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张爱玲谈洋人看京戏的心态来看待写作这回事
读张爱玲的散文《洋人看京戏》有感,用张爱玲的话说: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看看中国的一切,不失为一桩有意义的事。我想也包括写作。
张爱玲说:“为什么我三句离不了京戏呢?因为我是个对于京戏抱有浓厚兴趣的外行。对于人生,谁都是个一知半解的外行罢?”
对于写作,我想说我也是这样子吧,对写作抱着浓厚的兴趣,却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行。所以,就也用京戏来说吧。
1 外行看热闹,写文章要有个热闹的开头
如果你和内行的人聊到京戏,他们总是微微一笑说,京戏这东西啊,复杂的很,就连几件行头,那些个讲究就够你研究一辈子的啦。
可是我们去看京戏不就大部分是看一个热闹吗?所以,当你想要表达一个读者陌生的观点时并不需要一板一眼地告诉人家123是什么,一两句非常的幽默、非常的调皮的话,先把人们吸引过来,然后讲个故事,完了哈哈一笑。笑完自己悟出一个道理来,这才叫高手呢。
2 从京剧唱词上谈引经据典的作用
张爱玲在文章中写道:“《秋海棠》里最动人的一句话是京戏的唱词,而京戏又是引用的鼓儿词:‘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烂熟的口头禅,可是经落魄的秋海棠这么一回味,凭空添上了无限的苍凉感慨。
中国人向来喜欢引经据典,美丽的,精警的断句,两千年前的老笑话,混在日常谈吐里自由使用着。这些看不见的纤维,组成了我们活生生的过去。”
引经据典,在我们现在仍是一个非常可取的写作手法。因为有了这些,我们的文章就变成变得有了温度,有了高度。
因为这些原来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你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引用进来时,在第一时间给人们带来一种熟悉感。而后呢,他们又发现原来这句话是根据这个观点提出来的,从而他也非常认同了你的观点。就是说,他是认同了你引用的那句经典,而后认同了你新的观点。
3 京剧中大量使用成语是我们的传统,那我们是用还是不用呢?
张爱玲说:“但凡有一句适当的成语可用,中国人是不肯直接说话的,而仔细想起来,几乎每一种可能的情形都有一句合适的成语来相配。”
这应该是张爱玲博学的原因吧,她才会这么说,其实平时的聊天,我们能想到的成语应该是很有限的,如果你跟人家说话时,一会儿一个成语,那叫别人怎么接你的话呢。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国外的一些小说,国外小说好是好,也就是翻译过来,那个文字实在是让人看了头疼。然后有一天我就突然看了莫言的一本《丰乳肥臀》。莫言,现实魔幻主义作家。他对一些景物的描写,一个接一个的成语。
我看了以后不由想到张爱玲的那个感叹。一个上海人从香港回到上海,看到上海的文字标牌,由衷的感叹,哇,还是上海好!那我也由衷的感叹,哇,还是中国人写的文字读起来多美呀!
可是后来我又想写这么多成语,那得要修炼多少年才能完成呀?那不会写成语的人就不能写作了吗?
后来买了一套三毛全集,三毛写的大部分是游记、散文和自己的一些感想。她的文字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成语,而是一种平日里的口水话。看完以后,我心里野觉得很舒服,突然对自己的文字也有了信心。
秉持这样的态度,就是人家写了成语我也喜欢,但是呢,我觉得白话文也是挺好的。要不我们干嘛花那么多力气来推广白话文呢?
哈哈,以上就着这篇散文,发表一点写作门外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