主,但不排斥教科书性质的著作; 但是必须具有学术的意义 ”。从这四篇文章看, 《法律的文化解释》《美国学者 、 论中国法律传统》以及《训诫与惩罚》三本在今天也是非常有质量的著作; 《农 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一书虽然没有读过,但是该书在 1993 年出版,却 在 2004 再版 ,可见也是一本有质量的书籍,至少可以说,在苏力写作该书时 是一本有质量的著作。 有质量的专著才是一个他人对 (现有或者未来抑或过去“建 构”的)秩序的认真、理性,虽然未必是都是真理的思考,而且不仅仅是秩序本 身的思考,也是其研究方法与进路的展现;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不仅仅可以吸收 期间闪烁的思想火花,更能内化方法的思考——吸收或内化的最精致,也是最正 式的表达方式就是书评。 笔者将以《法律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个评析》与《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 为例, 将苏力从他人著作吸收或内化的过程展示出来:虽然前文是对梁治平的《法律文 化解释》的解读,其实涉及了梁治平的主要著作——或许只有对其主要作品有大 致的理解, 才能完成这样的评价——该文主要对梁法律文化研究范式的几次转变 (三种范式)以及转变的原因作了一个深刻地评析,不仅仅看到优点,也看到不 足,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提出要以一个具有弹性的分析工具从事法学研究;后 文针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反思, 认为法学研究方法不是运用的而与法学素养联系 在一起的,是在不断思考过程中形成的。用孔子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前者主要在于“见贤”,即使在“不贤”中,也是***勉;后者对美国学者“见贤”, 而对国内将方法错置的观念,“见不贤”。 这一编主要是对法学研究方法的表达,属于法学秩序的内容;苏力不仅仅吸收他 人关于秩序的思想(可以从改编的最后一篇文章得到很好的例证) ,更在于内化 别人在法学研究方法,让法学秩序成为了法治秩序的密切组成部分,比如说将方 法与素养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是其显著特点。 这就是对他人(解读的)秩序的阅读,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武装自己! 第三,在第三编“阅读与秩序”中。牛顿有一段众所周知的话,其大意是,如果说 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即使不需要取得牛顿那样 的成就,我们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以看得更远,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自己 的思想与行为有一个理性、深刻地表达: 对于一个小孩来说,他的唯一任务就是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借助别人的 力量,适应着社会,表现着自己独特的能力;对于成人来说,其如果要更好地适 应社会,改变自己的境地,可能除了自己的直接思考外,更要借助别人的思考。 但是,仅仅借助别人,而没有内化自己,而且进行再思考,那么我们的行为只是 复印而已,而不可能创新,让自己的理性行为具有区别别人的独特性。最终形成 了自己个人的新秩序。 具体到本书的第三编,有三篇文章,都是长篇学术论文(这主要是和该书的其他 文章比较而言,如果与作者后来的其他的学术性论文,都差不多;当然与中国法 学界其他学者相比,绝对不算短篇) ,是作者自己对法治秩序理性、深刻的思考 后形成的表达,具有自己独特的标记了,无论是研究进路的法学研究方法,还是 其思想观点的表述,而且前者内化在了作者的表达中。笔者将以《现代化视野中 的中国法治》 为例,做一解读:作者在《阅》一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对自己在学 术研究中的立场表明,即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理解制度的变化 ;此态 度决定了其“借口”——其实也是传递(其实,也就是在说这是该文的一个重要的 结论)——“秩序的真正形成是整个民族的事业…… ”,没有对中国的法治秩序提 出一系列的且慷慨激昂的制度设计;而是秉持其一贯在他人“借来的”法学研究进 路(难道没有为内化自己的一部分?) ,主要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方法与进路, 分析了两种“法治”秩序各自的合理性以及其转变的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具体到 中国语境,只是这些难题的放大而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看不见纯粹别人的经验与观察了,不仅仅将自己初步的 思考,而且还将别人的全都融入了,分不清到底那部分是自己的(最初的思考) , 那部分是别人的,而是再次思考形成的独特思考标记! 苏力的一个新秩序形成了! 再次,我们需要分析苏力视野下的法治秩序的内涵了!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阅》一书的结构归纳出苏力个人关于秩序内涵的 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自己直接对秩序的观察,第二个层次就是通过理解他 人对秩序的看法的领悟(和第一个层次差不多,直接感受,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 第三个层次,就是前两个层次不断“交战”的结果之呈现,新秩序的形成。这一个 过程还可以从同样是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瑞华老师的一段话中体会到——虽然其 是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展示了苏力个人秩序的一部分) ,也是对最终(或者 已处于“复杂”的)状态的分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们获得知识的 两条必有之路。要做出学术上的贡献,我们一方面需要博览群书,站在本学科理 论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还应对中国社会有真切的了解,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论回 应 ”。但是如果予以简化就可以了,行路(肯定是先有行路,一个人不可能现有 读书,这是人的第二行为)→(不足而)读书→学术贡献。 不过,对这一秩序的三层内涵有一个大大的前提,这是作者自己设下的,也是其 独特的标记,即仅仅是阅读秩序;换句话来说,苏力在展示阅读中秩序的三层内 涵,发现秩序中的章法结构! 但是, 秩序的三个层次能泾渭分明吗?当一个学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其关注的秩序 时,自己在表达秩序第三层涵义时,它以“退化”到第一层涵义;其中的结论与思 想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利用的工具,再以他人的思想碰撞,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他 人,注定又滑向新的关于秩序的第二层涵义;最终又形成新新的秩序!这时,我 们才能真切体会苏力关于“川上曰”的感慨 ,这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但是,在我看来,要对这种感慨与体会内化或者有进一步的体会,我们最好还是 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考察苏力对秩序思考的三个层次, 这就是下一部分需要论 述的问题! 三、从自然秩序到人类社会秩序 在“宇宙大爆炸理论 ”的解释下, 宇宙在 150-140 亿年左右有一个比针尖还小的 点爆炸,产生了时间、空间、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在时间与空间 中形成了星系、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物质。有成千上万个星系,我们所在 的银河系只是其中普通成员之一,拥有超过 2000 亿颗恒星星体。太阳,作为恒 星中非常普通的一员处在银河系猎户臂的位置上,大约在 50 亿年前诞生了;大 约在 46 亿年,即太阳 4 亿年岁时,作为太阳系的一个较小行星诞生了 。 地球虽然在 46 亿年前形成,但在当时却是一个“火球”,表面温度达 5000 度,经 过若干年的冷却,地球终于冷却下来,在 20 亿年前出现低等的生物 。人,作 为一个生物种,出现在 600 万年前,不再是猿,在 400 万年前可以站立,20 万 年左右出现现代人的祖先,在 10 万年前人类的基因确定,从基因上看,人类演 化停滞了 ;这是人类的生物进化史,其文化史——在我看来,就是人类以自己 的思维方式作用于自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2000 年 。 可以 12000 年为界,之前是纯粹自然秩序的演化过程,没有人的主观参与;虽 然人的诞生已经几百万年,也仅仅是作为生物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在大自然 中的作用或许与银汉鱼差不多 。 这是一个“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的时代, 一个自然秩序的时代, 也是一个“静 止”的,没有“声音”的世界和宇宙。 在 12000 年以后,整个世界中,只有人开始躁动不安,开始将这种躁动表达出 来, 因为人口的压力, 人类走出了采集食物阶段, 走上了农业与游牧业的阶段 (大 约在 10000-2000 年) ;而后者,特别是农业受到自然环境的巨大制约(在当 时尤如是) ,人类更需要计时以安排农业,就接受了月亮的诱惑——月的圆与缺 变化频繁,且有规律,有一天有人说出了“月有阴晴圆缺”的句子,就成为人的第 一个计时单位,继之而来的是,发现四季的更替,又发现星期,最后时刻、分以 及秒等计时单位 。有了计时工具,人类能够更好的安排时间、事务,就有了更 就产生了一部分专门整理认识自然世界的人, 多的时间, 有一部分人“闲”了起来, 比如说僧侣阶层或祭司阶层——他们都是通天之人,把握着神秘的力量,由此而 获取了权威;当战争开始时,世俗之人的另一部分,获取了几乎同等的力量,但 是却消灭不了对方(僧侣阶层) ,在社会有剩余产品时出现了两者的***同统治, 最终形成社会与国家 。 这是一个被自然秩序决定,有人类文化参与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是一个“喧嚣”的 时代,“狂奔”的时代! 社会秩序的形成,改变了原来自然秩序的结构,促进了效率,从而创造了“新”的 自然秩序, 与原来的自然秩序一起组成现在的自然秩序——一种带有人类印记的 自然秩序;它又决定着人们新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对新成长起来的那部分人来说 更是如是!这就是人类社会诞生后,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相互促成的过程,而且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秩序观念在注入自然秩序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当然,在另一 个方面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将社会秩序当成了全部,自然秩序成 为一个无足轻重或者很不需要提及的问题;人们也因此很狂妄,以为自己可以为 所欲为) 。 其实,上述就是关于社会秩序三层内涵的论述! 其实,自从有了人类认识自然秩序后,自然秩序与人类秩序各自演化以及自然秩 即“层累说”。 序与人类社会秩序相互“重叠”演化可以用一个历史学上的术语表达, 其本意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远古虚构的历史, 其主旨——根据启良的叙 述有三,即“(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 物形象愈是高大; (三)即便对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是否属实尚无把握,但亦可 知道它在传说中的最早情况” ——而我则用其相反之义, 不在于具体事实的真实, 而在于这些事实所体现秩序的“真实性”,而且还将之延伸到(有人类参与后的) 自然秩序中;具体说来,即第一,自然秩序越到后来期间的人类印记越浓重,但 是绝对达不到自然秩序等同于人类的印记;第二,社会秩序愈到后来,社会关系 愈丰富、复杂,层次也越来越多,需要把一些基本秩序当成常识把握(一般不能 被怀疑,成为人类的第二个“自然”秩序) ,成为认识复杂秩序的有力工具;愈到 后来,也具有一种昂格尔所谓的“历史包袱 ”;第三,自然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 相互“重叠”演化愈到后来愈分不清,谁是自然秩序,谁是社会秩序,就犹如事实 与价值的关系,或者以苏力在论述法官如何认定事实与法律时(其实就是他接着 阐释的事件的社会格式化问题)的话表达也恰当,即“事实,还是法律? ”。 笔者,在这里,极力阐释自然秩序、社会秩序的形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的事实,不仅仅表现了现在社会秩序的三重涵义;还在于表达一个人在一开始就 想或者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一种秩序、 制度的不可思议性——笔者深深地感 受到了苏力在《阅》一书中所说的“川上曰”的感触!——因为: 从人作为自然秩序的组成部分来说。作为地球的 60 亿分子一(如果加上自古以 来的人类,就更为渺小)在整个人类群体中很渺小,相对于地球来说就是可有可 无,同理地球相对于太阳来说很渺小,太阳相对于银河系来说可有可无,银河系 相对于宇宙同样如是。还可以进一步说,人类相对于地球这个自然秩序,地球相 对于银河系(还不说宇宙了)就相当于篮球上的一个蚂蚁(甚至相当于一个大海 里的一颗针) ,当两个篮球相撞时蚂蚁随之抖落或者死亡;在 6500 万年前,地 球上还没有人类,属于恐龙的世纪,结果一个小行星撞上地球,恐龙就消失了 。 虽然人类已经对自然秩序的认识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还在 太阳系内,人最多还只是到月球而已,而且就那么一、两次;也就是说,目前人 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感,从而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它们! 从人作为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来说。 人类社会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虽然相对于地球 而言显得太渺小,但是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绝不是一个非常短的日子。在人 类秩序的层累中,已经形成了需要我们分层认识的格局,也就是说形成了让一个 人望制度兴叹的格局。不过好在人类制度秩序本身就没有的,是依附于自然秩序 的,我们或许可能在认识自然秩序中分清我们的错误,目的不是为了重新来过, 而是在以后的制度层累中少犯错误或者改正可以改正的错误! 无论是想改正还是 少犯,前提是认真阅读这些秩序! 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除了一种即刻的“曰”外,还能干吗?我们就一起去体会苏 力如何将这种舒畅、激情的“曰”表达出来的! 四、体会“川上曰”的感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阅》之代序《川上曰》一文是苏力一篇学术反省的文章,是对一些关心他的人 质疑其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在后面论述 的一种“川上曰”思考——的回应。在文章中,其提出了两点理由表明其将继续秉 持一种“川上曰”的学术进路,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川上曰”的特点(与 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 ;其二,在西方文化中,作者所理解和接触的西方文化就 是一种反基础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而不是那些的政治学、哲学与道德学的观 点与理论。这与一般学术人的学术态度和进路(中国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法学研究 进路,现在的学术研究都是在西学东渐后出现的,是中国传统与西方形形色色研 究进路的不同结合, 而我们常常将之视为了一体, 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对照非常强烈,因为他们一贯秉持着另一种进路(这本来也是中国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