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男女平等
发展过程:旧时传统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夫妻间男为女主,可随意打骂休弃。在建国以后,随着文化教育和集体生产的发展,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学习和劳动,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男女平等互助互爱之风大大发扬。
南宋,袁采 《袁氏世范》睦亲:“男女本应平等对”是男女平等一词在汉语字词当中的首次出现。清代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也提出过男女平等。
1924年,在湖南主政的赵恒惕推行“立宪自治”时,唐群英与王昌国、葛健豪等首倡恢复湖南联合会,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终于使湖南省宪政委员会同意在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无论男女,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十一岁以上男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受义务教育以上的各级教育权。”
扩展资料:
古代的男女地位:
先秦汉初时期,男女社会地位相等,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时整个社会民风开放,对女性同胞还没有后来的那些的禁锢与束缚。自由恋爱甚至私会野合比比皆是,翻开《诗经》会发现,那时的社会比现在所谓的男女平等社会还要男女平等。
历史上著名的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甚至汉武帝的母亲王氏,不仅在在嫁于帝王之前有过婚史,甚至都有有的还有个拖油瓶的前夫之子。这在现代社会也会引起议论的现象,却在帝王之家没有受到阻挠,可见当时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尊重,男女地位之平等亦可想象。
孔夫子创立儒家之初没有对女性不公,歌颂男女平等的爱情观的《诗经》是他亲自编修的。“始作俑者”是董仲舒,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封建专治体系的设计者,他的“三纲”思想彻底的使女性成了男性的附属品,男女双方本来和谐的关系慢慢向着对立面演变。
到了后来,一道道枷锁、一次次束缚,使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由于当时教育资源的垄断,大部分女性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悲惨命运,完全听从了男性私欲的摆弄,几乎完全没有一点异议与抗争。
百度百科—男女平等 (男女两性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