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小组访谈法对主持人的素质有何要求

一. 语言功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则是广播电视的鲜明特征。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适应传播对象也就是服务对象的要求,而且对全民族的语言水准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一切都是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语言表达基本功层面的普通话水平,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和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层面的明晰性、交流性和艺术性。而较好的声音条件是指声音有较好的弹性和磁性,能够把声音的高低、疾徐、强弱、刚柔、厚薄等在不同的节目、不同的作品中运用自如、张驰有度。

当然对于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仅仅具有有魅力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 。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壳。那么,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内容,用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感情色彩来表现自我、展示能力,让受众听着入脑,透过个性化的语言充分感受到智慧的力量是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记得在当的十五大召开前夕,《焦点访谈》播出了14集专题片《中国之路》。在第四集《海纳百川》结束时,白岩松说了这样一番话:“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中国引进资金,也在引进竞争;引进朋友,也在引进对手。当古老的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一声:欢迎您。更重要的是,是要对门外的世界说一声:我来了!”雄健的气势,明快的节奏,形象的比兴,铿锵的话语,生动的活画出中国改革开放中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民族自信,听罢,不由人深思而振奋。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缓冲剂,可以最敏捷的方式沟通情感,融洽气氛,化解矛盾,同时还表现了善用幽默者的才华和智慧。于是崔永元《实话实说》中的幽默给人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在节目中谈及朱擐这种鸟时说,“这种鸟在世界上还不到60只了,比地球上的总统还少。”通过把珍惜鸟类与总统的比较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又比如在节目中,有一位女观众说“我下岗了,希望找一个工资较高的,工作不累的,离家又近的单位。”崔永元听后,故做理解的说,对,咱们让单位搬的离你家近一点。在大家的笑声中,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委婉而又含蓄地点出其愿望的不切实际。2

播音主持是一项知识吞吐量极大的工作,除了具备一定的普通话的业务功底,掌握本民族语言之外,还应该着力提高外语水平、国际意识和人文精神。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需要。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对社会生活不仅要深入,更需要学会做一个冷静、清醒的观察者。如果沉眠于喧闹的市井生活,沉醉于交际应酬,是无法真正而深刻地理解社会、品味生活的。

例如湖南卫视的《名声大震》节目中,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主持人李湘由于外语水平不够,中途不得不由精通外语的陈鲁豫接替,对节目,对受众都是有一定不良的影响。有人说记者是一个杂家,在我看来,主持人更应该是。

二. 作为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除了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

这种文化修养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节目掌控自如,游刃有余。播音员主持人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文明的承传。这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精神,是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因而,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同所有传播者一道肩负起这份责任,使中国的优秀文化世代相传。同时,中国还需要吸收外来文化。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民族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其他民族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必须广泛地加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不管是继承传统文化,还是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承担语言交流任务的播音员主持人都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记得在央视青歌赛,原本就对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不高而感到惋惜,但令我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在选手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时,有一个答案叫李白<将进酒>,主持人读成“jiang进酒”,可笑的是,选手也跟作读“jiang进酒”。幸亏余先生及时纠正,应读作“qiang进酒”。然而类似的情况时在主持人身上时有发生,有的还闹出了笑话。3

可是从某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文化素质问题--文化底蕴浅簿。相关部门应完善考核制度,注意加强对主持人文化素质的培养,另外最主要的就是主持人应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在观众心目中,主持人就是从全国各地选拔的优秀人才,不可能犯低级的错误,然而主持人不时犯一些低级错误,令观众失望,甚至使观众对政府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表示怀疑,这样就会影响政府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会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主持人该主动给自己充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让观众佩服、让观众喜欢的合格主持人。

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还应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为了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人们生存的权利,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勇于坚持正义,抨击邪恶。现实生活中可能时时充满着诱惑,要想抵御名与利的诱惑,需要用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良知来约束自己。播音员主持人被认为是炙火可热的职业,在其笼罩的巨大光环背后,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与职业道德精神相背的种种表现。比如,个别人热衷于出入商业社交场合,把自己的面孔当作一种通行证,在社会关系的交际网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个别人抱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心理进入播音主持界,企图“过把瘾”就走……这些表现与国家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大众的要求都是格格不入的。

记得《艺术人生》一期特别节目《2005理想》,邀请来自中央台和地方台的五六十位主持人,并对临时搭配起来的六组王牌组合进行了妙趣横生的访谈。

白岩松、杨澜、张越、崔永元等都谈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关于什么是主持人,白岩松在谈话中对此有一句很经典的解释:“在电视传媒中,有一个行当的分工是要靠出头露面、不停说话来干工作、挣工资,这个行当就叫主持人。” 随后对崔永元的采访,在也在节目中表示,他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没有参加过一次商业活动,没挣过一分黑钱,都是规规矩矩地挣的台里的工资。4

可是,纵贯如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鱼龙混杂的充斥在电视屏幕之中,一些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文艺娱乐节目出现了一股低俗和媚俗之风,一些播音员和主持人出现了格调低下的问题身着奇装异服,语言粗俗、低级无聊。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节目的形象、媒体的形象,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的传播导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引导。而且,一些主持人利用自己的知名度,频繁出席商业活动,四处走穴,不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主持工作上,却忙着捞外快,广告代言一个接着一个做,商业主持只要有钱就去。

决定播音员主持人道德良知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的人格。我们常说要以“人格魅力”来吸引观众,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不仅来自于他(她)所塑造的屏幕形象,更来自于公众对他(她)的人格评价。作为公众人物,播音员主持人既要用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抵御各种诱惑;又要保持对理想、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5

2008年春节,南方遭遇了50年一遇的罕见雪灾。这样的一件突发的事件,考验着我们的城市础设施建设,考验着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同样在考验着我们的记者和主持人。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御雪灾的过程中,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放弃了休假甚至放弃了休息,在冰雪中艰难的采访、记录,发回了一张张温暖的图片和一组组让我们深深感动的画面。

崔永元在访谈中首次道出了离开《实话实说》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有严重的抑郁症,但他在节目中还不忘告诉大家,如果有这种病一定要去治疗,身边的朋友也要多和他交流。他觉得一个公众人物很有必要以身作则。此外,他还谈到,自己虽然在别人眼里已经功成名就了,却依然还揣着个责任感。因为自己是在媒体里工作,要知道媒体会影响很多人,很多孩子都是看着电视长大,他们的很多思想观念包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自己做人的态度和方法,都是从电视里面学到的。所以这份责任才神圣,所以这样的快乐才让自己更安心。

三. 我看来,一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在声、像技术如此发达成熟的今天,把广播、电视节目作的好听、好看只要用心尽责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把真诚和关爱融入主持中,把包容的心态、理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融入到节目里,在真正作到“入耳”、“入脑”的同时还能达到“入心”,则需要大量的“诗外功夫”。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节目主持人向菲,在七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劝说辜海军、袁柄涛、余昭明等三名身负命案逃亡多年的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一时间被媒体称为“向菲现象”。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偶然的机会而已,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向菲花费了大量的“诗外功夫”。6从数百条短信中发现了可能隐藏着秘密的一条,需要敏锐的目光;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可能是杀人嫌犯的听众,需要过人的勇气;长达几十天的电话打扰,即使在假期也毫无抱怨,需要爱心和真诚;设身处地分析利弊,反复规劝,既需要语言的技巧也需要平等的心态;帮助嫌犯咨询法律问题,联系投案事宜,需要的是真诚的服务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而这些“诗外功夫”有时侯要比娴熟的文字、甜润的嗓音、曼妙的形象、优美的旋律更加有力和有用。有了这些“诗外功夫”,才能把主持人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敬业精神从节目中透露出来,节目才会引起受众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鸣。正如在为向菲授奖时一位前辈所评价的那样:向菲和她的节目“让我们领略了走进心灵的广播是多么丰富和美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时唯一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说明你离的不够近。”2003年,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为了平息谣传,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引导舆论,王志和他的同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非典”肆虐最严重的广州,深入到呼吸病研究所重症监护室——收治全广东省最重“非典”患者的地方进行采访,并且不顾有关方面的一再劝阻,进入最核心、最危险的抢救室和消毒室,在清晰地听到“非典”病人呼吸的同时,也近在咫尺地纪录下了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抢救场景。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切,《面对面》播出的14期节目在特殊时期为稳定社会情绪,最终战胜“非典”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边看边流泪,而这眼泪中既有对白医天使的感激,也有对主持人王志的钦佩。因为当社会渴望听到权威的声音,了解事实的真相时,人们需要话筒和镜头距离现场近些,再近些。而要作到这一点,需要胆识,需要勇气,更需要境界。“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向菲和王志的成功再次告诉我们,在主持人岗位上如何去作,才能真正无愧于党的新闻事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时代的了望者,历史的纪录者,舆论的引导者,事件的见证者。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深知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在自己的岗位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不断提升主持境界,实现自己,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