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何晶,赵红兵,邵铭,陈广梅,万凌峰,陆原

内伤发热, 是以内伤为病因, 气血阴阳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临床比较常见。 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结核病、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引起的发热。

1 病因病机

早在《内经》就有内伤发热的记载, 汉代张仲景开始对内伤发热病因、病机、治法有了详细论述。 明代王伦在《明医杂著》中最早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内伤发热, 是阳气自 伤, 不能升达, 降下阴分而为内热, 乃阳虚也”。 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有了完善和深入。 中医认为内伤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内伤饮食、劳倦、情志、病后续发等。 其发病机理为痰湿、气滞、瘀结、气血阴阳亏虚。

1.1 痰湿

关于痰湿致热,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 风论》中云:“诸痰于膈上……或时发潮热”“诸痰在口,上焦毒熏于头者……涕唾稠粘, 或咳嗽喘满, 时发寒热”。 首述了痰证发热。 至汉代张仲景明确提出, 湿邪可致发热,“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湿致热皆因脾胃受损, 运化失职, 痰湿内生, 郁而化热, 进而引起痰湿郁热。 痰湿患者可夹有气滞、血瘀、阴虚等病理变化: 痰湿阻滞气机, 气滞则血瘀, 血行不畅, 瘀血内停, 导致血瘀; 湿热蕴结,耗伤阴液, 阴液耗损, 形成阴虚。

1.2 气郁

因情志抑郁, 肝气不疏, 气郁化火而发热, 或恼怒过度, 肝火内盛, 导致发热。 正如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 又言“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郁发热者或因气郁化火, 或因肝火内盛而致肝郁发热。 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病理变化。 气滞于机体某一局部, 可使经脉之气阻滞不畅, 血运受碍, 形成瘀血; 气机郁滞不畅, 则可致津液代谢发生障碍,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输布,从而水湿内聚, 发为痰饮; 气郁化火, 火热伤阴, 耗伤阴精, 又可合并阴虚等病理变化。

1.3 瘀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 中对瘀血致热症状描述为“身外凉, 心里热, 故名 灯笼病, 内有瘀血”。 简洁形象地阐明了灯笼病的症状和病机。《灵枢· 痈疽》中论述到血瘀发热的病机:“营卫稽留于经脉中, 则血泣而不行, 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 认为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为瘀血产生,阻滞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壅遏不通, 导致发热。 此外, 瘀血发热与血虚失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正如《医门法律· 虚劳论》中述:“血瘀则新血不生, 并素有之血, 亦瘀积不行, 血瘀则荣虚, 荣虚则发热”。

1.4 气虚

《素问 · 调经论》中提出“气虚则内热” 的病机是“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腕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这是劳倦内伤、脾虚发热的理论基础。 李东垣最早提出“气虚发热” 概念,究其因“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则脾胃乃伤, 喜怒忧恐, 损伤元气, 即脾胃虚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难经· 四十九难》:“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其病身热而体重, 嗜卧, 四肢不收, 其脉浮大而缓” 的记载, 描述了气虚发热之因和症。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中明确提到气虚发热是“有根之火浮于外而发热”。 因此, 饮食失节, 劳逸过度, 忧伤思虑损伤脾胃之气, 皆可导致气虚。 气虚而虚阳外越,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 或为气虚而卫外不固, 营卫失和, 发为热。 郑学宝等[1] 认为气虚发热的产生有3 个环节: ①中气虚弱, 运行无力; ②升降之机受阻;③气机郁滞生热。 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 气虚则直接影响着血与津液的生成、运行, 以及防止其无故流失等方面, 因 而气虚会导致血虚; 气虚亦会引起津液不足, 形成阴虚等病理变化。 因“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盛则血行滑疾,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 运行涩滞, 脉络瘀痹,形成瘀血。

1.5 血虚

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血虚发热病机:“血虚者, 发热汗出, 以血不配气, 则气盛而外泻也”。 又如《证治汇补》 说:“血虚发热, 一切吐衄便血, 产后崩漏, 血脱不能配阳, 阳亢发热者, 治宜养血”。 因此,血虚发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 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 阴血亏虚,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血能载气, 人体之气大多存在于血液之中, 血虚亏少, 则血中之气亦少, 因此血虚则气虚; 精血同源, 故血虚不足属阴气不足重要方面, 血虚则阴虚。 营血亏损, 血枯不荣, 则脉道涸涩, 血行不利, 日 久成瘀。

1.6 阴虚

《素问 · 逆调论》 云:“阴气少而阳气胜, 故热而烦满也”, 为阴虚发热的理论依据。 关于阴虚致热的病机, 吴鞠通认为是“真阴欲竭, 壮火复炽”。《证治汇补》言“有劳心好色, 内伤真阴, 阴血既伤, 阳气炽盛, 发热不止, 向晚更甚”。《景岳全书》 提出“凡虚火证, 即假热证也, 阴虚能发热, 此真阴亏损, 水不制火也”。 在《格致余论· 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中云:“阴虚则发热, 夫阳在外为阴之卫, 阴在内为阳之守, 精神外驰, 嗜欲无节, 阴液耗散, 阳无所附, 逐致耗散于肌表之间, 而恶热也。 定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 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详细解释了阴虚发热的病机与治疗原则。 故热病耗伤津液, 或久病损伤阴精, 或五志过急化火伤阴, 或大汗、大吐、大利, 或癌病日 久耗伤阴血, 或滥用温燥药物, 或用化学抗癌药或放射线治疗, 皆导致耗伤阴液、阴不制阳, 阴亏则阳亢而生内热。 阴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与血又可相互转化。阴精亏虚, 化血不足,血液不充, 滞而不行; 阴虚生热, 热灼血液, 血受热煎而凝, 皆可形成血瘀。

1.7 阳虚

素体阳气不足, 或寒证日 久伤阳, 或过用寒凉,以致肾阳虚衰, 阴寒内盛, 或为戴阳, 或为格阳, 虚阳浮于外而见发热。 正如《医碥》言:“阳虚谓肾火虚也, 阳虚应寒, 何以反发热? 则以虚而有寒, 寒在内而格阳于外, 故外热; 寒在下而戴阳于上, 故上热也, 此为无根之火, 乃虚焰耳。” 又如《景岳全书 · 火证》 云:“阳虚者, 亦能发热, 此以元阳败竭, 火不归元也。” 因此阳虚发热多因寒证日 久, 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 阳气虚衰, 浮散于外而发热。

2 治 疗

2.1 清化痰(湿) 热

根据本证形成中痰、湿、热等病理因素, 治疗用药包括清热药、化痰药、利湿药三大类, 清热药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化痰、泻热通腑、清热开窍之分。 清热解毒常选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加减, 药用: 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土茯苓、鱼腥草、败酱草、射干、白头翁; 清热凉血药常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减, 药用: 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清热利湿常选黄连解毒汤、三仁汤加减, 药用: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薏苡仁、滑石、通草等;清热化痰常选川贝、瓜蒌、竹茹、桔梗、前胡等; 泻热通腑常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之阳明腑实证, 常选大承气汤、泻心汤等加减, 药用: 大黄、芒硝、番泻叶、黄连、枳实、厚朴等; 安宫牛黄丸为清热开窍的代表方, 药用: 牛黄、 麝香、 水牛角、 冰片、 朱砂等。

现代研究认为[2] 该方还可降温、降颅压, 减轻脑水肿, 改善局部循环。化痰药常选半夏、南星、皂荚、海藻、昆布、礞石等。 治痰的同时常需配合理气药同用,《景岳全书》指出“善治者, 不治痰以治气, 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顺矣”。 气与痰相辅相因, 气郁痰生, 痰随气行, 气因痰滞, 痰气绞结, 上逆下降, 达外阻内, 无处不至。痰聚则气滞, 气顺则痰消, 故祛痰中酌加理气之品,以调畅气机, 气机通畅则痰易消。 故治痰须先调气,治其运动之根本, 杜绝生痰之源头, 使新痰不生, 已成之痰可因气畅而输化, 治痰以调气为贵。

利湿当从宣肺、利尿、通便治之, 正如《金匮要略》 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又言“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 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宜大黄消石汤”。 常选茯苓、泽泻、藿香、佩兰、茵陈、金钱草、冬瓜皮、桑白皮、杏仁、大黄之品。 当然“治湿勿忘健脾”, 适当选一些运脾、健脾药物: 薏苡仁、苍术、扁豆、莲子等, 脾胃的运化、升清降浊及统血功能恢复, 则内热易退, 理脾则百病不生。

2.2 行气

内伤发热的机制, 中医认为关键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出现了障碍, 其枢纽就是肝和脾,因此调理肝脾即调理气机,此乃治疗发热的重要环节, 所以行气是治疗发热的必须方法,肝气疏则郁热化,常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 丹皮、栀子、柴胡、陈皮、木香、枳壳、佛手、香橼、郁金、黄芩等。 因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如兼有血瘀,可用桃仁、红花之品; 如兼有痰凝, 可用半夏、南星、橘红之类; 如兼有阴虚,可选生地、玄参、麦冬养阴。

2.3 活血

无论何种类型发热, 都会煎熬血液, 使血液黏稠, 血行不畅, 瘀阻经脉, 因此活血化瘀也是每一种证型发热的必然用药。《医林改错》 指出瘀血发热常表现为“身外凉, 心里热”“晚发一阵热” 以及午后和前半夜发热等情况。 代表方如血府逐血汤。 活血药的选用分四类: ①凉血活血: 旨在清除血中瘀热, 使血脉通利, 瘀热得清。常选赤芍、丹皮、水牛角、紫草、寒水石等。 ②养血活血: 瘀血日 久必耗阴津,使用养血活血药, 养血而不助热, 活血祛瘀滞。常选:丹参、当归、鸡血藤等。 ③软坚活血: 瘀血久结, 必形成症积, 但需注意防止过量出血的弊端。 常选鸡血藤、夜交藤、鳖甲、龟板、地龙、僵蚕、水蛭、蜈蚣、全虫、炮山甲等。 ④温通血脉: 血遇寒则凝, 得热则行,活血必须温通, 使血液运行加快, 瘀结得消。 常用中药: 桂枝、干姜、附子等。 另外, 临床可根据瘀血成因适当配伍行气、散寒、益气、养阴、温阳之品, 瘀血去, 新血生, 热自 除。

2.4 补气

治疗的关键是补中益气, 甘温除大热, 甘温之品补其中气, 升其中阳。 常选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前方是升阳益气的代表, 又是甘温除热之良方。 李东垣强调“补脾益胃, 升发阳气, 特别强调阳气的生长和升发的一面”, 认为谷气上升, 脾气升发, 元气充沛, 阴火才能潜藏。 黄芪建中汤亦是一张补气良方。 张冀徽[3] 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36例, 临床治愈19例, 占 52.8%; 显效10例, 占27.8%; 有效5例, 占 13.9%; 无效2例, 占 5.5%, 总有效率为 94.5%。 临床选择补气药时要慎重, 虽气虚所致发热必须益气, 但过于温燥之药, 更易助火, 因此在选药时尽可能选择气味平和的补气药, 当然也要依据具体病情、气虚程度的轻重选药, 如气虚较轻常选薏苡仁、山药、扁豆; 气虚较重常选太子参、黄芪、白术等。 且在补气时必须要配伍行气药, 使虽补气不至于滞气。 夹有瘀血者配合活血药, 有阴虚者配合养阴药, 有血虚者配合养血药。

2.5 补血

补血养血是治疗血虚发热的治则, 常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加减。 药用: 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炙甘草、白术、茯苓等。 血为气之母, 血虚可伴有气虚症状, 所以上两方均在补血同时适当配伍了补气药, 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 的。 陈明波[4]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41 例, 并设对照组40例, 观察1 疗程( 6 d)。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总有效率为97.5%。 精血同源, 血虚则阴虚, 补血同时适当配合熟地、玄参、枸杞子养阴; 血虚则血行不利, 日 久形成血瘀, 养血同时适当配伍丹参、当归、郁金、三七活血养血, 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 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益气养阴。

2.6 养阴

阴虚发热的治疗,《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中云:“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 应“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的治疗阴虚内热的大法,一直为后世所遵循。 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论:“阴虚发热, 壮水以平之”。 常选用《证治准绳》清骨散、青蒿鳖甲 汤加减。 药用: 青蒿、知母、胡黄连、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鳖甲 等。 王少波[5] 用清骨散加减治疗74例外科术后发热患者, 5 d为 1 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8 例, 有效13 例, 无效3 例, 总有效率95.95%。 临床根据各脏腑阴虚的不同, 养阴药选择也有异。 养肺阴常选麦冬、天冬、百合、北沙参等;脾胃之阴常选太子参、西洋参、山药、玉竹、黄精; 肝肾之阴常选白芍、酸枣仁、山萸肉、女贞子、生地等,在应用养阴药的同时要适当配伍活血药、温通药, 以防滋腻过度。

2.7 补阳

补阳药一般又通称温补药, 实际上要分清温阳与补阳的区别, 温阳药是具有温通阳气的一类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等, 补阳药是指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 如肉苁蓉、巴戟天、杜仲、蛤蚧、海马、沙苑子、益智仁等。 对于阳虚所致的发热一般不选用温通药, 因为温通并不能补益虚损。 而且在应用补阳药的同时一定要适当选用一些养阴药, 一方面遵循张景岳“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另一方面阳虚的患者, 阴液必然亏损, 所以必兼顾养阴。 常选《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加减。 药用: 附子、桂枝、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等。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补益元气; 便溏腹泻者, 加白术、炮姜温运中焦。

概言之, 内伤发热临床分虚、实两类, 以虚证多见, 虚者宜补, 应根据气、血、阴、阳的虚损情况立法遣方, 实者宜泻, 根据痰湿、气滞、瘀结等病理因素分型论治, 对虚实夹杂者, 当分清主次, 适当兼顾, 切忌一见发热就用辛散或苦寒之品, 而犯“虚虚实实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