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投资基金理财时,通常容易掉入哪些误区?

只要是投资,就难免有盈有亏。有时候亏损是因为市场形势不好不可避免,有时候亏损是因为自己没能掌握投资技巧。尽管买基金就是把钱交给专家理财,但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基金时也会陷入一些误区。因此,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是否犯了以下这些错误。

买新基金

基金销售渠道对新基金的宣传比较多,投资者接触最多的也是新基金的信息,因此,很多人习惯购买新基金。从理性角度看,新基金的择时择股能力缺乏历史判断依据,且新基金存在建仓期和封闭期。如果大盘上涨,选择新基金的收益会落后于老基金;如果大盘下跌,等等再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这样看来,新基金不是原始股,并不能创造财富神话。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买老基金也许是更理性的选择。

过度分散

有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多达十几二十只,甚至有的人已经忘记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了。其实,过多的数量不利于持续追踪基金表现,未必能分散投资风险。基金投资的关键是选好基金经理,在对基金经理择时择股能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3~5只即可,资金量较大的选择5~8只也足以分散风险了。

基金净值宁低勿高

一些投资者谈到某些基金时说:“净值太高了,还是找个净值低点儿的买吧。”其实基金净值是历史业绩的累积,净值高是业绩好或者分红少的结果,并不影响基金未来的业绩。选择基金主要看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如果投资能力强,净值高的基金的净值可能会一路走高,像华夏大盘精选这样的高净值基金,可以算作强者恒强的一个例证。

长期投资就是拿着不动

很多投资者买了基金后不再变动,可能就错过了高位减仓的机会,或者突然发现基金经理早已不是自己中意的那个。基金是适合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品种,但是不等于什么品种都适合长期投资,什么时候都适合拿着同样的组合不动,不追踪基金的变化。长期投资和阶段性持有并不矛盾,适时减仓和调换是回避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以历史论英雄

经常有投资者说:“这只基金好,挣钱了;那只基金不好,还套着1/3呢。”基金投资的收益是时点和品种的综合表现,基金挣钱可能是因为当初介入的点位比较低,而赔钱可能是基金经理投资能力有限。在单边牛市表现好的基金未必能在震荡市里表现出色。单纯依据绝对收益来判断基金优劣显然有些偏颇,囿于历史成本而不做基金投资品种的调整,投资者可能会在下一轮行情中错失先机。